人的心、肝、脾、肺、肾在金木的火、水、土中属于什么?
2.“肝志在怒”
愤怒是人受到外界刺激时的一种强烈的情绪反应,是一种不好的情绪刺激。怒与肝关系最为密切,故称“肝以志怒”。一方面,大怒可损伤肝脏,导致排泄异常,肝气亢盛,血随气冲,目赤目赤,心烦易怒,甚至吐血、出血、突然昏厥、意识不清。另一方面,如果肝脏排泄不畅,也会引起情绪障碍,表现为情绪不稳定,心烦易怒。
3.“脾立志思”
脾之志在思。思维,即思考和思考,是人类有意识思维活动的一种状态。人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主要通过脾来表达。思维是一种高度集中思考和深思熟虑的情感。当人们沉溺于思考或焦虑时,往往饮食无味,食欲下降。部分女性由于工作紧张、思想高度集中,可能出现月经量少、月经紊乱,这与脾主血的功能是一致的。
4."肺急则悲(悲)"
古代医家经过对悲伤患者的仔细观察和分析,发现肺是表达人的悲伤和难过的主要器官。人因为悲伤而哭泣时,会痛哭流涕,这是肺部分泌的黏液。人在哭的时候,肺里充满了气,黏液分泌增多,肺开始了解鼻子,所以眼泪就从鼻子里流出来了。肺主气,气为声之主。悲伤和哭泣也会导致声音嘶哑和呼吸急促。肺主皮毛,所以忧愁会增加面部皱纹。
5.“肾以恐为旨”
恐惧是肾的志,肾是人表达恐惧的主要器官。恐惧是人害怕事物的一种心理状态,是对身体生理活动的不良刺激。“苏文?给予痛苦的理论说:“恐惧导致愤怒,震惊导致混乱。“也就是说,恐慌的刺激会对身体的气的运行产生不好的影响。”“恐致气滞”是指当人处于恐惧状态时,上焦之气受阻,可将气逼至下焦,则下焦就会充盈,甚至遗尿。”“惊则气乱”是指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可因惊恐而引起暂时性的紊乱,从而出现注意力不集中、不知所措的现象。七、五季五脏1、春季宜补:春季阳气生,大地复苏,万物向上生长。应该用在肝脏。根据春天的特点,选用桑叶、菊花、生姜等产品,充分调动人体阳气,调和气血。2、夏一清进补:夏季炎热,火邪炽盛,万物欣欣向荣。应该是以心为本。根据夏季人体脏腑气血充盈,用金银花、荷叶、莲子等清淡清热之品调理人体的阴杨琪和血。3、长夏宜轻补:长夏在夏秋之时,天气炎热,低湿热气腾腾,湿热交织。应补脾,用赤小豆、绿豆、藿香等品,利湿健脾,达到气血生化。4、秋季宜凉进补:秋季阳气收敛,阴气生长,气候干燥。此时五脏刚刚从夏季旺盛的新陈代谢中恢复过来。夏季宜用百合、黑芝麻等品滋阴生津,调节脏腑功能失调。5、冬季宜温补:冬季天气寒冷,阳气较深,要用肾。此时,根据冬藏的特点,要用桂圆、核桃仁、阿胶来滋补人体气血的虚,气血是脏腑的元气,适应自然界的变化。八、五液和五脏的五种分泌物或排泄物,如汗、鼻涕、眼泪、唾液、口水等,称为五液。五液由五脏形成,即心为汗,肺为泪,肝为泪,脾为涎,肾为涎。五液由五脏产生,属于五脏,故称为五脏五液。五液属于津液范畴,都是由津液产生,分布于五脏的官窍,起着滋养、润泽和调节津液代谢的作用。五液的化生、运化、排泄都是在津液气化的过程中完成的,是多脏器特别是肺、脾、肾综合作用的结果。但五脏是藏象理论的核心,所以汗、鼻涕、眼泪、唾液、口水都属于五脏。所以说:“一个人的全身,包括流涕、流泪、唾液、吐痰、便溺,都属于水的融化,发源于九窍”(《质疑录》)。”汗和尿都是津液(《读医随笔·气血精神论》)。五脏与五液的关系是津液代谢过程中整体调节和局部调节的统一。1.汗是心之液:汗是什么?”阳加于阴,意为汗”(《苏文·阴阳》)“阳”是指人体内的阳阴”是指体内的阴道液。所谓“阳入阴则汗”,是指津液被阳的蒸腾蒸发后,从傅玄排出的液体。汗液的分泌和排泄还取决于齐威对穴位的开合作用。一打开,汗液就会排出体外;如果你是封闭的,你将没有汗水。因为汗液是由津液转化而来,而血液和津液来源相同,所以有汗血同源的说法。血以心为主,汗为血之液,气化为汗,故称“汗为心之液”。正如李钟子所说:“心藏的是血,发出的是汗,汗带来的也是心的液体”(汗,医者必读)。因为汗液与血液和生理密切相关,在病理上也是相互影响的。就汗与血的关系而言,出汗过多会消耗血液,损伤体液。反之,津液亏血,汗液来源不足。因此,临床出现血虚时,应慎用发汗药。这就是“取血者无汗,冒汗者无血”的道理。就汗与心的关系而言,心悸可见多汗,耗伤气血。因为出汗是阳气蒸发津液的结果,出汗也会伤及人的阳气,导致汗出阳亡的危险。另一方面,当气血不足时,也会引起病理性出汗,如心气不足、表卫不稳自汗等;心阴虚,阳不敛阴盗汗。2.鼻烟是肺的液体:鼻烟是鼻子分泌的粘液,有润鼻的作用。鼻为肺之窍,五脏为津液,肺为鼻涕。当肺的生理功能正常时,鼻涕湿润鼻窍而不外流。如果肺觉得冷,鼻涕就会流清;肺感风热,鼻浊;如果肺部干燥,很少或没有鼻涕。3.唾液为脾之液:唾液为津液,较稀的唾液称为唾液:唾液有保护和清洁口腔的作用。吃饭时唾液分泌较多,食物能得到滋润和溶解,易于吞咽和消化。正常情况下,唾液会上到口腔,但不会溢出口腔外。如果脾胃不和,往往会导致唾液分泌剧增,唾液会自动出来,所以说脾是津液中的唾液。4.眼泪是肝脏的液体:肝脏睁开眼睛,眼泪从眼睛里出来。眼泪有滋润和保护眼睛的作用。正常情况下,眼泪的分泌是湿润的,不会溢出,但当异物侵入眼睛时,眼泪可以大量分泌,起到清洁眼睛、排除异物的作用。在病理状态下,可以看到异常的泪液分泌。比如肝脏的阴血不足,泪液分泌减少,眼睛经常干涩;比如眼风火赤,肝经湿热,表现为眼痈增多,风中流泪。另外,在极度悲伤的情况下,眼泪的分泌也可以大大增加。5.唾液是肾的液体:唾液和唾液都是口腔的液体,也就是唾液。比较稠的是唾液,比较稀的是唾液。脾的津液是唾液而肾的津液是唾液:唾液不仅滋润和溶解食物,使其易于吞咽,而且清洁和保护口腔,还滋养肾精:因为唾液由肾精转化,所以它更多或更长。容易消耗肾精,所以气功经常吞口水养肾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