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最被低估的人是谁,当初他掌权,把国家事务治理得井井有条?

对于一个集团来说,第一代创业者的能力固然重要,但第二代接班人的能力同样不可或缺。一旦缺乏优秀的继承人,群体就会迅速衰落,历史上有很多二代死亡的例子。

司马家是幸运的,因为司马老爷足够优秀,在权力交接的时候带领一家人度过了最危险的岁月。司马师虽然名声不太好,但是才华一流。

司马懿死后,关于接班人没有争议,但关键是如何让司马师合理合法地接班。

曹操死了,曹丕才得以顺利继位。这是因为曹操不仅名义上是汉臣,而且早就称王了,所以曹丕继承了曹操和王维的爵位。而曹操的主力队伍也扣押在王维,自然要曹丕接班。

但是司马家不一样。司马懿生前仍婉拒县令,至死只有舞阳侯的称号。要知道,爵位是可以继承的,官职是不能继承的,司马家也不能正常交权。

如果你的行为没有合理的解释,虽然操作上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声誉上就不好了。毕竟当时朝廷内外反对司马氏家族的人也不在少数,不要太嚣张。

当时人们非常重视效法古代的榜样。比如刘备当汉中王的时候,因为找不到法理依据,只好采用东汉初年* * *推都荣为元帅在河西五郡对抗肖伟的先例。也就是说,即使你有实力,也不能为所欲为。你必须找到一个令人信服的先例。

好在司马的智囊团,熟读史家经典,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先例。商朝著名人物伊尹死后,他的儿子支一继位为丞相,并最终成为名臣。不得不说这个例子还是挺合适的。

就这样,司马师顺利继位,被任命为伏军将军,记载了历史。

这位福军将军没什么稀罕的。魏文帝曹丕刚刚即位的时候,司马懿也担任过这个职务。二品官位和三公位还是有差距的。

但真正厉害的是尚书的职衔,这是司马师控制朝政最有力的依靠。

《尚书》的雏形源于西汉霍光对《尚书》的领导。作为皇帝的机要秘书,他的权力很大。东汉建立后,主簿史正式改为录相史,权力地位进一步提高,成为三公之上的事实上的宰相。

也就是说,辅政大臣记载大臣历史是标准。司马师虽然名义上不是三吏,但实际上是毫无争议的朝廷首脑,有着记录大臣历史的头衔。

当然,司马师也不会一直是富军的二流将领。252年春,晋升为将军,同时被授予中外军事统帅的称号。

顾名思义,中外军事统帅是指挥皇军和地方军事力量,名义上是国家最高军事统帅。但实际上并没有这样的权力,地方上还是有地方长官的。

但无论如何,司马师名义上成为军事上的最高统帅,再加上他记录大臣控制国家大事,可以说是军事政治,成为国家的实际决策者。

那么司马师的政治水平如何呢?事实证明,他不仅军事素质过硬,而且是治理国家的一把好手。

早些年,蒋济做中国警卫时,索贿成风。当时有句民谣说:“要一颗牙,就要一千匹马;五百督得五百马。”司马懿后来问起此事,姜姬却毫不掩饰,可见买官卖官是常事。

但司马师上任后,一改不良作风,重赏公平正义,不徇私情。就这样,帝国军在他的整顿下焕然一新,这也成为高平陵之变期间的一大助力。

司马师用人的特点是实用主义,只重能力,不问其他,与司马懿不同。

比如司马懿不满他所看重的史宝是个好女人,品行不好,但司马师认为有才能的人不应该拘泥于这些细节,品行好的人未必有才能。事实证明,他的眼光很准。

司马师的用人理念和曹操的任人唯贤很像。他举了管仲贪财、陈平轻率却有大作为的例子,最后说服了司马懿。

当然,司马师敢于这样用人,也源于他极度的自信,他有信心驾驭各种人才。这真不是吹牛。支持死人三千多年不出任何差错,真的超出常人能力。需要很强的领导力和人格魅力。

司马师执政时间不长,前后只有三四年,但他在这短短的几年里把政事管理得有条不紊,足见其能力。

当时曹魏刚刚经历了高平陵之变和两次淮南之乱,吴、蜀在外虎视眈眈,可以说局势还是比较紧张的。

司马师此时接班,威望远不如其父司马懿。要轻松控制局面并不是那么简单。毕竟作为第二代功臣的曹爽在辅政大臣的时候,没几年就把朝廷搞得乌烟瘴气,天怒人怨。

其实司马师早年也是个崇尚浮华,喜欢清谈的贵族子弟。他与言和和夏侯玄没有太大的不同,但最终他成为了如此杰出的治国人才。看来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

魏明帝平定浮华党后,司马师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无职在家。终于在曹芳时期再次出山,希望能有大作为,但没多久就被曹爽一行人嫉妒,不得不蛰伏。

正始时期十年的隐忍造就了他坚忍不拔的性格,终于等到高平陵之变一鸣惊人,从此成为一个老练的政治家。

潜伏里有句话:“人事就是政治。”这是永恒的真理。

朝廷进进出出的官员那么多,有的出身名门,有的出身寒门;有的德才兼备,有的名声显赫;有的是司马家的班底,有的是不和他家打交道的。

把这么多种人安排好,让他们发挥最大的作用,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是司马师却把他们安排的井井有条。

当时有人提出,要改变现行制度。这其实有点挖坑的嫌疑。当初曹爽是怎么失了心的?司马师自然不会忘记。所以他回答说:“我不知道古今,但遵循天道,这是诗经里所描述的。”旧的规则应该遵守,除非发生战争,否则不能轻易改变。"

这里给司马师一百个赞也不为过。这就是无为而治的大智慧。动乱刚刚平息,这个国家需要休息一下。这个时候,不宜做任何改动。最好顺其自然,恢复国力。但这个简单的道理,大多数所谓的改革者都不明白。

至于后半句,阐述了一种先进的战时体制思想。治国需要放松,长期处于战争状态。这根弦迟早会断,然后就会出事,比如农战体制下的秦国。

和平时期无为而治,面对战争转而战时为之,这才是治国的高超境界。文武双全的司马师,真的是三国时期最被低估的人才。

与此同时,东吴已经度过了孙权去世的短暂阵痛,已经逐渐恢复正常。雄心勃勃的老师诸葛恪也渴望证明自己。魏、吴两位侍郎之间的较量即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