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政策

优越的地理位置,加快南沙开发,有利于优化广州生产力的空间布局,加快南沙开发将成为广州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广州进一步对外开放。

广州政府对南沙的规划

以建设最适宜创业发展生活的现代化滨海新城为目标,以发展现代物流业、临港产业、信息产业为重点,以现代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以优质的社会服务功能为依托,遵循“统一规划、分期实施、重点突破、滚动发展”的原则,秉承“产业起步、项目带动”的发展思路,实施“生态优先”战略,高起点规划, 高标准建设、高效管理,努力把南沙建设成为产业布局合理、经济辐射力强、基础设施配套、自然环境优美的现代化生态新城。

长期以来,由于城市发展空间的限制,广州城市建设呈L型发展,生产力空间布局不够合理和舒展,制约了广州经济社会发展。世界经济发展的进程表明,利用港口群加速经济发展是一条成功的经验。

南沙具备建设国际海港的条件。南沙利用地缘优势,发展临港工业区、造船、钢铁、石化等大型基础产业,一批基础产业项目将有助于推动广州传统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协调发展,力争经济实力再上新台阶。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广州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加快南沙开发,正好为广州进一步开放拓展了空间,提供了支撑,迎合了中国新一轮投资浪潮和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

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对外交通枢纽的优势,通过南沙的开发,有利于整合包括港澳在内的整个珠三角地区的资源,降低产业经营成本,改善投资环境,进一步加强与港澳的经济合作与交流,拓展与国外城市的经济合作渠道,更好地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基础设施:

一、高速公路

南沙地区现有市政道路初具规模,环岛路、金钢大道、岗前大道、黄阁大道、凤凰大道等城市主干道全面整修。为使南沙真正成为珠三角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南沙规划对外开放“五纵五横”高速公路/快速路和环形干道,达到1.200公里,是广州2065年“五年巨变”的主体工程,438+00:

1.一纵:迎宾路-南沙大道(现更名为番禺大道)(北接广州市区)

全长40公里,起于番禺大桥,止于焦挺立交,与港岛大道相连。双向十车道,无红绿灯,半封闭。设计时速80-100公里,建成近10年。

2.纵2:南沙港高速(粤高速S105)(由北向南连接国际码头和广州大学城)。

全长65公里,投资近70亿元,起于环城高速仑头立交,止于龙穴岛南沙港区。南沙大道(现番禺大道)以北为双向八车道,其余为双向六车道。沿线有65,438+00大型立交和桥梁。2004年2月28日全线通车。

3.三纵:京珠高速(G4W广澳高速)广州至珠海北段(北接广州);

全长38公里,双向六车道,投资40亿。起于绕城高速新洲立交,途经大学城沙汀角立交和广州新城。计划于2005年底完成。(注:忻州至化隆段为高速公路)

4.四纵:东新高速(粤高速S39)(北接广州新火车站和荔湾区)

起于广州芳村东沙开发区,经广州南站东侧至番禺大岗新联二村,与南沙港相连。全长46公里,双向六车道。预计投资60亿元,2004年2月28日开工,2010+065438年2月28日通车。

5.五纵:平南高速(北接番禺东部沿江,西接南海、禅城)。

起于广珠西线南海平洲立交,经南大公路转向化隆,沿狮子洋海岸到达南沙,二期连接南横大桥至龙穴岛港区。一期工程长51公里,双向六车道,投资60亿元,尚未开工。

6.一横:虎门大桥高速-广珠东线高速(G9411莞佛高速虎门大桥-谭薇立交+G4W广澳高速谭薇-

横琴)(东部的东莞和深圳,西南的中山和珠海,已经建了很多年了)

7.二横:黄沙高速(顺德以西)

从黄阁小虎岛经石南路、南沙大道、南沙港,直达顺德,全长35公里。与南沙港快速连接的一期工程将于2005年2月5-4月38日通车。

8.三横:新龙高速(西面中山、江门)

起于南沙国际码头新龙大桥,穿越李红旗水道和横门水道,与广珠东线相交,接中江高速,直抵江门地区。南沙长20公里,是南沙港主要的港口疏浚通道之一。计划于2005年底开工建设。

9.四横:万隆高速(西面中山、江门)

从龙穴岛造船基地向西,经过万象沙到中山。这条线路相当一部分与南沙疏港铁路、广珠铁路并行,待上述铁路对线后再进行设计和建设。

10.吴恒:广州南二环高速(G1501广州绕城高速东涌至九江段)(西起顺德,东至东关)。

西二环(G1501广州绕城高速九江至聚龙段),位于南沙片区北部,已从南海通车。

经顺德进入何蓝镇后,将直达东涌镇,远期将经东莞规划中的珠江莲花山大桥与沿江的广深高速相连。于2010,12,31通车。

二、水路港口

南沙地处珠三角腹地,水网密布,河湖众多,水运发达。已建成的港口设施包括南威的两个2.5万吨级杂货码头、东发的两个1万吨级码头、珠江电厂的一个4万吨级煤炭码头和小虎岛的一个3万至5万吨级石化码头。

2004年9月28日,龙穴岛4x5万吨级集装箱码头竣工。目前,中远、远洋、韩进、太平等已开通至欧美、东南亚航线。2005年计划开通10-15国际航线,年吞吐量10万国际标准集装箱。中远和马士基作为股东的6x5万吨级码头二期工程已经开工,将于2006年底竣工。龙穴将分期建设50座5-8万吨级码头,成为立足珠三角、面向全球的物流中心。

客运方面,已开通南沙新客运,每天往返香港12航次,全程仅需75分钟。与附近的世贸中心、会展中心、五星级南沙酒店、高尔夫球会一起,逐渐成为南沙和珠三角西部的中央商务区。

轨道交通:

根据广州和珠三角的交通规划,南沙将建设多条轨道交通。其中,广州地铁3、4号线将经过丰田生产基地,抵达南沙新客运港,计划2006年底建成,2007年通车。广深广珠铁路中山-南沙-东莞“A”型交通连接线将于2005年开工,4-5年建成。拟建的广深港快线、南沙岛轻轨线、南沙岛轻轨线将进一步落实规划,加紧筹备建设。

此外,规划中的中国-南沙疏港铁路将从广州新客站沿番禺西部向南,在万顷沙西北向东拐,沿万隆高速进入港区,并在港区预留一条跨珠江口至广深铁路的远期通道。线路经过万顷沙编组站后,预留一条连接未来广珠铁路的通道。通过这条铁路,南沙港的腹地进一步扩大到华南和泛珠三角地区。

生活环境:

南沙地处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中部,依山傍水,水网密布,河湖众多,自然环境优美。有黄山路等森林公园,还有广州仅存的湿地和红树林公园。鸦片战争遗址上既有金锁又有青铜大门,还有高级高尔夫球场。既有伶仃洋的浩瀚海洋,也有狮子的海洋,还有小桥流水人家。目前,南沙拥有周浦公园、天后宫、水乡街、百万葵园、南沙酒店、祈福酒店等一批旅游景点和设施。

南沙发展规划先行。所有项目采用欧洲环保准入标准,高于美国和中国的国家标准。一般主干道有50m绿化带,高速公路有100m绿化带,高速公路有200m绿化带,沿海和滨江地区有50-200m绿化带。对农田采取严格的保护政策,所有采石场封闭绿化,做到“城中有林,林中有城”。在可预见的未来,一座既适合创业发展又适合居住的现代化滨海生态城正在珠江口迅速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