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最近左手麻木。
副神经根型颈椎病资料
神经根型颈椎病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男性多于女性,分别占各类颈椎病的56%和7%。重力工多,起病慢,有时由一定程度的损伤诱发;也可诱发过度低头和长期低头。可以是单边的,也可以是双边的。是颈椎后方的突出物对神经根的压迫和刺激所致。它的症状是疼痛。疼痛为绞痛、钝痛或灼痛,颈部功能障碍,影响工作和睡眠。
病因和发病机制
由于颈部特殊的解剖结构,长期承重的颅骨,协调性和大范围的活动,颈椎在伸展和屈曲时,以及左右旋转和侧弯时,承受的沉重应力是变化的。如果颈部姿势不好,长时间疲劳,容易造成颈部肌肉、韧带等软组织劳损。头颈部外伤,或感风、寒、湿、内伤、颈椎关节退行性病变、炎症刺激等。,导致颈肌痉挛,破坏颈椎的平衡受力,或颈部活动超出正常范围时,颅骨在轻微外力作用下可引起椎关节的旋转、移位,颈椎间盘受此类外力影响,出现颈椎间盘退行性病变,甚至髓核从后方出来,压迫或刺激神经根,出现临床症状。同时也加速了颈椎关节的病变,导致颈椎解剖位置的改变,造成颈椎不稳,代谢性骨质增生。如果发生压迫或炎症刺激,会引起神经根型颈椎病。比如鲁什卡关节骨质增生可引起椎间孔变窄;颈椎关节脱位引起的创伤性劳损或出血,阻滞经络,瘀血气滞,诱发根套组织肥大、粘连、纤维化,神经根受延平刺激或压迫可扭曲或变形,是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主要病因;比如钩突关节骨刺的后向增生可以刺激和压迫神经根;椎体后缘骨质增生,椎管内前根受压,可导致运动神经受损,受累神经根支配的颈、肩或上肢肌肉深部有隐痛或沉重感。
枕大神经穿过中枢和枢椎椎弓根,造成中枢和枢椎周围软组织损伤或脱位,或引起头痛。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患者常出现颈、肩、胸、上背部一侧或两侧放射性疼痛和麻木,并有相应的区域性感觉和运动障碍,深部反射减弱或消失。颈椎、胸椎附近可有压痛、放射性疼痛,但起病年轻,有感染史,需X线鉴别。颈椎小关节滑膜炎,关节囊积液、肿胀,可刺激邻近神经根,引起根性疼痛。
如果颈5胸1的前支被搅动,患者可能有上肢臂丛神经官能症。关节突发炎时,关节囊内分布着敏感的神经末梢,可反射性地引起相关肌肉的痉挛,导致一侧放射性疼痛,颈肩肿胀疼痛,颈部功能受限。
根动脉是神经的营养动脉,椎间孔内神经根前方的前根动脉受压,引起相应神经根缺血性病变,引起根症状。
前斜角肌损伤或患椎移位,使支配此肌的神经根受累,引起肌肉痉挛。前斜角肌收缩时,可压迫位于前、中斜角肌之间的臂丛神经和锁骨下动脉,引起肩部和上肢放射性疼痛,尺骨区麻木,上肢皮肤温度降低。分布在肌肉和肌腱中的神经末梢容易受到被动活动引起的牵涉刺激,从而引起疼痛反应。
临床表现和诊断
(1)临床表现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为疼痛,主要为颈肩疼痛,放射至一侧或双侧上肢。疼痛是绞痛,纯痛或灼痛,影响工作和睡眠。头颈部后伸和咳嗽、打喷嚏、排便用力时疼痛加重。有些病人会头痛、头晕、耳鸣。上肢沉重,酸痛无力,握力下降,或物体容易落地。手指和前臂经常出现麻木和疼痛。
体征:颈部明显活动受限,僵硬。压痛常发生在病椎棘突、患肩胛骨上内角和胸大肌区。上肢及手指感觉减退,可出现肌肉萎缩。支配肱二头肌的主要神经是颈神经6。肱三头肌是颈神经3。在病变早期,如果刺激这些神经根,腱反射就会活跃,外侧腱逆火减少或消失。
(二)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依据主要依据患者主诉中的神经根症状,上肢腱反射和疼痛改变等体征,颈椎棘突、软组织拇指触诊和颈椎X线所见,结合临床症状,多数病例可及时确诊。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诊断如下:
1,患者年龄在40-60岁之间,男性多于女性。
2.患者有颈肩臂疼痛、手指麻木等症状,部分患者可并发椎动脉型颈椎病引起的眩晕。
3.患者的颈部旋转或向后伸展受到限制。
4.患者移位的棘突和关节囊有明显压痛。
5.部分患者的颈椎侧位X线片可显示痛苦和椎体移位;正位或斜位片显示椎体后缘及钩椎关节处骨质增生,或因疼痛及椎体移位引起解剖位置改变。结合临床症状和体征,这些X线改变的意义在于定位。部分颈椎病随生理性突出消失,椎间隙变窄,邻近椎体有骨刺增生。可能有颈椎滑脱。
6、试验检查1臂丛神经牵引阳性;2.阳性压颈试验;3颈间孔挤压试验阳性
戒毒治疗:中医辨证论治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以活血化瘀、舒筋止痛、祛湿散寒为主,对缓解本病症状有一定疗效。常用的中成药有:颈复康、石丰痹痛片、骨刺片等。常用方剂有:颈椎通痹方、活血止痛方、老盖伤汤、活血通髓汤、三痹汤等。
我的发明(景尧骨康丸)对这种疾病有根治作用。一般吃这种药两到三个疗程的临床观察,八年不复发的有近300人。
临床病历回放:崔某某,男,52岁,国家干部。2002年6月5日至2月3日,患者以双上肢疼痛为主诉来院一个多月。疼痛辐射到中指、无名指、小指,中指麻木最厉害。MRI(片号:1321)报告:颈4-6椎间盘向后突出,颈椎管狭窄,2-7椎间盘退变,神经根受压,脊髓信号异常。脉象深,舌淡,苔薄白,舌尖红。中医诊断:风寒痹;西医诊断: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就是温经散热,活血祛风除痹。口服颈腰骨康丸(同上)。外用“椎脚痛膏”,因患者疼痛剧烈,近45天不能入睡。此外,中药汤剂的用法如下:将葛根、桂枝、白芍、赤芍、威灵仙、地龙、乳香、没药、全蝎、制龟、草乌(另包)煎煮40分钟,然后加入其余药物。每日一剂,早晚两次。65438 . 6 . 6第二次就诊,服药后疼痛减轻,每天晚上能睡3个小时。效果跟处方不一样,三剂,跟以前一样。6月5438+09第三次诊断:上肢轻度疼痛,双手麻木,防御方中加黄芪当归。65438年2月26日四诊:上肢仍感轻度疼痛,于是停用中药汤剂和外用膏药,只服用景尧骨康丸。* * *三个疗程,如果病输了。5438年6月+2004年10月,复查并比较MRI(片号:黄河三门峡医院。113443).除神经根轻度受压外,椎管无明显狭窄,脊髓信号无异常。2004年颈椎病复发,还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