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哲学书籍的思维导图
这就是柏拉图著名的洞穴理论。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设计了一个有趣的洞穴寓言。一群人就像囚犯,世世代代住在一个山洞里。洞穴有一条长长的通道通向外面,人的脖子和脚被锁住,使他们无法四处张望,只能面对洞壁。他们身后有一堆火在燃烧。在火堆和犯人之间,有一些拿着器具走来走去的人,器具变换的形象被火堆投在犯人面前的洞壁上。犯人不能回头,不知道影像的原因,认为这些影子是“现实”,用不同的名字称呼它们,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当一个犯人意外挣脱枷锁,回头看火堆时,发现自己之前看到的是影像而不是实物;当他继续努力,走出洞口时,他的眼睛受到阳光的刺激,除了虚无,什么也看不见。他不得不回到山洞,但他也后悔了。他恨自己把一切都看得清清楚楚,因为这给他带来了更多的痛苦。柏拉图通过这个寓言告诉我们,真理和正义很难找到,但我们不能放弃追求和彼岸的觉悟。相反,柏拉图还不忘提醒我们,囚徒困境是违背正义的,但当正义本身就是一种虚无主义,是一种遥不可及的彼岸时,我们又怎么可能轻易放弃这种无知的彼岸呢?与其这样,不如活在对彼岸的追求中,哪怕彼岸是一种虚无。所以,重要的不是对方,而是追求本身。柏拉图还告诉我们,回到此岸,回到洞穴,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当我们了解了洞穴的外部,认清了彼岸的虚无,我们就会回到洞穴,回到此岸。山洞外什么都没有;洞内有载荷,洞外有分不清方向的真空,洞内有不言而喻的载荷;.....其实洞外和洞内,虽然分量不同,但都是不堪的。艾芜的“深呼吸”系列生动地隐喻了这个深刻的寓言。他试图问这个世界:我们应该走出洞穴还是回到洞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