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该不该赡养老人?
抱着一群人养老等于无休止的社交,太烦了。68岁的董阿姨提起抱团养老,摇头叹息。她发起了支持老人的团体,她也提出了解散。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原来,董阿姨的老伴已经去世多年,独子在国外定居。虽然她过去被要求赡养老人,但她不想去一个语言不通的国家。没有人认识她,就像笼中鸟一样。
但是孤独的感觉有点受不了。她看了新闻报道,说现在一些社区的老人开始“相互扶持”,她觉得很好。
于是和社区相处融洽的四个老姐妹组成了一个小组来养老。虽然性情不同,偶尔会有一些小矛盾,但是五个老人都在一起,总体来说还是挺好的。
一年后,一个妹子告诉她,她的好朋友也是一个孤寡老人,想加入进来。董阿姨觉得老人不容易,就加入进来。但不久,其他姐妹也希望他们的亲戚或朋友加入他们。董阿姨虽然不愿意,但是已经开始了,不能再答应了。相处的好的人在一起生活都有矛盾,更何况是不熟的人。有的人脾气古怪,董阿姨忍着。有些人喜欢背后说闲话,她要协调。
抱团养老人数最高已达12。抱团养老的发起人董阿姨每天都在为老人做各种疏通。说起来挺好的,有的老人不但不感谢她,还说她一天有那么多事要做。董阿姨觉得太累了。这种抱团养老,是一种无止境的社会交往,也违背了她的初衷。她希望抱团养老的人在一起快乐的度过每一天,而不是勾心斗角。最后,她提议解散。目前我国养老模式以居家养老为主,社区养老和养老院集中养老为辅。
目前,由于中国经济发展与美欧的差距,国家财政投入有限,大部分人依靠居家养老,占用了子女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这种背景下,一些社区通过各级政府补贴,设立了老年人餐桌,解决了一部分老年人的就餐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社区养老模式和养老院集中养老模式将会更加发展。养老要分阶段进行,尽量减少对子女和社会的依赖。
退休初期,居家养老和国外生活是主要的养老方式。体力和精力下降阶段,可以请小时工帮忙洗衣做饭打扫房间,但我不提倡家政,因为家政是中国发展的畸形产物,价格高,服务不到位,纠纷多。
年老身体下降后,可以依靠社区养老等方式。
其实养老也是保健,养的东西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