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方食疗(1)

用方食疗(1)

江·

强调食疗是孙思邈的一大特色。重视饮食的选择和调理,将其视为加强营养,增强体质,提高防病能力,甚至作为治疗疾病的手段,是孙氏一直重视研究的问题。孙思邈的《钱进方耀》、《钱进方艺》、《取枕养中方》和孙真人的《取子论》中所反映的食疗内容,不仅是食疗作为一门专门学科真正独立的标志,也是唐代以前食疗经验和理论的集大成之作。

1食疗的历史文化渊源

食疗是中华民族与疾病长期斗争的结晶,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食疗也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一朵奇葩,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重要遗产。食疗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它不仅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形式生动,而且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和理论渊源,处处闪耀着中国古代哲学家的智慧。

1的历史渊源。1食疗

饮食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行为。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人类的进食活动。《诸事不顺,五蝇》说:“古时候人吃了果蛤,使其发臭,伤胃,多病。”《淮南子修武训》也说:“古时人饮草之水,采树之果,食蚬之肉,有时多疾多伤。”在古代,人们无疑总是受到由有害饮食引起的疾病的伤害和困扰。

火的发现和使用彻底改变了人类的饮食行为。随着熟食的发展,烹饪技术不仅使人们在文明进化过程中追求甜味,而且使人们逐渐了解选择食物和调整饮食行为对健康的影响,从而发明了简单的食疗方法。

据古籍记载,至少在夏商时期,就有了食疗药膳的雏形。在周朝,人们对饮食非常讲究。在统治阶级中,不仅有管理饮食的专门机构,而且有严格的等级制度。据李周天官朱载相说,为皇帝和贵族服务的官员多达4000人,其中包括2200多名管理饮食的官员。特别是随着“食医”的建立,出现了最早的营养医生,其职责是“掌王六食、六饮、六餐、百菜、百酱、八宝合为一体”。可见,当时不仅清楚地认识到饮食与健康的密切关系,而且将膳食营养分配和四时口味纳入政府管理范围,说明食疗在当时已经受到高度重视。

汉代食疗的发展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且有了初步的理论总结。《汉书·艺文志》中记载的食疗专著有《神农黄帝食班》、《黄帝杂芝菌》等二十余卷。特别是写于西汉中页的《黄帝内经》,不仅提出了系统的医学理论,还提出了系统的食疗理论,是后世食疗发展的理论源泉。

魏晋以后,食疗进一步发展,隋唐之间出现了数十种食疗书籍。《隋书经籍志》中记载了老子的《斋戒经》、崔氏的《饮食经》、饮食第二定律、《四时御膳经》、淮南王的《饮食经》、饮食滋补法等十余种。可惜这些食疗专著大多已经消失,再也找不到了。植物、矿石、真菌等诱饵药物有几十种。在《抱朴子》的内篇中,有关于计燕饮食卫生的记载。陶弘景《养性延寿录》中有一篇专门论述“饮食戒律”的文章,从中可以窥见当时的饮食卫生和禁忌。

到了唐代,孙思邈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在《千女方》和《千女翅》两部书中,写下了食疗专卷和老年食疗专篇。他首次提出了“食疗”和“食疗”的概念,标志着食疗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唐代以后,食疗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各种食疗本草、食谱、专著不断涌现,成为祖国医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1的理论原点。2食疗

如前所述,《黄帝内经》是食疗的理论来源。《黄帝内经》中反映的精气营养、饮食结构、五味调和、饮食卫生、四时禁忌、药食同源等理论或观点,成为后世食疗发展的胚胎基础。

1.2.1精华营养学理论“民以食为天”,饮食活动是人类生命活动最基本的表现形式之一。“和平的山谷会导致繁荣,绝望的山谷会导致危险”。通过饮食活动不断向机体提供营养物质,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保证生命存活不可或缺的条件。

灵枢五味首先提出饮食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谷始于胃,精微的从胃的二焦开始灌溉五脏,从而创造出保护身体健康的双线之道。《灵枢营养生会》也说:人从谷受气,谷入胃,传于肺,五脏六腑皆受气。正是这些通过进食活动获得的细微物质,使生命活动得以正常发展。《苏文经络辨证论》说:“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殷琦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殷琦擅脉。”明确指出,食物进入人体后,滋养脏腑、气血、经络、四肢、肌肉乃至骨骼、皮毛、九窍。饮食入胃,经胃消化吸收,脾运化,再分布于全身。能把精气播散在肝脏里,然后浸泡滋养肌肉;食气归心,精气浸浮于脉,滋养心脏血管。作为人体的营养物质,必须通过饮食不断补充。

因为食物的味道不同,对脏腑的影响也不同。《苏文志珍大论》指出:“五味入胃,各属快感,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甜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久则气增,亦常见。”由此可见,食物的五味不仅是人类饮食中的重要调味品,也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素。另一方面,如果饮食活动不正常,可能会影响人的健康,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山谷不进,半天气降,一天气少。(《灵枢·武威》)人是以水谷为本位的,所以拒绝水谷就会死。(《苏文平任气象论》)此外,《灵枢·平任决古》还特别指出了他不吃不喝而死的时间,即“平任不吃不喝而死七日”。

总之,《内经》提出了一整套膳食营养理论。其基本内容是:饮食(味)与形体、元气、精微或精微密切相关。如果你饮食正常,营养丰富,你就会营养充足,身体强壮。

1.2.2饮食结构理论根据他们的饮食结构,世界上的人种可以分为三类,分别是主食为肉类的食肉族群,主食为奶酪的吃奶族群,主食为五谷杂粮的食谷族群。《内经》根据汉族的特点,指出中国人的饮食结构应该是“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用”。

灌装,气味与之结合,弥补了贫气。"(《苏文·脏气法》)就是利用各种食物相互搭配,取长补短,从而达到饮食对人体的积极作用,保证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物质。所谓五谷杂粮,是指全谷物和豆类食物,是人类健康长寿所必需的最重要的食物,是人类的主食,即强调人体所必需的最重要的营养素,主要由谷物和豆类食物两者提供。五畜一般指肉、奶、蛋等肉类食物。适量食用对人体有益,过量食用则有害。五菜是指各种蔬菜。五菜一补就是选择各种蔬菜,能让身体所需的各种营养充分完美。五果指的是全果食物。人们可以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和多种果糖、纤维素、果胶等。通过在主食之外适当吃水果,这对人体健康大有好处。所谓气味组合,就是整合各种营养物质,使身体均衡发展。

1.2.3五味调和论食物有酸、苦、甜、辛、咸五味,对人体的作用不同。五味调和有益健康,味多则致病。中医非常重视五味的调和。《苏文·通奇天论》说:“至诚以五味,筋骨健软,气血畅行,理络绵密。如是,则骨精,道如法,有天命。”解释五味对人体的好处。中医是反对五味偏向的。人体营养虽然来源于饮食中的五味,但过于偏颇,容易伤人。《苏文通奇天论》云:“味太酸,肝气生津,脾气绝;味道太咸,骨头筋疲力尽,肌肉短小,内心压抑;味道太甜,心满气喘,色黑,肾不平衡;味道太苦,脾气不强,胃气浓;味道太辣,舒筋活络,精神中枢。”《苏文五脏生成论》也说:“多食咸食,脉象呜咽发白;苦吃多了,皮肤会皱,头发会拔;吃辣多了,肌肉会焦虑,爪子会干枯;酸吃多了,肉就嫩了,嘴唇就露出来了;如果你吃太多甜食,你的骨头会疼,你会掉头发。这也是五味之伤。”强调饮食五味宜宜,不可偏食,否则伤五脏,有害健康。即使是健康养生的时候,也要注意调节五味,不能太偏,也不能太多。

1.2.4食品卫生论古代非常重视食品卫生。子曰:“食而不厌精,食而不厌精。吃的时候鱼饿了肉也吃不上,颜色还不错,也不吃。”(《论语·乡党》),指出食要精,煮要适,饭要定时。除了食物的干净卫生,还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是暴饮暴食,而是饥不择食;注意吃饭的时间,定时吃饭;注意食物温度,不冷不热。同时,要创造良好的饮食情绪和饮食环境,保持正确的饮食姿势,将饮食行为调整到最佳状态,从而产生良好的饮食效果,促进机体对膳食营养素的吸收。《黄帝内经》认为,适当的饮食可以支持人的五脏,而不忠则会伤害五脏。所以,有天命。"

1.2.5四季忌理论古人非常重视饮食与时间、季节的协调,认为这是食补和药疗必须遵循的原则。《苏文郑午昌大论》云:“必先老,不可削天。”《苏文四气调神》云:“圣贤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顺其根...故阴阳四季亦为人物网之始,生死缘起亦相反,灾难性,而从中,经不起苛责。”在饮食和营养方面也必须遵循这些治疗疾病和养生的原则。《内经》记载,味为春酸、夏苦、秋辛、冬咸、夏甜。李周天官提出春季发散宜吃酸,夏季松弛宜吃苦硬,秋季收敛宜吃辛辣发散,冬季紧实宜吃咸软的观点。由于粮食的收购往往受季节气候的影响,加上古代的储存方式落后,很多粮食无法保鲜,无法保证质量。因此,根据不同的季节选择不同的口味,不仅在古代流行,直到现在仍然适用。例如,人们喜欢在冬天吃辛辣的调味品来刺激食欲和体温,感到温暖。在夏天,我喜欢吃一些清凉的产品,使人感到凉爽和可口,以增加食欲。

古人也很重视饮食的温度,主张不吃太热也不吃太冷。同时也强调对自然温度(天气)的适应。《灵枢师传》提出:“吃喝者,无灼热,无澎湃寒。寒温适中,所以气会盛,但不会邪。”说明饮食过冷或过热都会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导致六腑传导的丧失,对人体产生其他不良影响。

1.2.6药食结合论古代医家在肯定医疗的基础上,充分强调食疗和食补的重要性。

《苏文五常政大论》说:“大毒治百病,十至六,俗毒治百病,十至七,小毒治百病,十至八,无毒治百病,十至九,五谷肉蔬尽,亦害之。”“虚则补之,药则散之,食则随之”。“你必须提高和平,并等待它回来。”对于疾病的治疗,中医一直主张不要单纯依赖药物,认为药物的使用只是在邪气旺盛的时候挫败疾病的一种手段,一旦邪气有所下降,就要适可而止。特别是有暴力作用和副作用的药物,更要尽早停用,因为《苏文刘郑源集大论》提出:“积多则可犯,失之则亡。”《内经》还重视发热恢复期的饮食护理问题。如《苏文热论篇》中说:“发热少,肉复,遗暴食,禁之。”

把药物治疗和食物治疗结合起来,既能治病,又能使患者得到所需的食物,这也是我国特有的医疗防病方法之一。刘《集大论》在论述五运六气法在医疗中的应用时,提到了食疗。比如“同多异少,用寒远寒,用凉远寒,用暖远暖,用热远热,吃法应该是一样的”,“就是咸和冷,中间苦和热,下面酸和热,所谓药食同源”等等。所以《内经》关于“毒攻邪”和“养精”的论述,在后世成为了一套非常科学的、综合的医疗与饮食营养相结合的治疗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