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喝热水真的健康吗?
网上流行一句话,叫“多喝热水”,大意是直男不懂女生的心思,每当女生身体不适,只说多喝热水。现实生活中,无论是生理期、肠胃不适、头痛脑热,更多的人坚信多喝热水。看起来喝热水成了包治百病,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不完全是。
首先,多喝水对身体有好处,但最好是保暖的。水是生命之源,我们确实需要补充大量的水分来维持体液平衡,调节体温,排出体内含氮废物和其他代谢产物。所以,多喝水的想法是正确的。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的推荐,轻度体力活动的成年人每天至少应饮用1500~1700 ml (7-8杯)的水。在高温或强体力活动条件下,应适当增加。需要注意的是,水喝多了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至于水温,中国人喜欢暖和,而不是越热越好。因为食物的美味大多与温度有关,所以中国人对热食情有独钟。这可以追溯到两万年前。古人制作的陶器是用来做饭和烧水的。同时,开水也能有效抑制细菌。在那个卫生条件差的年代,喝热水的习惯逐渐形成。但是,现代研究认为,饮用水并不是越热越好。水温过高会灼伤消化道黏膜。用34~38℃的温水比较合适,水温尽量不要超过60℃。另外,很多年轻人也不是不能学习西方喝凉水、冰水的习惯,但是我们的肠胃接受度不高,容易造成肠胃不适,诱发疾病。
其次,喝热水真的能防百病吗?恐怕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
当人处于腹泻等疾病状态时,体液会减少,容易感到口渴。所以,喝一杯温水可以补充体液,有一定的“温热”作用,缓解肌肉和血管痉挛,但不能缓解病根。以痛经为例,根本原因在于子宫内膜或盆腔器质性病变时前列腺素含量增加,同时体内雌激素含量降到最低,疼痛耐受力也降到最低。喝水可以补充月经造成的液体流失,但不能改变激素水平,也不能缓解器质性疾病。尤其是痛经严重的人,喝热水只能增加心理舒适度。即使多喝热水,水温再高,对缓解痛经的实际意义也不大。
说喝热水能养胃也不靠谱。受中国人饮食习惯的影响,太冷的食物和水或冷空气进入胃部,会引起胃黏膜下血管收缩,进而导致胃部痉挛性疼痛。这个时候喝温水确实可以缓解疼痛,这也让很多人误以为喝热水可以养胃。其实除了喝温水,还可以喝汤喝咖啡,或者热敷也可以达到缓解胃部不适的效果。但如果在吃饭前后喝水过多,可能会导致胃里的消化液被稀释,影响消化功能。
从个人经验来说,确实有长期喝冰水没有关系的人,但也有喝冰水后立即出现负面反应的人,或者喝冰水有一段时间没有关系但过了某个节点后出现症状的人。
面对两种情况,直接断言只要水质干净,热水就和冰水一样,有点太武断了。
还有,需要强调和提醒的是,65℃以上的热水对身体有害是真的,但是这么高的温度,大部分人真的不能吃任何东西。在相关话题下,每一个类似的提醒,最终混淆了接近人体体温的温水和开水的本质区别。这个视频甚至直接把100°C的开水等同于热水,有点过分。
关于喝冰水,其实今年夏天高温期间,央视也发过相关信息:从很热的环境到很冷的环境,会导致心脏冠状动脉血管痉挛,长时间痉挛会导致心源性心肌梗死。所以,冰镇饮料不是热作业或剧烈运动后的首选。就算真的想喝,也要一小口一小口慢慢喝。
今年夏天,确实有媒体报道了中青年小伙剧烈运动后喝冰水突然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