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带给你一声声安康

5月5日,是端阳。

门口都是香。

吃粽子撒糖。

龙舟比赛是快乐的。

——《端午童谣》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结束的意思是“开始”;中午在十二支中属于火,是阳的极致。端午节意味着太阳在一年中的高峰期。#端午节# #粽子#

这个季节,炎热潮湿,天气沉闷,蚊虫滋生,身体难免受到干扰。也正因为如此,民间也将五月的端午节称为“健康月”,端午节也就成了全民防病避疫驱毒,祈求健康长寿的大节日。

五月是整个夏天的开始。此时阳气正盛,火极旺。天上的热空气落到地面,地面的湿气蒸发到空气中,湿热交织,容易产生邪气,使人容易发生疾病和流行病。

古人说:端午集艾,挂于门上,可毒气。

端午节前后的新鲜艾草气味芳香,可以辟邪、解毒、杀菌,保持室内清新卫生。现代研究表明,艾草中含有大量的植物杀菌素,可以破坏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病原体,也可以在室内点燃。用艾草烟可以达到除湿、杀虫、杀菌的效果。

中国很多地方都有端午节挂香囊的习俗,这也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方式。

传统香囊配方为:苍术、川芎、白芷、石菖蒲、山奈、甘松、金钱草、冰片等。香囊中的药物散发出的芳香气味,能杀死悬浮在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对感冒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并有驱蚊、健脾醒神的功效。

端午节是天地之间太阳最旺盛的时候。人受天地影响,阳也浮于外。这个时候养生就需要多关注杨了。中医认为“正能量存在,邪不可为”,换句话说,正能量第一,邪能量自然第二,所以不敢兴风作浪,对身体造成伤害。

因此,扶正祛邪是中医养生的重要手段之一。

Ai可以拨乱反正,让疾病恢复健康,这就是和平。艾叶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将艾叶捣成绒状作为艾灸,治百病;能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祛湿散寒等。,并具有多种效果。

最好的壮阳方法是艾灸。特别是对于阴三体质的人来说,这个时期艾灸最有利于身体健康,这个时期艾灸调理对于不适的治疗和身体健康的调理是最有效的。

在古代,为了纪念屈原,人们把粽子放进河里,以防止鱼、龙、虾、蟹伤害屈原的身体。现在,人们已经没有这种习俗了,但是端午节吃粽子的习惯却被继承了下来。

但糯米粘性大,不易消化,容易上火,不宜多吃。所以,粽子虽好,但不宜贪食,尤其是老人、幼儿和脾胃功能较弱的人,更应少量食用,细嚼慢咽。

说起端午节,我们不能不提到一个感人的爱情传说:端午节时,白娘子不小心喝了雄黄酒,现出真面目,吓坏了徐贤,冒着生命危险,上天去救徐贤。

雄黄入药历史悠久,药性硬、温、有毒。肝、胃、大肠经;主要外用杀虫解毒,治痈、疔疮、湿疹、疥疮、蛇咬伤。

但是有一件事萧艾必须提醒你!雄黄有剧毒,即使少量服用也会对肝脏造成伤害!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轻者出现,重者导致中枢神经系统麻痹、意识模糊、昏迷等。,甚至死亡。

所以不建议服用雄黄酒,中毒后要及时去医院。

端午节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时候。天气潮湿闷热,人体气血运行不畅,容易烦躁抑郁,心慌胸闷,气短懒动。所以要注意防暑降温,避免过量食用冷饮,还要注意调节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情。

《黄帝内经》中提到“无所淡泊,真气随之,精神在内,疾病常安”,即保持心境平和,不为情志所扰,就会精力充沛,健康旺盛,不会生病。

另外,同时也要加强锻炼。

端午节期间最好的运动是划龙舟。划龙舟可以使全身气血通畅,调理气血循环,忧郁的情绪也会随之消融。

当然,龙舟只是暂时的东西。如果想在端午节前后保持健康,不妨坚持一项长期的运动,比如散步。

“走”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运动方式,中医认为“走是百步操之祖”。健走可以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锻炼者可以选择在早上或晚上锻炼。运动过程中身体放松,头挺直,眼睛直视前方,手臂自然摆动,腿自然移动。步幅比普通步略大,步伐比普通走略快,以保持精力充沛,呼吸自然而有节奏。

走路时最好能达到“头清爽、脚发热、微微出汗、心情愉悦”的状态。

小贴士:

端午出游的朋友也要注意蚊虫叮咬,注意个人卫生,戴口罩,不要去高危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