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第十一章》中有哪些精妙的隐喻?
影片讲述了“懦夫”马福礼因为话剧团的改编,开始了一段惊艳的“翻案”之旅。为了捍卫自己口中的真相,马福礼极力阻止该剧的排练,却意外得知了当年案件的真相。电影《第十一章》中有很多隐喻。荒诞感和黑色幽默相互平衡,夹杂着导演旺盛的自我表现欲,让他第一眼就觉得惊艳。
影片中,每个角色都有着A和b的双重身份,也就是说,一个是别人口中虚构的自己,一个是真实状态下的真实本我,就像戏剧中的艺术处理一样。在电影中,很多镜像不断被打开,让人很难分清现实与现实。即使我站在电视机前,我们也会看到,由于电视屏幕的型号和边框不同,很难分辨哪个是真正在搜索我。其实每个人的自我和对象,即使没有戏剧,在生活中也会有不同的感受体验。当大众习惯了一个人的某种身份,他的真实自我还会重要吗?会彻底消失吗?这个问题真的很耐人寻味。
第十一章有一个场景,春夏在排练室,拿着一个苹果。画外音问:“我的苹果呢?”春夏问:“不是在你手里吗?”但大家能清楚看到的真相是,苹果在春夏手里,画外音找的是这个苹果,而是苹果手机。这说明,归根结底,人只是解读了一切,愿意解读的角度可能与真相本身无关。也就是说,把记忆表达出来就构成了现在的你,只是有时候我们不是特别确定发生了什么。其实这种情况和现实中的我们很不一样吗?我们每天都在不断刷新互联网上的各种海量信息。有些文章或者小视频对我们的主观判断影响很大,就马立克富力,忍不住狂点头。他沉迷于无效无用信息的海洋,早已迷失了自我。
第十一章虽然是一部荒诞喜剧类型的电影,但是披上黑色幽默的外衣,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欢乐,还有对真相的分析,棱角分明,特别有力量。全篇由章和章组成,但仔细数了一下,全片只有十章。那么我们不禁疑惑,题目中提到的第十一次在哪里?或许,当每一位观众从电影中走出来,回到自己的生活中,这才是真正的第十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