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六年,我是如何从一个作家转型为中医从业者的?

1,一个农村孩子的专业选择

我大学学的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是我高考的第一志愿。我学这个专业的一个原因是我从小语文成绩就很好。从小学到高中,我的作文经常是老师上课朗读的范例。还有一个原因是我从小就特别喜欢电视,喜欢看书,喜欢表演。小时候喜欢在大人面前表演节目,初中的时候学校的朗读比赛我拿了第一名。

嗯,你没看错。我当时对电视的了解仅限于这些。我觉得自己喜欢的是电视从业者应该具备的素质之一。所以高考志愿的时候,我毫不犹豫的报考了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但是,直到上了大学,我才知道广播电视编导是什么样子的。对于一个在农村上学的孩子来说,除了读书和考试,他什么都不知道。但是这个专业需要我们学习各种艺术学科:摄影、录像、素描、剧本、剪辑、3D动画、photoshop等等。看到我班上很多城市的女生多才多艺,漂亮又自信,我原本骨子里的自卑在大学被激发到了极致。

所以我的大学时光都是在上课,打工,去图书馆,不断的真实自己,尴尬自己。有多难?我总是努力克服我所有的缺点。

不爱说话?我强迫自己参加社团组织的活动,但几次上台都临阵退缩。最后选择去一家服装店做兼职导购,才慢慢克服了和陌生人说话脸红紧张的毛病。

不够自信?试着折腾自己就好了。慢慢学会了少穿土气的衣服;在专业课上下功夫;看各种书充实自己;做各种兼职来增长见识...

但是,就是在那个时候,我明白了“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我再怎么努力,也不如其他同学与生俱来的开朗自信的气质,触手可及的各种天赋,见多识广的眼界,对专业课的理解和成绩。

你明明很努力却远远落后于别人的那种压抑和挫败感,常常影响我的心情。就这样,我在纠结、焦虑、迷茫、自卑等各种负面情绪中度过了大学四年。虽然现在想想,比起上大学之前的自己,我已经进步了不少,但那时候的我直到毕业,还是处于一种极度自信的状态。

2.从作家到中医从业者

大学毕业后,我留在了大学所在的城市济南找工作。从文员,到导演,再到策划,虽然磕磕绊绊,但基本上一直在做自己擅长的写作工作。我还是有危机感的,怕自己被公司和社会淘汰。所以,在工作中,每当我遇到不会的东西,我总是努力去学。

在第一份文员的工作中,我学会了办公室的基本行政工作,也第一次尝到了被恐怖老板剥削的滋味。第二份工作是房地产节目总监,学会了写专题,采访,编辑,见识也增长了不少。在我做策划的第三份工作中,我学会了和很多人打交道,敢于在很多人面前说话。我的写作能力、活动组织能力等技能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那些年,我还是处在不断的焦虑中,因为我总觉得我的工作可替代性太强,我做不到最好,但是除了写,我什么也做不了。

那么,我为什么最后会和中医扯上关系呢?

这得从我女儿的出生说起。13年底,生完女儿后,因为各种原因得了产后干眼症。患这种病的痛苦几乎无法用语言表达。我在《给患有干眼症等眼疾的朋友们的纯干货》一文中写道。西医对干眼症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后来求医无门。我选择自己治疗。最后,我把物理治疗和运动、饮食结合起来,治好了我的干眼症。这是我走上中医道路的一个契机。

从这件事开始,我对中医这门学科产生了兴趣。后来机缘巧合,去了一家中医培训学校招生。其实我也知道,对于从来没有做过业务员的我来说,因为招生压力很大,所以还是想留在这个学校学习更多的中医知识。

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正确的,我也确实学到了很多以前想都没想过的中医知识。那段时间,我就像一块很干的海绵,吸收了很多知识。我能感觉到自己的成长,我能感觉到以前的焦虑逐渐被充实感取代。学中医那种愉快的感觉,让我觉得好像找到了可以喜欢一辈子的东西。

在培训学校呆了半年,学到了各种中医技能,也见识了中医在临床治疗上的神奇疗效。第一次去一户人家给感冒的宝宝做小儿推拿,临走时收到100元现金,激动万分。我第一次想到,除了写作,我还可以有其他赚钱的技能。

现在,从事中医养生半年了。期间接触过很多客户,有感冒发烧拉肚子的宝宝;有一个新手妈妈,产后得了月子病;有常年被慢性病折磨的老人;还有亚健康的年轻人,各种身体不适。而我自己的家人也在我学了中医后尝到了甜头。

我喜欢那种在我的努力下,病人的痛苦逐渐减轻,甚至痊愈的感觉。后来我也开始尝试在中医培训学校讲课,在一些活动上做健康讲座。仿佛,困扰我多年的焦虑和自卑慢慢消失了。而我在之前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和能力也得到适当的发挥。

3.因为害怕被社会淘汰而不断学习。

我是来自农村的孩子。从小就被父母教育要好好学习,将来改变命运。危机感烙印在我的骨子里。所以,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就像那些缺爱的孩子,我不断努力去学习别人的爱。不同的是,我尽力去学习生存的技能。我怕我没钱,我怕我找不到工作,我怕我不被这个社会淘汰。所以我总是努力让自己的技能多一点,这样就又多了一次赚钱的机会。

但我也知道,要想靠自己赚钱,必须一丝不苟。如果一个人什么都懂一点,但什么都不精通,那他凭什么得到别人的认可,凭什么别人要为他的技能和服务买单?一切只有做到极致,才能实现。

对于一只脚已经踏入30岁门槛的我来说,如果说这几年我花了很多时间去寻找自己,寻找自己喜欢的行业。然后在三十以后的日子里,我会把时间花在认真打磨自己身上。我会专注于提高我的写作和中医技能。在我看来,这两件事,仅仅是一件事,就足够一个人研究和从事一辈子了。而且这两个行业的人工智能替代性不是很强,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没必要害怕失业或者很快被淘汰。

这是我从文案到中医的经历。六年多来,我跌跌撞撞,经历了很多事情,从一个职场小白,成长为一个有一定技能,能够有条不紊的管理自己和家庭的成熟女性。在我看来,一个人经历的一切都不是白费的。这些经历不断积累叠加,最终构成一个人的气质和综合能力,成为一个人未来发展最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