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哲学与太极拳
陶冶性情、陶冶身心的功能,因其深厚的哲学渊源,吸引着数百万人对实践和研究产生浓厚的兴趣。以下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太极哲学和太极传。
太极哲学与太极拳
《太极传》命名的“太极”一词出自《易经》。“易有太极,即生二仪,二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决定吉凶,吉凶生大业。”在此基础上,批评者往往认为《太极传》哲学源于《易经》。诚然,《太极传》吸收了《易经》的阴阳辩证观。然而,从太极拳的理论著作和拳法的内容和特点来看,太极拳实际上运用了太极哲学,这是自先秦和宋明以来三千年哲学发展的结果。这种太极哲学源于《易经》,由道教养生家陈抟以内丹术发展而来。它与儒释道融为一体,形成了《无极图》,后被宋明理学家周敦颐继承演绎,阐明了理学的奥秘。这种哲学渗透到武术文化中,产生了太极拳。因此,《太极传》所体现的太极理论是中国古代哲学中极具价值的思想成果。
中国古代以修仙为特征的道教,自汉末产生以来,就一直作为内丹学说从古代哲学中吸取营养。东汉魏伯阳的炼丹术经典《周易参同契》用易经原理解释炼丹术。宋初著名道教养生家陈抟继承了《周易参同契》等早期炼丹理论,得到了《正一心法》等著作,由道士在马邑传世。在此基础上,他学习了先秦老庄道家的阴阳学说,绘制了太极图,对后世影响很大。这张图的意思是:“外面那个是太极。黑和白是阴阳。黑中有一点白,阴中有阳;白中有黑,阳中有阴。阴阳互动,动静结合,透彻活泼,趣味自然。”陈抟以道家思想为核心,对传统易学进行了改进。借鉴了一些佛教的禅定理论,形成了他的内丹学理论,并画了无极图来说明。《无极图》的要点是“和则生人,反则成仙成佛”。通过修养、炼气、炼气、炼灵三个阶段,最终达到出世成仙的境界。当然,道教内丹的“修仙”目的是达不到的,但道教内丹的过程客观上对保健、祛病、延年益寿有很大的作用。到北宋中期,理学创始人之一的周敦颐完全采用陈抟的《无极图》,但加入了不同的解释,以此作为理学的宇宙生成论。著名太极拳理论家王宗岳所著《影响太极拳》一书,不仅吸收了周敦颐的太极图学思想,甚至直接采用了太极图学的一些语言。太极拳的理论深受太极理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观点上。
太极哲学与太极传1。把无极太极的宇宙本体(生成论)作为太极拳的本体。
太极无极的思想本来就是道家哲学,太极理论中的“太极无极”来源于老庄思想。太极传的本源也是“无极”。关于如何理解这个哲学上的无限概念,或唯心主义,或唯物主义,自宋明以来有过许多不同的解释和争论。就说到这里吧。但从《无极图》和《太极图》来看,古人都是用空心圆圈来表示“无极”,表示天地未开、阴阳未分的无边宇宙。反映在太极传里,就是拳势尚未开始的时候,持元守一,无所怀阴阳之变。同时也展示了太极拳势圈的基本特征。太极传动作的弧线来源于圆,不断画圆,大圆小圆的变化,圆与弧的延续,都是无极的形象体现。这个“无极”要求太极拳练习者要有无比宽广的胸怀,清净无杂念,广大的意识,宁静空灵。这是太极传与道教的“守一”“清净”之法,与佛教的“禅定”“空性”之法的相似之处,也是太极传的精神修炼之源。太极无极的概念是太极拳的根本概念。只有抓住这一点,才能抓住太极拳的精髓。
太极哲学和《太极传》及《太极传》理论中的阴阳变化观念受到道家哲学的影响,同时又直接来源于《太极图说》。
太极拳的运动、刚劲、进退、开合都是阴阳变化的表现;特别是太极传的刚柔并济,如棉裹铁,动于无声,阴阳相合,也可以用周敦颐太极图中的阴阳相生,五行相交来解释。道教内丹中的五行学说认为最重要的是水火,心属火,肾属水。内训需要水火结合,关键是养心滋肾。周《太极图说》说“五行一阴阳也”。指五行属阴属阳,特别是水属阴,火属阳,而水柔火正好。所以太极传刚柔并济,完全与道家内丹的心肾相交相连。所以,太极拳用于养生时,可以祛病延年,用于搏击时,刚柔并济,以强制敌。
太极哲学以及太极拳和太极拳理论中体现的“形神合一”也与太极图有关。
人作为万物之灵,是“形”与“神”的结合体。形神关系是先秦以来两千多年古代哲学研究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形神合一”的观点早在古代就已产生。《黄帝内经》已经从形神统一的角度认识了人的健康:“在古代,人...饮食有度,生活有规律,不作卤莽之事,所以余生得以与神和谐相处,百岁而死。”劝人在习武中认识到以人的血肉为对象的武功,但必须把人的精神(心、意等。)在重要位置。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武术的成功和完美。强调心神功能也是太极拳理论的一个突出特点,这是受《内经》等古代传统形神统一观念的影响,也与太极理论密不可分。周敦颐《太极图》写道,“形生,神知,五常动,善恶分,万物灭。””《太极图说》的《自注》指出:“人得殷琦以成其体,得杨琪以生其灵。“人们认为形式和精神是不可分的,精神意识起着重要的作用。王宗岳在论述太极三要素:心、气、身时说:“以心动气,以静能敛骨。方便带气运体,使之通畅。”“先在心里,再在身体里。”“身虽动,心却静,气要聚,神要舒。心是指挥,气是旗帜,神是教练,他是司机。“这些要领和公式认为心和意的作用是在第一位的。杨成福的《太极十要》阐述了“意不硬”的原理,指出“意到,气即如何得之...然后就获得了内在的力量”。强调精神理念的作用不仅在太极拳中如此,在整个武术中也是如此。这是因为古代武术文化与养生文化有着血肉联系。道家内丹、医家导气都强调“守意”、“守念”、“内观”等思想的作用,而武术的内功与内丹、导气功是一样的,理论上有很多相似之处,本质上是同一种文化在中国古代不同领域的不同应用。太极理论成为太极拳的理论基础,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