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就学会了“充实自己”
在你看来,人生最好的样子是什么样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有人喜欢热闹,有人追求安静,有人渴望平凡的稳定,有人热爱自由...
身边的人不断强调,人生最好的状态就是什么年纪做什么事,安于现状,接受现实,这样不那样。
但问题是,什么年龄该做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什么事?只是为了一个“应该”,很多人只是斩断了自己的梦想,像身边的人一样生活。
年轻人到了一定年龄要结婚成家,老人退休后要帮孩子带孩子,女人结婚后要做家务。幸福的定义是他们有一个婚姻,一份工作和一屋子的孩子,等等。
这些听起来最合适的东西,其实并不能提供传说中的充分的幸福。
那些为了结婚而结婚的人,一辈子都活在“战争”中,怎么可能幸福甜蜜?有孩子的老人,一边腰酸背痛,体力不支,一边怕犯错,大谈如何糊弄孙子;职场上咬着牙的人,说的都是自己不喜欢的话,做梦都不敢想。
这不是一个成熟的人应该有的生活。如果一个人迷茫到中年,对余生最好的解释就是从现在开始“充实”自己。
充实不是指大把花钱,无节制地消费,而是让自己的头脑和心灵“丰富”,要知道美好的生活一定是丰富多彩的。
放弃成长的人无疑是可悲的人。你要知道,一个人一旦放弃了梦想和成长,它就会像一杯开水一样慢慢冷却,他的余生也会冷却到没有温度。
前段时间大家都在看《乘风破浪的姐姐》。最近有个70岁的老奶奶,腹肌马甲线发达。许多人说这些东西只是为了展示。正常人怎么活得那么理想?
他们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优秀。
生活中,总有那么一些人,没等社会有所动作,就开始匆匆定义自己的人生。有些话就像嘴里的话一样自然:“我太老了,学不了新东西了”,“那些都是年轻人的事”,“太晚了”,“就这样了”。
人到中年,可怕的不是岁月的增长,而是认知的停滞。充实自己的人,绝不会让自己在精神上被剥夺食物。
只有有梦想的人才能不断成长,只有不断成长的人,心中眼中才会有源源不断的美丽风景。
追求自由大概是每个人都在做的事情,但没有人能真正拥有自由。《无声告白》里说:“我们的一生,就是要摆脱别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虽然人生很像一场考试,但不是严谨的数学考试。问题没有标准答案,生活也没有标准模板。
事情很复杂,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如果一个人热衷于用别人的尺子来衡量自己的人生,那么他只会让自己不断地体验人生的悲哀。
人,不管什么年代,都应该有自己的选择。一件事做不做,值不值得,他们心里都有最清晰的判断,不是仅凭别人一句话就能决定的。
所谓的好生活,就是做自己,问心无愧。
人生的悲剧,就是彻底失去自己,活在别人的眼里。没有一个迷失自我的人能获得别人的尊重。和他一起生活只会越来越累,所有的付出都不会变成回报,反而会变成负担。
庄子在《秋水》中说:“夏虫不能谈冰。”每个人的认知和水平不同,对生活的认知和看法也不会相同。和别人争论或者按照别人的想法行事,只会浪费自己宝贵的时间。
《道德经》说:“圣人之道,为之奋斗。”内心丰富的人不会和俗人争论,只有活在自己的计划里,才有可控的人生。
人到中年,不仅要在经济上充实自己,还要在精神上充实自己。所谓的人格魅力,从来都不是上帝赋予的,也不是别人评价的,而是由内而外由他们丰富的内心散发出来的。
时间会为一个沉默的人说话,丰富的思想会让我的余生辉煌。
陈为说:愿你听了我的话后生活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