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发明围棋的国家,但是很多人觉得为什么不喜欢围棋呢?

围棋、象棋和中国象棋也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象棋只要能完成“斩首”,其实和欧美人的习惯性思维很像。电影里经常有桥段,经常派特种部队去“斩首”。

而围棋重在得势,然后慢慢施加压力,以巨大的势来得势。没必要拼个你死我活,只要我超过你一半就行,这符合中国人的思维模式。

因此,作家基辛格在《论中国》一文中强调了中国人的围棋思维。

但象棋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有几千年的传承和文化底蕴。这种独特的文化根植于中国,只对周边几个国家有很大影响。

其实象棋虽然没有走向世界,但是无论在世界的哪个地方,都只有中国人有象棋的影子,中国人的足迹已经遍布世界。今天的围棋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比象棋大得多。

待遇方面,作为一名职业棋手,围棋的收入远高于象棋,所以很多家长在给孩子报兴趣班的时候都选择学围棋。其次,从赞助商和媒体报道来看,更多的关注总是会集中在围棋比赛上(尤其是中日韩围棋比赛)。久而久之,学棋的孩子少了,职业棋手待遇一般。另外,媒体也不关注。作为国粹,象棋的发展比围棋差一点。

具体情况,我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

第一:中国象棋只在中国流行,非常有限!同时也有很多棋类类比同类型的棋类。欧美有棋,日本有棋。这些都是具有长期民族特色的棋类运动,所以我们中国的棋类有更强的国际竞争对手,更多!推广起来很难。但是围棋这方面没有难度,任何国家都没有类似围棋的棋类品种。日本人也下围棋,韩国人也下围棋。现在欧美有很多围棋手。这样便于推广。

第二:中国象棋缺乏高端专业比赛,赛事少,缺乏赞助商的商业支持和人民币支持,一切都是空谈。围棋得到了人民币的大力支持。一个职业围棋手可以生活在上流社会,而一个职业棋手生活艰苦,收入低,让中国人不敢轻易加入棋路。

第三: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只要知道象棋的规则,无论技术水平如何,几个人坐在一起都能玩得很开心,而且学起来很快很轻松,非常适合在底层群众中推广和消遣,所以象棋也逐渐成为了普通人的休闲游戏。否则围棋已经在社会高端人才中流传,门槛比较高,不容易入门。古代底层人民文化水平不高,生活质量比较差,不会花时间精力去玩。但时间久了,围棋逐渐成为高端知识分子的修身养性项目,同时也引起了上层社会的关注,大家都愿意在围棋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和金钱。

归根结底,象棋只是大众化的娱乐游戏之一,娱乐游戏具有相当的地域特色。象棋是中国人发明的游戏,只能在华语圈流行。

因为我觉得里面全是汉字,如果我想学象棋,首先要学中国汉字!而中国的汉字是全世界最难学的语言,所以大多数人同时对中国象棋背道而驰。他们想学一个娱乐性的游戏来打发时间,一不小心就能学会另一种语言!难度系数太大了!

但现在不一样了。可喜的是,近年来一些大型赛事,如亚洲象棋锦标赛、世界象棋锦标赛,中国棋手出国推广象棋,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收获。

相信随着“走出去、引进来”等措施的顺利开展,国际象棋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和发展会越来越好。也希望有更多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外国朋友参与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