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施工控制要点(二)
摊铺应避免粗细材料的分离。摊铺质量直接影响压实度、路拱、平整度、厚度强度分布均匀性和外观质量。因此,必须严格控制,确保水泥稳定砂砾基层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3.1首先要严格检查底基层的纵向标高和横断面坡度,检测指标和偏差必须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然后洒水湿润底基层表面,但不能有自由积水。
3.2准确测量、堆放和悬挂摊铺机行走钢丝,根据设计松铺厚度和松铺系数调整锁定摊铺厚度。松铺系数应以试验路段确定的数据为基础。施工中应有专人定期检查松铺厚度,确保压实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3.3用摊铺机摊铺混合料时,中间不应中断。因故中断超过初凝时间时,应设置施工缝。摊铺机行走速度应控制在1.0m-.5m/min,匀速行驶。摊铺机螺旋送料均匀、饱满。宽摊铺时,混合料会在摊铺机螺旋两端20cm-40cm范围内离析,应及时采用人工加油。
3.4因故超过终凝时间的混合料应废弃或改作他用,不能在道路上使用。从摊铺混合料中取样制作试件,进行7天饱和抗压强度试验,验证强度是否满足标准要求。
4.碾压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是一种无塑性的半刚性结构。从加水拌和到碾压,在水泥初凝时间内完成,但不晚于水泥终凝时间。
压实是基层强度的形成阶段,因此水泥稳定砂砾基层的施工应紧密组织、协调配合,确保压实度符合规范要求。终凝时间后未能压碎或成型的应为根部雕出的。
4.1碾压必须遵循“先轻后重,由慢到快”的原则,轮迹重叠不得小于30cm。超高段由低到高碾压,即内侧与中心分离,外侧由中心向侧面分离。
4.2压路机应直线行走,中途不得刹车、停车、起步和掉头,慢速匀速倒车时不得刹车和再起步。
4.3目前压实度检测一般采用灌砂法,挖一个坑,称重,测含水量需要一到两个小时。但击实试验结果必须在水泥初凝时间内提出,且不得迟于水泥终凝时间。因为水泥初凝时间后,由于压力补偿,压实功过大,提高压实度的效果不明显;水泥终凝时间过后,不仅补压无效,而且破坏了水泥稳定砂砾基层的整体结构,不得不拆除重铺。因此,在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施工现场,必须配备足够的检测人员和检测仪器,以保证检测的顺利进行。
4.4先进的摊铺机械保证了路面的纵、横坡度和平整度。但由于碾压时轮迹的存在,驱动轮在倒车时会使混合料松散,碾压过程必须辅以人工装饰,并随时用5m尺检查。
4.5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施工中,横向接缝不可避免,对接缝的处理规范有严格的要求。另外,根据实际操作的经验,我们的处理方法是在横缝处多填一些混合料,然后横向碾压2-3遍,然后去掉明显高出的部分,再横向碾压1-2遍,最后按顺序纵向碾压。压路机的纵向行驶会超过横向接缝,碾压完后再人工移开L米,以便于下一次接缝。
5、健康无机粘结剂
路面出现裂缝是不可避免的,这是公路行业公认的。裂缝的形成也有很多原因。如高填方路基沉降引起的纵向裂缝;粗细骨料离析,导致细骨料集中区域出现裂缝;因为厚度太小,抵抗不了荷载弯曲和拉应力引起的横向裂缝;养护不当造成的收缩裂缝。加强养生可以有效防止各种裂缝的形成,增加强度。
5.1水泥稳定砂砾基层碾压成型后应及时洒水湿润,防止水泥稳定砂砾基层干燥或被冲走。48小时内保持表面湿润不干燥,然后连续喷水3天,以后4天喷水次数可适当减少,但表面一定要湿润。洒水养生至少7天,期间禁止一切车辆通行,洒水车应缓慢移动,洒水均匀。
5.2流水施工时,水泥稳定砂砾基层可洒水养护4天,然后喷洒乳化沥青养护。第五天,下面可以铺沥青了。这种操作对基层单位的质量没有影响,还可以加快工程进度。
5.3水泥稳定砂砾基层除了洒水养生外,还有撒砂润湿养生,即把洗好的砂按5-10cm的厚度撒在基层表面,洒水润湿7天,在洒沥青前应清理干净。还有一种覆膜养护法,就是碾压完成后,洒水,用薄膜覆盖整个区域,直到养护结束。
充分浇水养生,可使基层表面湿润,水化热均匀,水泥硬化速度减慢。虽然有收缩裂缝,但裂缝又细又长。下层沥青缝隙较大,可以充分吸收部分反射力,不会影响上层沥青的整体性。
在几条道路的施工中,我们坚持从以上四个环节严格控制水泥稳定砂砾基层的施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竣工验收被评为优良工程,缺陷责任期内路面未出现损坏。可见,如果能严格控制这四个环节,就能建成高质量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