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十大保健穴位——阳陵泉穴
阳陵泉穴:金淑活络穴
阳陵泉人体穴位。前人按其所在位置命名(胆属阳经,膝外属阳,腓骨小头似陵,陵前洼地因气象水深如泉,故名“阳陵泉”),又称金晖、阳陵、阳陵泉;是足少阳脉入的闭穴,是八会穴的筋会。
适应症:
半身不遂、下肢瘫痪、麻木、膝盖肿痛、脚气、胁痛、口苦、呕吐、黄疸、惊风。现在多用于坐骨神经痛、肝炎、胆囊炎、胆道蛔虫病、膝关节炎、儿童舞蹈病等。
一、胆腑证
《灵枢·邪气藏于宅》:“合(指五输穴合)治内腑”,“灵枢·四时气”:“邪在腑,合取之”。胆囊连着肝脏,内含清汁。肝和胆在生理上相互联系,在病理上相互影响。所以肝胆多为同病,因湿热蕴结,侵及肝胆,胆汁外溢;或脾阳衰,湿热内阻,胆汁外溢;以及肝郁气滞、肝胆湿热、肝胆实火等引起的病证,都属于此穴的治疗范围。
第二,筋的疾病
阳陵泉是筋的交汇点,除了筋和气的汇聚。《四十五难经》云:“筋会阳陵春”。因此,阳陵泉是治疗肌肉疾病的重要穴位,尤其是临床常用的下肢肌肉疾病。有舒筋壮骨的作用。
第三,经络上的病证
根据足少阳经的循行、针感方向、穴位位置,用此穴治疗下肢、骨骺、肋部、颈部疾病,以及肝胆火旺、循经失调引起的眼、耳、头疾病。
取穴方法:
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在前部和下部凹陷时。
这一点的选取方法在历代文献中有所不同。《灵枢本博》:“伸手可得。”就是让患者伸直下肢,然后取穴位;针灸:“蹲下取之。”就是指导患者采取下蹲姿势,然后进行穴位设置;中国的针灸:“坐,屈膝,称脚……拿着。对于头晕、弯针者,取穴取仰卧位或侧卧位,仰卧时下肢微屈,取于腓骨小头前下凹陷处。此法使患者感觉舒适持久,不易头晕弯针,易引起经气,得气快,感觉传导好。
胆囊炎和结石病据报道,针刺阳陵泉可使胆囊收缩。胆总管有规律的收缩排出胆管造影剂,进入十二指肠。还能促进胆汁分泌,对Oddi括约肌有明显的解痉作用。对慢性胆囊炎和结石有疗效。
针刺肝脾痛阳陵泉、头阴陵泉治疗肝脾痛疗效显著。用强刺激,上火后留针10 ~ 20分钟,拧出来。
用阳陵泉落枕针法治疗落枕95例,效果良好。
针刺阳陵泉治疗肩周炎36例,效果良好。
针刺阳陵泉调节脑血流量对脑血流量有一定影响。对于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针灸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验研究表明,针刺右侧阳陵泉、曲池穴可影响脑血流动力学,增加脑血流量,降低脑血管阻力,但针刺后脑血管阻力降低不明显。而针刺对正常猫脑血流动力学影响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