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在武术养生中的八大特征
1,静体松。
放松是太极拳区别于其他运动的重要因素之一。打太极拳需要思想和行动的集中,从而达到“心的集中、心的平静、心的专精、身的放松”。“心态平和”是练习太极拳的一个重要原则。它需要专注。练拳时,心思要集中,意识要不断引导动作,灵活变化,使任何动作都有一定的方向,不能顾此失彼:“心态平和”要有耐心,不焦虑,不精神,否则动作的方向和姿势不正确,就很难学好和练好太极拳。
“身放松”是和心态平和一样重要的原则,是落实“用心不硬”的重要举措。在心态平和的前提下,意在引导四肢内外各器官、关节、肌肉的放松,逐步达到全身不用力,内外各部不松弛,使身体自然舒展而不僵硬。按规则发力,用心专注动作过程,根据动作实际情况的变化,适当完成动作。
2、淡定从容。
练习太极拳需要在意识的引导下,动作轻盈,重心稳定。“轻”是保证身体内外充分放松的必要措施。俗话说“动起来,全身都要轻。”只有轻练,用力越少,动作才能越灵活。不放松,就不能灵活。精神是一种光的发展。只有在轻的基础上发展,才能达到“一毛不能加”的高度灵敏精神。“稳”是让上身挺直舒适,下肢保持稳定。它需要一个虚拟的项圈,一个直立的身体,一个平静的头脑,和一个像猫一样的步态。进退之间的变化,要分清虚实,随腰而变,要稳,要轻,要从容。
3.轻柔缓慢。
“柔”的前提是放松,这直接关系到缓解疲劳,积蓄力量,提高耐力、速度、敏捷性和技巧。练习时,要求始终放松,在头脑冷静的前提下,引导全身放松。放松是有意的,积极的,不是随意的,消极的。练习时要在放松的基础上保持两臂弧线的动作,使两臂的动作遵循弧线。“慢”对太极拳也很重要。这是一种稳定而积极的缓慢。肌肉和关节不是以一定的角度收缩和旋转,而是以许多不同的角度完成一系列拉伸和旋转的静态练习。
4、连贯圆润。
太极拳要求“不动”,“从脚到腿腰,始终一口气”,要求上下一致,圆润。每种趋势如何涨跌,都要仔细考虑。当谈到公式时,我们必须意识到非常满意,就好像我们停止了。这种趋势之间的连续性叫做连贯性。连贯是指上一个动作和下一个动作叠在一起,过渡时微微移动,不僵硬不停滞,不能有停顿。动作要圆润灵活,即在连贯的弧线运动中,要完整灵活,无凹无凸,无缺损,无尖锐棱角,变化非常轻快活泼。应用到动作上,要求不偏不倚,不越线,不被压扁,不粘东西,不扔东西,处处灵活。
5、体法正。
身体姿势指的是“不偏不倚”,“上下一条线”。太极拳的身体姿势主要是“要挺立舒适,要四面支撑”,“要不偏不倚,不能有缺点”,不要使身体各部分都散漫、失落。要表现出正直、宽厚、严整、舒展、和谐的形象,符合平和心态的静态要求。练习时,无论如何向前、向后、向左或向右移动,无论如何改变四肢的动作,始终要从头顶、躯干到会阴形成一条直线。任何人前倾、后仰、左倾、右倾,失去重心的垂直平衡,都不符合“正而不偏”的要求,都是姿势的缺点。
“上下线”的关键是保持脊柱与意识垂直。太极拳姿势的轻盈圆润,靠的是腰、臀、胸的操作和协调动作,在任何角度都能保持全身的平衡;进退,旋转,无论手脚如何伸展,姿势都要保持直立。虚领劲和尾尾是太极拳身法公正的标志。但如果没有胸背拉和收腹的协调动作,胸部就会僵硬无法活动,双腿只会随着腰部的左右转动而左右转动,得不到起伏的弧线运动。虚领顶力是身体姿势的首要条件。作为动作定向的舵手,尾音体姿必须时刻保持,这是保持身体不飘,稳定重心的关键。
6.完全协调。
太极拳连贯的圆周运动,是指肌肉放松时,全身肌肉在意识的指挥下,做精确、紧绷、有组织、有规律的统一运动,不被各关节的紧张所产生的分力打乱平衡,而是以连续的方式获得每个动作的合力点。这在太极拳里叫对称配合。太极拳对称协调的内在规律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欲上必先欲下;如果你想向左走,你必须先向右走;勇往直前,必有支撑;上下左右,互相吸引;对于绘图长度,在弯曲中求直线度。
7、差不多吸收自然。
太极拳的呼吸是根据动作的变化自然形成的。不会配合动作或使用自然呼吸的人,如果长期坚持练拳,会不自觉地把动作和自然呼吸结合起来。开与关,虚与实,呼吸要自然结合,虚与实的结合是蓄与吸,开与实的结合是发与息,开与闭的结合是一息一息。开、吸气、闭是以胸廓是否扩张为依据的,扩胸的动作是开;事实正好相反。开合是一种姿势现象,虚实是内劲的轻重现象,呼吸是运动生理学的自然现象。三种现象紧密自然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了太极拳心、气、体三位一体练习的整体性和内外统一性。
8,意为引领身体。
人体的任何动作(反射动作除外),包括各种动作,都需要意识的指导。整个过程还需要用意识(指想象)来引导动作,注意动作。拳论说:“神是统帅,神是车夫”,这就是随意离开的意思。
武术太极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