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人一年20杯!上海人有多爱咖啡?

据悉,到今年上半年,上海已有7857家咖啡店,超过伦敦、纽约和巴黎,位居世界第一。据说,目前上海居民人均每年喝咖啡超过20杯,年消费量比北上广深加起来还多。可以说,咖啡早已融入了海派文化的基因。

一、上海与咖啡的历史渊源

上海喝咖啡最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43。当时上海刚刚开埠(设立外贸口岸),很多外国人来到上海。

外国人的涌入带来了咖啡文化,这是上海咖啡文化深厚的历史原因。因为饮食习惯,外国人习惯吃西餐,所以在法租界开了西式餐厅。据《上海通志》记载,当时由英国人老惠林创办的老德姬药店,是上海最早出售西式糕点和咖啡的场所。

起初,咖啡被称为“咳嗽药”,因为它在药店出售。随着西餐的普及,这种“咳嗽药”开始流行。咖啡进入上海后,由于翻译原因,出现了六个译名:高楼、柯菲、嘉爵、考菲、嘉菲、咖啡。不同的文章会有不同的名字,1875 165438+10月10,《申报》第一次出现了“咖啡”这个词。直到1920左右,才逐渐统一了“咖啡”这个名称。

有意思的是,1910的上海指南曾将“咖啡”列为游览上海必体验的项目之一,可见当时咖啡是多么时尚。起初,咖啡卖得很贵,所以只有上流社会的人才买得起。大部分咖啡馆开在法租界,成为上流社会人士聚会交流的场所,是身份和时尚的体现。

在近代中国,上海是市民阶层诞生最早、发展最好的城市。

第二,上海是咖啡店的“黄金市场”。

上海精品咖啡正进入黄金发展期。精品咖啡店数量全国第一。不仅年轻人喜欢,大叔大妈们的消费力也是上升最快的。精品咖啡销量增幅在工作日首次超过周末。

65438+2008年2月23日,上海市食品行业协会咖啡专业委员会与上观新闻联合发布了《上海2021精品咖啡消费观察》。报道称,精品咖啡店指的是三家以下的店,不是连锁品牌。目前上海精品咖啡店数量已达3244家,位居全国第一,三年累计增长1.24%。数量的不断增加也迎来了质量的飞跃。“国家创新”让上海成为中国精品咖啡的领跑者。

从2018开始,上海精品咖啡店迎来了开店热潮。截至2021,11,平台已收录上海地区咖啡店7200家,其中精品咖啡店3244家,三年增长124%。2021年新开门店数达到951,同比增长41.5%。在存量咖啡店中的占比也从2019年的25.2%上升到41.5%,上海精品咖啡正在进入黄金发展期。

第三,上海的生活环境适合“咖啡”

当今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快节奏模式早已开启,年轻人的学习和工作压力都很大。他们加班开夜车是很正常的,往往身心疲惫。因为咖啡中含有咖啡因,可以提高神经兴奋性,起到提神醒脑的作用,所以喝咖啡就成了这些年轻人缓解疲劳的最主要方式。

同学们一边刷题一边打瞌睡,一杯咖啡掉进肚子里,顿时神清气爽,然后继续入海战术;年轻的上班族,为了早日升职买房,没日没夜的辛苦工作,昏昏欲睡。无论是清晨还是午夜,一杯咖啡总能迅速拯救即将“熄火”的大脑,让身体“血脉贲张”。咖啡提神醒脑的效果很快,尤其是在很多一线城市。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不开它,成为生活中的必需品。因此被网友戏称为“延寿药”。

早上不喝一杯咖啡,一天就不会开始。喝一杯咖啡让你一整天都很饱,有些人喝咖啡是因为开心。无论是星巴克咖啡、速溶咖啡,还是高级现磨咖啡,都是他们内心的渴望。

当代年轻人,只有咖啡才能拯救自己!累了困了来杯咖啡,瞬间神清气爽,精力充沛。闻到咖啡的香味就可以安心工作了~

年轻人对咖啡的热爱应该也和环境有关。周围的人都习惯喝咖啡,不知不觉你自己也会爱上这种味道。如果每个人都有一个保温杯,泡上红枣、枸杞、茶水,估计你也会爱上养生~

不可否认,很多上海人把喝咖啡作为一种生活习惯,而不仅仅是作为提神的工具,生活中也有很多人不喝咖啡。咖啡有时候会成为上海人整体的刻板印象。上海人为什么离不开咖啡?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生活习惯。

东北人爱吃猪肉炖粉条,青岛人爱喝啤酒吃烧烤,河南人爱吃烩面,那么上海人为什么就不能爱喝咖啡呢?

一个城市很少能有自己的饮食习惯让大家记住,这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