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养生重在调理脾胃。
作为“后天之本”,如何保存脾胃也是一门学问!
脾胃在秋冬季节比较脆弱
秋季气候处于“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由于秋收季节昼夜温差逐渐增大,果蔬增多,腹部容易受凉,导致脾胃功能异常。但秋季寒气加重也会引起部分人的情绪波动,从而影响脾胃的功能。由于自身抵抗力和对气候的适应能力下降,会出现反酸、腹胀、腹痛等症状。
此外,如果不注意生活习惯和饮食的护理,极有可能伤及脾胃,引发慢性胃炎、溃疡、消化不良等消化系统疾病。
脾虚有哪些表现?
1舌苔有变化。
舌的变化是脾的外在表现。健康的舌头表面应该是红色的,看起来湿润。舌头表面有一层舌苔,很轻,很干净。
如果舌头边缘有明显的齿痕,说明身体机能有问题。
舌苔正常
舌苔白厚
如果舌苔白而厚,看起来光滑润泽,说明体内有寒气。如果舌苔粗糙或厚,黄腻,说明体内有湿热;如果舌红无苔,说明身体热到伤阴。
2食欲不振
因为在中医理论中,湿气进入体内,最容易伤脾。脾脏的主要功能是消化吸收体内摄入的各种食物和液体,将这些物质转化为人体可以利用的营养物质,为人体新陈代谢提供新的能量。
在湿热的环境中,大多数人的食欲和消化功能都会下降。但有些人饥饿感很强,但吃完后却有饱腹感,这也是胃强脾弱的表现。
3早起不舒服
早上起床,如果感觉胸闷气短,头晕脑胀,说明我们的脾胃功能弱了。
中医认为,脾虚时,肺气会先衰竭。也就是说,脾和肺的功能是相互影响的。脾虚到了一定程度,就容易出现肺虚,比如气短,动则气短。
4高湿度
湿气重的人还可能在短时间内体重明显增加,严重时会出现下肢水肿等问题。
90%的肥胖者体质较弱。体虚是因为身体的脾胃功能减弱造成的。体质不足会减缓新陈代谢,削弱身体的活力,从而降低消耗营养物质的能力。如果营养物质不能被消耗,就会在体内堆积,形成肥胖。
5厕所排便异常
如果大便软而粘,就是脾湿的症状,说明消化功能异常。
如果你有以上五种症状中的任何一种,就要小心你是不是脾虚了。
立秋调养脾胃。当时他在饮食上保持了五个原则。
01,饮食规律
干燥的秋天,身体的水分特别容易蒸发,身体缺水血管会更加脆弱。尤其是胃溃疡、胃下垂、胃出血患者,更要特别注意饮食作息的规律,以免加重肠胃负担,导致病情恶化。
02、以轻为主。
对于一些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的朋友来说,立秋应以“清淡进补”为主,所以选择一些清淡的食物,如茄子、鲜莲藕、绿豆芽、丝瓜、黄瓜、冬瓜、苦瓜等,有清热燥湿的功效。
03、吃药膳祛湿热。
脾胃虚弱的人如果多喝一些有健脾利湿作用的药膳,对身体大有好处。如薏苡仁、扁豆等。
04.多吃健脾和胃的食物。
茯苓、芡实、山药、豇豆、小米都有健脾益胃的功效。所以药粥是此时调理脾胃的最佳饮食。立秋后早上喝一碗粥,既能凉秋,又能防秋燥。
05、少吃夏季水果。
俗话说“秋瓜惯坏肚子。”入秋后,虽然天气仍然很热,但阳气已经逐渐消退。这时候吃大量的生蔬果,肯定会帮助湿邪,损伤脾阳,导致腹泻等脾胃疾病。因此,立秋后,我们应谨慎食用瓜果,尤其是脾胃虚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