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县志续志》校注

《德清县志续编》10卷,周绍廉主编,、孔主编,邵保初、吴增观及学者徐养元、邵保和、蔡必邦、、蔡、蔡,徐宗炎审阅[1]

周绍廉,本名京燕,生于直隶大兴(今北京市大兴区)。乾隆四十四年,被科恩(光绪顺天府第四版《人物与选举》略去其名)推举。嘉庆元年(1796),安吉县划归德清县。嘉庆十年,因病离职。病了十二年后,他复职了。详见第五卷《县志·县令》和第七卷《治志·德清县志新志》。

《德清县志续编》是周绍廉任德清县令期间编纂的,编纂于嘉庆十三年(1808)。这部编年史是侯元《康熙德清县志》的续编。风格基本继承侯智,但分类略有变化或增加。例如,侯的食粮记录分为八大类:户籍、农业、桑、物产、税粮、贡赋、赋税征收、盐税征缴。续作认为农业,桑葚,产品现在。国家部盐法不需要在县志中培训;贡赋、征赋、俸禄属于钱粮,不必单独列出,可以归入钱粮类,所以粮货的记载只列出户籍和钱粮。再比如侯的《人物志》,分类太烦,而且它的标题也不完全一致。所以除了老的和女的放出来,其余的传记都不再分类了。唯一改变很大的是易。周认为,后的《易》只载书名,过于简单。现在都是标注一个卷,注明出处,或者稍微解决问题。其价值远胜于侯智的区分章节和研究镜子的起源。然而,侯智的“宫考”不必改名为“建录”,反而混淆了名称。“建”字不仅指盖房子,还指设置行政区划,如“同治湖州府”,以湖州府沿革为“建表”。因为周认为“府、学、庙不准称宫,宫室名不当”,所以要注意宫中尚有室,宫中尚有室,“宫室”是房屋的总称。

此录载有三条告示,即禁止敢在山上挖石碑,禁止阻挠石碑的埋葬,禁止向人展示傅贤、阮等禁止流人。“严禁敢凿山碑”和“府班棚人秀”都是水土保持方面的政策,对地方环境保护有借鉴作用。卷八《人物志·民课·蔡其琛传》记载,蔡宜辰是东葛大学士,是因为前明在时钱的举荐,但《康熙德庆县志·蔡宜辰传》中并未记载此事。因为康熙朝,关于前朝明朝的禁忌还是很多的。但明朝乾隆褒扬忠臣之后,嘉庆就没有忌讳了。因此,有必要追溯侯智不为人知的部分,以弥补侯智《蔡宜辰传》的不足。

《德清县志续》(以下简称嘉庆版)中有一幅嘉庆十三年的刻本,保存在浙江图书馆,但此版已破损,有后人在背面衬纸,正面加字。民国元年(1912),德清县又有一本《石印本》(以下简称《石印本》),其底本为嘉庆版。嘉庆版已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影印出版于浙江图书馆善本地方志丛书29卷2011,这是本文所依据的抄本。从与石印本的校对来看,石印本在印刷前是经过校对的,但由于其行文不够严谨,出现了许多新的错误。如230页第四行“嘉庆三年”,释印本“今”误为“令”。第240页第7行“知县冯庄教孟为二主”,释印本“二”误为“三”。本文所述学校,主要是针对那些在嘉庆版中犯了错误,被释印本纠正的人。犯了嘉庆版而没有《世音本》错误的,也会适当离校,但只校对那些不易察觉错误,需要适当考证的,简单拼错的字不会再离校。每个括号中的页码数是这段在嘉庆版中的位置。

1,彝人蔡君璧表,徐君阳元等人寻之,编为书稿(218页第3行)。徐养元,字信天,天柱子,副榜。(第352页,第6行)

养元和释印本都被认为是“养元”。

孙星衍的《景景精舍碑文》中有德清人许杨浩、徐养元[1],钱一本的《徐心田墓志铭》中说:“徐德清...新天,君字亦讳养原,亦字焉安。.....嘉庆任副进贡浙江六年。”[2]张律《许仪安先生传》:“许仪安先生,讳养原,字新田,自余姚迁德清过去。.....仪征阮公府浙江,西湖边盖房子,从高传单中选了几十人穿过。先生和他的兄弟举起了他们的悲伤。”[3]那些可以证明为“出处”的,都拼错了。

《左传·西宫》二十八年:“原田总舍旧而新。”杜预注:“高平说原。于进军美,若原田之草常在,可立新功,不误旧利。”《尔雅·迪什》:“田一岁,二岁,新田,三岁。”故其名为原,字为新天。

2.据敖智介绍,共有32位业主,侯智增加了10位业主,钱智增加了方盈,蔡启贤增加了16位业主。乾隆四十一年,受文工部调查,只报蔡其尊、徐卓、胡惠恩。(第240页第9行-第2465438页第65438行+0)

蔡其尊和时殷本都写过《蔡祁萱》。

案例:嘉庆犯错。蔡是康熙九年的状元。卷八“人”包括《蔡传》(第8行第391页),这仍是“宣”。

3.《茶辞》至今仍有三位大师,即周祜、蔡宜辰和胡启生。不知道什么时候加。(241页第2行)

和史银本写了《周》。

据《明代进士榜》记载,浙江湖州府德清县人胡公仪是万历世家前三甲的进士[5],应该就是此人。《建庙观》卷二“高士庵”下有一句“山应为鹑火之侧,故藏吾光而聚焰”(第251页)。嘉庆本误脱了“男”字。

4.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壁上有题词,额称“林中胜景”,是周忠义在该县的公祖建筑称号。(第252页第2行)

林、石印本写了《梅林》。

佛教强调檀香,可以用来雕刻佛像,也常用来制作檀香,所以称为“玉林”,比喻寺庙。《和录·丙》卷三“* * *”条:“听说有一次南岳山上住着和尚,每天晚上都有几百人点着蜡烛打坐,或摸着竹箅子,或在面前放上糕点,为的是见清静,以示惩戒。”[6]王风《钱塘春六首》之一:“苍山楼在林,红羽在野寺。”[7]

5.乾隆四十年,钱塘王龙文重修。(第252页,第5行)

钱塘,《德清县志续》中用“钱塘”二字的地方,史银本称“钱塘”。

案例:唐与唐古今人物。《说文》中没有“唐”字。《汉书地理志》对会稽县下辖钱塘县[8],而《清代地理志十二》的史稿却下辖钱塘县[9]。这本书是嘉庆年间写的,地名应该写成钱塘,石印本写成钱塘,是由古代地名改过来的。

6、、游文、刘光祖三位圣贤祠内祭祀两次,祭银以圣庙香火银一百二十六,土牛泉酒银二百两。(第268页第9行)

土生土长的牛,史音本作“牛”。

《礼记·月令》:“冬天的月亮...有大灾,牛出土送寒。”后人用立春令当地牛劝耕,象征春耕的开始。陆游《陈武立春日》:“卧听城门口出土牛,罗芳应笑,头上盖雪。可是,我却要在清晨喝一口酒,才谈得上洗去世间千千万万的烦恼。”[10]夫差敦冲《燕京岁时物语》中说:《礼记》载:立春前一日,顺天知府率随从在东直门外迎春,受神牛奴役,受鼓乐引导,到府衙、陈玉才棚。立春之日,大兴、宛平县令在午门外设案,在春山陪同下,向皇帝、皇太后、皇后拜祭。县卫生人员列队而入,由礼部官员领衔,尚书、侍郎、知府、程等依次从午门中门进入门、慈宁门,内监各奏,典礼结束。级长找出一个牛圈,表示他想说服农民。"[11]释因本把"土"当"上"应该是形式上的错误。

7.古之名山大川广谷未禁,为民所造,死而无憾。(第298页,第6行)

时殷本作《民所作近》。

案例:这是李的“被埋没的故事”。“古人”引用了北周的书,隐溪集,周礼。考察赵策四世的战国策:“太后说,‘答应。随你的便。" "[12]也就是“为民所为”这句话出来了。古代名山大川广谷不禁,发表了以下的句子:《礼记·王制》《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广谷大江异制》《孟子·梁·王辉下》其中封城为讥,泽梁不禁,《孟子·梁·王辉》发表了。就是这些句子,都影射了经典。石印本的“任意接近人民的地方”应该是文案没理解其含义而改的。

8.查克萨,项黄岐汉军,服役20年。(第304页第7行)

厢,石印本《镶嵌》。

“向”是“镶嵌”音的错别字。卷七《知行·凌志左》有“察合台,汉军镶黄旗”一文(383页),这是正确的。

9、30年韦辛戴佑琪排行榜。(第325页第2行)

戴佑琪、时殷本写的《戴佑琪》。

案例:康熙三十年,辛维克名戴佑琪[13],江南省金山卫人。释因本写“气”是个错误。

10,蔡易狗,有传。(第332页,第4行)

蔡易狗和史银本写了《蔡易狗》。

案例:卷六《选录举人》康熙四十七年,蔡日月在五子司,说“字美”(335页)卷八《人的故事与人》:“蔡志来、顾迟——构、官治其子。.....苻坚,字,父亲死时十三岁,家人避兵。苻坚独守尸,贼义免。康熙是内阁书。”(412页)和《人物志·列女》包括蔡仪的妃子沈氏(466页)。把“易”误认为“易”的是释印本。

11,人程,字,为知县。程凤洲,名叫陶勇,是罗茨县令。(第344页第3-4行)

《世音本》中有两处“字罗知县”。

案例:如果《世音本》中没有,就无法判断“陶勇罗分县知府”二字是属于程还是程凤洲,所以一并删除。第六篇《投志与赠礼》中有文成,有一个小注说:“封周为文县令”(372页),那么“永桃罗县令”的名字就是程凤周,“程”下面的小注应该删掉。

12,王赢人,字兰舟。丁有八公,奉新县丞。(第359页第1行)

王赢和史银本写了《王力》。

案例:《楚辞·项夫人》中有一句[14]名为李,故应将兰州二字误作“李”,“伊”误作“伊”。

13,国初,浙江秀才,进贤万企代,萧山毛旗岭,嘉兴徐善,修水朱彝尊。(第397页第9行-第398页第65438行+0)

进贤是大国,时殷本写了《进贤是大国》。

明遗民所知的邵廷才传:“鄞县满千言。.....四大承袭父业,不学科举,精通五经。”[15]阮元《儒林外史》卷二《万斯传》:“万斯是个大人物,其词充满佛理,是鄞县人。”【16】是“金”误为“阴”,“期”误为“斯”。

14,十孙人,晏婴,严复,严生有名。(第398页第2行)

十人,释印本作“十八”。

杭世俊的《胡东乔先生墓志铭》写为“十孙门”[17],是释银本将“人”误为“八”。

15,因颜、沈君石、、、许、周昀、词人,而文学,皆君子也。(第518页的第3-4行)

谈到加词,时殷本写了《谈加词》。

案例:查六个选举记录“举人”。康熙四十七年,伍子克有《谈加诚》,小注曰:“副榜为汤溪教。”(第336页)说“词”是个错误,是嘉庆的书。

16,《晋书》:“文乔握着他的手哭:‘天下大乱,忠孝盛世。能持古人之节,天冷不凋者,唯听君。”(第527页第8-9行)

发,史银本作“废物”。

案例:《金淑·空雨传》被写成“废”[18],嘉庆写错了。

17,我爱晚风中的夕阳照,一口气就是一缕断烟。段(539页第6行)是船快不行了,一群鹅鸭在叫。(第548页第6行)

钱和时殷本的一样。

案例:黄生《傅毅》有云“伊乃”:“伊乃,船夫日唱。这本书有音无字,诗人写这本书是因为字音相似。比如元结、柳宗元造的,刘偃师造的,刘拓造的。”[19]柳宗元的《渔父》:“然后,日出时,他穿过层层雾霭,只剩下他的桨在绿色的山川中吱吱作响。”【20】《音段是断烟》一句,仿刘诗而作,意为“段是”为“是”,“段”为“是”的错别字。“一乃”一词考辨,见于黄《一乃》(文史丛刊第22号,中华书局,1984,176页)。

18,族兄荆也是进士,福建连江人。(第602页第2行)

敬亭,石印本。

案例:卷六《选史:》乾隆二十一年,武人蔡为丙支,小曰:“西爵子,名敬亭,贵州人。建昌魏乾宗。”(第364页)不是这个“敬亭”。据卷八《人物传》记载,雍正八年,秀才韦庭被任命为福建省连江县知府(420页)。这里的“敬亭”应该是“卫亭”的错误。

【1】孙星衍:《景景精舍碑文》,见《孙元儒先生全集》及《平金亭手抄本》,收录于《清代诗集》第436卷,上海世纪出版有限公司、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第242页。

[2]钱奕基:《徐心田墓志铭》,见苗编《续碑列传》卷72,收录于《清代传记丛书》卷119,台北:温明书店,1985,页174。

[3]张律《安先生传》,见苗编《续碑列传》卷72,收录于《清人传丛书》卷119,台北:书店,1985,卷176-。

[4]《明清进士碑记》第三卷,台北:中华书局,1969,第1573页。

[5]《明清进士碑记》卷二,第1164页。

[6]罗大靖:《贺录》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83,第290页。

[7]张景行、姚培谦、王勇其合编:《元人诗集》第六卷,北京:中华书局,1975,第83页。

[8]《汉书·地理》卷二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62,第1591页。

[9]《清稿》卷六十五地理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77,第2128页。

[10]钱仲连:《剑南诗集校勘》第七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第4094页。

[11]夫差敦冲:《景帝岁时燕京年谱》、《景帝岁时纪昇京都风俗年谱》,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第47页。

[12]刘:《战国策》卷二十一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第770页。

[13]《明清进士碑记》卷三,第1651页。

[14]朱《楚辞注》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影印宋端平版,第35B页。

[15]邵廷才《四福堂文集》第三卷《明遗民识传》,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222页。

[16]第7册,《传记资料丛书》,林雪卷,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第111页。

[17]杭世俊:《道姑堂文集》卷40,《清代诗集》卷282,第397页。

[18]《晋书·空雨传》第78卷,北京:中华书局,1974,第2052页。

[19]、黄:、著,卷二,北京:中华书局,1984,第214页。

[20]柳宗元:《刘合东集》卷四十三《古今诗词》,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第740页。

[21]柳宗元:辑《古今诗词》卷四十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第74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