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食物的八碗是什么?
1,烩羯羊肉
这道菜是八碗中的第一道菜。它将美味的家常菜炖羊肉和传统的糊羊肉融合在一个碗里。先用文火慢炖,然后放在火笼里蒸两个多小时。汤色清香,浓而不腻。
2.红烧牦牛肉
这道菜以干净的牦牛肉为主,辅以红烧五香汁。色泽微红,汁浓,口感嫩滑,咸淡适口。牦牛繁殖生活在青藏高原3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体型高大,心肺发达,肌肉紧凑,筋骨强健。港澳市场视牦牛肉为“肉牛之冠”。
3.红烧鸡块
这道菜主要是用散养的鸡,经过腌制,炸粉,笼蒸两个小时。鸡块薄而韧,有嚼劲,汤汁浓而鲜美。
4、清蒸香带鱼
这道菜以带鱼为主,腌制、油炸、清蒸、红烧。它又嫩又肥,很普通。是人们比较喜欢吃的一种海鱼,营养价值很高。中医认为,它可以刺激食欲,暖胃补虚,还有润肤美容的作用。
5、酸辣汤里脊
这道菜是以拌好的牛里脊肉为原料,撒在油勺里,炸至熟透。上菜的时候,里脊里都是重油,外酥里嫩。酸辣里脊是我国西北地区著名的具有地方风味的传统名菜,与口味、原料同名,再与果汁按比例混合而成。脆嫩可口,酸辣多汁,声音洪亮,后面爆棚,让人刮目相看。特点是色泽清亮,手感半透明,吃起来酥脆可口,油而不腻。
6.牛肉丸焖白菜
这是一道传统的穆斯林菜肴。用牛肉手刀剁成泥,用十多种不同的调料结合独特的工艺做成牛肉丸。它配有水煮牛骨汤和炖卷心菜。咸鲜爽口,清香扑鼻,口感绵软,余香四溢。
7.烟熏笋焖豆腐
熏笋是低脂低糖多纤维的菜肴,滋阴凉血,开胃健脾,清热化痰,养肝明目。豆腐是中国一种古老的传统食品,具有保健功能。经常食用可以有效降低血管系统的氧化损伤。俗话说“青菜豆腐保平安”,民间有“豆腐比燕窝好吃”的说法。
8.一品八宝饭
这道菜是将上等白糯米放入沸水中煮至半熟,然后取出,与白糖、蜂蜜混合均匀。小心翼翼的铺上一层葡萄干,葱丝,大枣,莲子,花生仁,核桃仁等。碗中,然后将搅拌均匀的半熟糯米放入碗中,笼蒸。出笼后,将碗里的米饭倒入盘中,浇上蜂蜜汁。色泽艳丽,甜润油润,绵甜不腻。
扩展数据:
穆斯林八碗的由来
穆斯林八大碗是世界上一种独特的复合清真食品,它起源于捧碗菜,捧碗菜的形成与回民士兵有着直接的关系,而回民士兵的军营阜阳与何英河有着必然的关系。
兵站是驻扎在军事场所的军队。当时,元末明初在阜阳军屯的主要目的是保护何英河的水运和粮仓。据史料记载,在元朝,“中原为回鹘之家”。
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曾经将山西的一部分迁到江淮,而现在阜阳的回民也有不少在这个时候迁到这里,这部分回民是通过调卫的方式种下的。其中军人家庭主要来自明代(1368)的军寨。据《明史》?据军事记载,“当初,洪武二十六年,设立天下本部。因此,在颍州(今阜阳)建立了“魏应州”。
元朝时,成吉思汗率领蒙古军队西征,征服了中亚和西亚许多信仰伊斯兰教的国家。大量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和阿拉伯人被招募到中原地区。
这些人中的大多数被组织成“探马红军”(或“西域回民兵”),参加了平金、宋朝和中国统一的战争。据元朝《探马红军》规定:“上马为战,下马为牧。“颍河是这些信仰伊斯兰教的士民聚集放牧的重要场所。
明初,明军以徐达、常遇春为统帅,讨伐北方。徐达和常遇春都是回民,他们的部委里会有很多回民。阜阳作为明军的重地,派出了大量回民军士驻守。所以阜阳至今仍有不少村落保持着编人屯田的称号。比如颍东区口子镇的白屯、李英。
当时军营里的官兵被称为“军户”。明朝的军籍是世袭的,卫生站的士兵有固定的隶属关系,既保证了兵源,又满足了部队的供应。随着战乱的减少和社会的稳定,军营中的还乡兵逐渐占领临清,从“兵农”转变为农民。
元朝回民兵和明朝回民兵都生活在西域,饮食习惯以牛羊肉为主。战争期间,为了适应时间紧迫、行动迅速、军队用餐方便快捷的特点,归国士兵将加工肉类的清真技艺运用到战争中。
回民士兵通过炖、炸、蒸等方式,将牛羊肉等食物提前加工成熟制品,以备行军作战之用。每次部队开饭,旋翼兵就在锅里煲汤,用热汤水浇上事先准备好的熟制品,就成了一顿美餐。
据民间传说,回兵吃饭时,每个人面前都放一大碗食物,他们一队一队地围坐在地上,念叨着“塔伊斯米”、“以最仁慈和慈安拉的名义”、“儿子,以安拉的名义出发,吃你面前的食物。”(《穆斯林圣训》),用碗吃饭。捧着一碗菜最早在惠兵军中成型。
后来,加工,制作,餐饮和其他方式举行碗菜流行于回族军人家庭。后来逐渐融入阜阳回族的生活习惯,席地而坐,再发展成为围桌就餐的民间形式。
百度百科-穆斯林八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