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是哪个朝代创立的?

道教正式创立于东汉末年。它由石天的始祖张道陵在此时创立并非偶然,而是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着种种必然的联系。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到道教出现的300多年间,宗教神学曾一度充斥社会。秦汉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大力利用宗教神学来论证自己的统治。比如秦始皇认为周是火德,秦代的周应该是水德。于是下令衣服、锣、旗都是“全黑”(水配黑),以迎合“五德终始”的理论,还东巡封尘、祭祀。汉武帝试图借鉴历史上“圣人神道教,服务天下”的经验,大张旗鼓地设坛祭拜鬼神。他曾听信“神最宝贵,太乙为五帝”的神话,在长安东南郊设立太乙庙坛,并在其周围设立“五帝坛”,以求得到神灵的保护。汉哀帝时有700多座神社,“一岁三万七”。秦汉统治者的鬼神崇拜对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宗教神学的传播提供了适宜的环境。先秦时期在理性主义冲击下枯竭的宗教神学,在这一时期再度泛滥。就连儒学的继承者董仲舒也试图将儒学改造成一种宗教。他把生于商周时期的天神提升为“百神之王”,并阐述了一套“天人合一”的神秘理论,认为天神可以干预人间事务。此外,灵魂不灭的观念在这一时期也非常流行。比如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画的就是人死后灵魂去的“天堂”和“黄土地”。这一时期兴起的占卜神学,也有关于天人感应、占星占卜、召神驱鬼、神命的各种方法。上述宗教神学的泛滥,为东汉后期道教的产生提供了适宜的环境。秦汉时期,皇帝们经常寻求长生不老药和方士的修炼方法,致力于长生不老的“方”土人也频繁出入皇宫,向统治者宣扬自己的思想,鼓励他们加入求仙的行列。受其影响,秦汉统治者一度掀起了几次大规模的求仙活动。比如,秦始皇任命徐适、吕升等人率众求仙,汉武帝任命达、公“招仙”,淮南王刘安招集千人研究神仙之术,其弟子还写了一部20多万字的《谈神仙之术》。当地民众的频繁活动和统治者的求仙热情,势必扩大神仙学说在社会上的影响。历史上,汉武帝曾将自己的女儿卫公主嫁给栾达,栾达为他求了仙。还封栾大伟为“五趣将军”、“乐瞳侯”等官职,使一些正在钻营的人极为眼红,以致“海上燕齐之间,皆言有禁党,可为神仙”,“海上燕齐多奇迂之人,更为奇哉”。桓宽的《盐铁论》也记载“燕齐士放锄雷,辩神汕头”,可见神仙学说在汉代的影响之大。神仙理论在社会上影响的扩大,为东汉后期道教的建立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但统治者在神仙身上挥金如土,方士多是挣钱的人,这也造成了神仙的名声受损。神仙们为了提高自己的名声,沿袭了儒家“论尧舜,图文武,重其言”的方式,执着于当时颇有影响的黄老学说,依托黄帝、老子的神仙学说,鼓吹自己是得道的神仙(这也是模仿儒家神化孔子的做法)。到东汉末年,老子逐渐被公认为大神。《后汉书》记载:“桓帝登基十八年,好神仙。颜夕八年(165),先为陈果常侍。”这样在道教创立的时候,人们就很容易接受老子是以老师的身份来塑造的。西汉初期,统治阶级以黄老的静之术统治天下。刘安和他的客人们编了《淮南子》。道教和阴阳五行进一步融合。东汉时期,黄老观念趋于宗教化,老子被神化。汉代的宗教意识为道教的形成准备了思想条件。方士结合黄老的理论,产生了黄劳道。东汉方士在政治上受挫后,改变了活动方向,有的转向民间,有的进入山林,方士逐渐演变为道士。比如后汉隐逸的故事里,大概就有这样的人物。他们是炼金术士和山里的隐士。

佛教在汉代传入中国,逐渐流行,也推动了道教的创建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