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特点?
中国人很早就知道文化类型。古人将中原的中华农耕文化与周边四个民族的游牧文化或渔猎文化相比较。汉朝以后,他们把以入世精神为特征的本土儒家文化和以生于南亚精神为特征的佛教文化进行了比较。
近代如严复、李大钊,1893-1988,广西桂林人,中国近代思想家,现代新儒家早期代表人物之一,一生坚持讲真话,以1953年与毛泽东公开“斗争”而著称,对建国后一段时期进行的阶级斗争不完全认同,65438+。
第一种意见是根据地理环境区分文化类型,认为任何民族文化的产生、演变、丰富和发展都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独特的经济社会土壤中完成的,因此大致可以分为山谷型、草原型、山地型和海洋型,而中国文化的主体属于山谷型。
第二种意见根据观念文化与某种生产方式的内在联系对文化进行分类,将文化分为农业文化、工商业文化和游牧文化,认为中华文化属于农业文化类型。
第三种观点考察了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认为儒、道、墨、法、佛构成了中国文化的主要内容和核心。在其形成时期,儒、墨、道、法并行,在其发展时期,儒、道、法、佛并行。虽然各种思想相辅相成,相互联系,但儒家思想始终占主导地位。第四种观点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的封建文化。名田制度是在秦汉军职制度的基础上,在地广人稀的条件下制定的土地管理和土地使用制度。
1梁先生认为“文化也可以说是一个民族的生活之道”,即“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人类的一切生活都找不到这三种方法”:一是“原初的方向:努力得到被要求的东西,尽量满足他的要求”;第二,“遇到问题,我们不求解决,不求局势的转变,而是回头看无忧无虑的局势;他处理问题的方式只是他自己意愿的调和”;第三,“当他遇到问题时,他只是简单地取消问题或要求。此时的他,既不像第一个方向上的形势转变,也不像第二个方向上的自身意义的改变,只是想从根本上取消问题”,而且他认为西方人是“走第一个方向”,“中国文化是以自意、和谐、坚持为基础的”,“走第二个方向”。
唐隆硕元年(661),慧能在黄梅谒见禅宗五祖。五祖让随从干活,劈柴,徒步八个多月。当时洪仁年纪很大了,急于把衣服传下去,命弟子们呈上。当时沈绣有云:“我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我总是勤擦,不使灰尘。”五祖弘忍大满禅师认为他没有看到他的本性,也没有把他的衣服传下去。慧能背了一首诗,写在墙上:“菩提无树,镜非台。什么都没有,那它在哪里引起了灰尘?”洪仁见此情景,便把慧能叫到大殿告诉他金刚经的事,并交给他。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除了伦理政治文化的一般特征外,中国传统文化还具有以下显著特征:
1,统一性和连续性
作为世界上最早的汉字之一,虽然汉字的产生比美索不达米亚的楔形文字和古埃及的圣迹文字稍晚,但楔形文字和圣迹文字都已经从历史中消失了。只有汉字,在经历了四千年的漫长历史之后,依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并且在今天依然被我们所用,并将长期使用。
以往的研究者大多将汉字与两河流域的古埃及圣书文字和楔形文字一起视为表意文字。但是,表意文字并不能完全概括汉字的所有属性。这是因为占汉字80%以上的形声字是表意文字。比如“婚”“嫁”这两个字是表意部分,右边的“昏”“因”这两个字是表意部分。更重要的是,汉语中还有一些词,它们的符号并没有特别记录,而是借用了一个同音或相近音的词作为它。比如用本义为胡子的“儿”字来记录汉语中读音相同的连词“儿”。在这种情况下,汉字完全是表音文字。所以,在20世纪50年代之后,
今年上半年,国内有学者提出,汉字的性质应该是表意和音韵相结合的语标。
东汉学者许慎提出的“六书”说,是最早从科学角度系统分析汉字结构的理论。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系统地阐述了“六书”的规定,指出“李周八岁入小学,保师教国先用六书,一说指物;第二,象形文字;三声;第四,知道;第五,转让票据;六个字借。”后人在阐述“六书”学说时,常以许慎为“六书”之名。形声字是最具造词能力的一种造字方法。《说文解字》收集的近万字中,超过80%。在现代汉字中,形声字的比例已经超过90%。
汉字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代黄帝的历史学家伏羲和仓颉创造的所谓文字传说,反映了中国文字的悠久历史。根据考古发现,与汉字起源有关的材料有:一是原始社会晚期仰韶、良渚、马家窑、龙山文化的描绘痕迹;一个是原始社会晚期山东大汶口文化的象形符号。古代文献学家过去认为,大汶口遗址(约公元前
3000-2500年前)出土陶器的雕刻图像,应该是比较成熟的刻在龟甲骨上的铭文。甲骨文是指一种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出土于河南安阳小屯村殷墟。最早由光绪二十五年(1899)国子监祭酒王发现并收藏。经当时学者孙诒让、罗振玉、王国维考证,确定它是殷代的一件乐器,记载了殷代的许多事迹,是研究殷代历史的珍贵资料。据不完全统计,安阳小屯村出土的甲骨有20多万片。
拿破仑曾对过去的“中国”说:“不要唤醒沉睡的巨人”。英国打败拿破仑,随即发动鸦片战争,复兴了中国。
东亚由中国、日本、韩国和越南组成,人口众多。这些民族的活力、勤劳、勇敢、聪明,不亚于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就中国人民而言,几千年来,亿万人民在政治和文化上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都更成功地团结在一起。他们表现出这种政治和文化的统一能力,并有着无与伦比的成功经验。
世界统一是避免人类集体自杀的方法。在这一点上,培养了两千年独特思维方式的中华民族,现在是各民族中准备最充分的。
从两千年维持统一的历史经验来看,中国有资格成为实现统一世界的新主轴。([英]阿诺德·汤因比,[日]池田代表作《展望》21世纪,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 11 10月版,291-295。)
“未来很可能不是西欧国家,也不是西化国家,而是中国。恐怕可以说,肩负着不仅给半个世界,而且给全世界带来政治统一与和平的命运的是中国”(同上,第289页)。
以上是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英国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伦敦大学国际关系史教授阿诺德·汤因比和日本宗教界、文化界著名人物、社会活动家池田大作在讨论人类社会和当代世界问题时的一些言论。
中国文化具有不断统一和一元论的特点。中华文化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中华文化为中心,中国各民族文化相互融合的统一体,不受外来影响而独立发展,在空间和时间上具有很大的连续性。具体表现如下:
(1)政治统一
广川儒生董仲舒以深厚的儒家修养作出回应,提出“天人三策”,并以《春秋公羊学》为基础系统阐述了天人感应学说。他在《献德三策》中说:“春秋为大一统,天地常学,古今之谊也。今天,老师有不同的方法,人们有不同的理论,百家争鸣有不同的含义。不能统一的是上面,变化的数量是可以控制的。
从商周开始,中原地区的农业经济逐渐占据主流,农业文化与其他文化相互同化融合,从而促进了人们重视世俗人事的实用理性精神。所以从西周开始,以人为本的宗教意识开始取代以神为主的宗教意识,所以《礼记》说“殷人敬神,领民拜神,先鬼后礼。”“周人敬礼而犹施,鬼敬神而远之。”孔子也说:“不能服人,怎能服鬼?”“不知道生,怎么会知道死!”虽然历史上也有过神和宗教,但都是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的信仰。神权一旦超过君权,就会被无情地消灭。所以中国文化关注的是人的是非,追求的是人应该遵循的伦理规范和道德法则,很少关注来世。所以在古代文明的早期,也就是没有经历过神权国家,进入中世纪之后,也没有像欧洲那样的基督教神权统治。(2)尊君重民的民本思想
殷周时期,中国出现了民本思想。周公提出了“尊德护民”的思想,孔子提出了重民富民的思想,孟子提出了重民轻君的思想,老子也有“无常,以民为心”的倾向。《华严经》“若使众生乐,则使一切如来乐”。
《左传》通过人物的言行表现出来的进步思想是可圈可点的。首先是民本思想,比如卫民、追君,这种思想太多了,不能提倡。师旷说道,“还是* * *你很真实。?丈夫,上帝的主,人民的希望。如果民主受困,神灵缺乏崇拜,百姓绝望,国家无主,会放心使用吗?会发生什么?”他补充道:“上帝非常爱人民!是不是让一个人凌驾于人民之上,从而(纵向)追随她的淫荡,抛弃天地之性?不会的。”(项十四年),表面上看,他似乎没有摆脱天道鬼神的观念,实际上他是根据人民的利益来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的。这就好比他的《石头记言论》(赵八年),都是以此为借口,给统治者敲响警钟。但明对女婿说:“人如子,不仁者如鸟追鹰角。”项二十五年,对陈怀公说:“闻国之兴,视民如伤,是我之福;视人民为粪土而死,也是灾难。”(哀悼的第一年)
3.多关注群体,少关注个人。
中国社会最大的特点是以家庭为导向。家庭不仅是人一生的避难所,也是人格成长的母体胎儿。在中国的伦理道德中,血缘关系不仅是一种基本的人际关系,也是其他一切关系的前提。个人首先是家庭成员,然后才是社会公民。在处理个人与家庭的关系时,他们往往把家庭看得比个人更重要,特别注重家庭成员之间的伦理关系,注重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即把对家庭的爱进一步延伸到对国家的忠诚。当你两者都做不到的时候,忠诚是最重要的,也就是所谓的“孝子门口求忠臣”,在家尽孝,在外尽忠。
(2)宗法集体主义原则
(3)追求社会价值
中国的传统文化往往把人看作是与畜、兽相对立的整体“阶级”,认为人是社会性动物,所以把个人价值归于社会价值,以社会来标记个人,强调人的社会义务和责任,强调人对社会的服从。所以强调推己及人,强调个人对社会的奉献和牺牲。
4伊尹的“天道尴尬,人生常毁”(《咸有德》),后来的周统治者也得出“天道不可信,吾道唯和,王德言”(《君宣》)。荀子,“天道常在,不生由尧,不死由桀”,“想一想大天,是物与兽所造;从天上赞美它,用它来控制命运。”
正如史书所言,“民为国之本,此为国之本”,“天理智而民智”,“天理见民而听民”,“天理顺民所欲”。
6荀子《王制九章》说:“水火有气而无生,植物有气而无知,动物有知而无义,人有气而有生,有知而有义,故为天下最贵。力不似牛,行不似马,牛马并用。为什么?都说人可以群,其实不能群。人怎么分组?分钟;为什么能做到,是义;所以正义是分的,和则更强,多则强,强则胜于物。故宫博物院能住人吗?所以,生活不能没有群体。一个群体不分裂,就会挣扎。如果它挣扎,就会混乱。乱了就走了。如果它离开了,它就会变得虚弱。如果它很弱,它就不会赢。君善群,君正,则万物宜,六畜长,群生。”
4.中国传统哲学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不是自然,它关注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道德义务的履行,而不是把外部的自然作为一个客观的认知对象来研究。
5.中华民族崇老尊古的价值观念,以古代“黄金时代”为价值取向,以恪守宗法伦理为最高人格理想,以宗法社会传统为价值评价标准。人们总是回望过去寻找社会理想,在恢复“三代”之礼之前向王之道学习,把上古三代氏族社会的生活图景作为最高的社会追求和理想境界。所以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都是法王前强调自己的理论,并借法王前宣扬自己的政治理想。所以,不仅《礼记》、《李云》中的“大同”理想是对孔子之前社会的回忆,孟子也说:“天下有三物:第一是最高的荣誉,第一是牙齿,第一是德性。”而且先秦诸子中,其他儒家人物也叫尧舜,道家的话一定叫黄帝,墨家的话一定叫大禹,农民的话一定叫神农。不仅如此,即使到了秦汉以后,《吕氏春秋》中“公平天下”的社会理想,仍然始于“先贤君治天下”的时代。
6.《列子·黄帝篇》中虚构的“华胥氏之国”,据说也是黄帝睡觉做梦的地方。阮籍还把自然主义的理想送进了“开天辟地,万物康健”的广阔天地,鲍敬言提出的“无君无臣”的理想甚至被置于“师古之境”。
7.艰难的留学之路1901庚子赔款后,美国用赔款帮助中国留学。直到现在,中国人还是把留学当成一件可耻可怕的事情。第一批留学生计划招收120人,但报名的很少,只好作为政治事项分配到各地。即便如此,也很难招到学生,只好在东南沿海等一些相对开放的地区招生,最后从香港招了一些学生才勉强完成任务。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人们害怕出国留学。相传留学生出国后要剥皮,然后换成狗皮展览。中国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的工程师詹天佑,在邻居谢答应把女儿嫁给上帝保佑的情况下,才答应儿子出国。
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只有元而没有外交部,六部中的“李”部处理与邻国的关系。直到明朝,仍有“四夷阁”,负责外交翻译等事务。尽管如此,还是很难满足需求。清朝签订《尼布甲尼撒条约》的时候,请了两个传教士翻译。“五口通商大臣”是清朝五口通商之后才设立的,并不是专职的。两广总督兼任,后两江总督兼任,北俄关系由伊犁将军和黑龙江将军兼任。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咸丰帝仍拒绝英法在北京设公使馆。最后不得已,他只好按照俄国的方式设立“留学生博物馆”,指示各国外长“不得每年出行”。1860年,洋人入侵北京后,咸丰帝逃往热河,恭亲王呼吁设立“宰相外办”处理“洋务”,但咸丰帝仍建议设立“宰相外办”,但仍是临时机构,以军政大臣为其长官,南北洋大臣与之并存,办公场所较其他六部简单,直至义和团运动后。
林则徐作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仍然相信英国人是弯不了腿的,所以中国士兵只要每人拿一根竹竿,就能打败英国人。杨芳认为英国人使用的炮艇是“巫术”,主张“以邪制邪”,于是绑上竹筏,放上各种污秽,尤其是妇女用品,以求破敌。魏源的《海国图册》和徐继畲的《瀛寰略》虽然是最早介绍四方情况的书籍,但却被人们诟病为“扬洋气,损中华声威”。他们“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至今仍被称为“洋人”,仍有人批评他们“变洋人为夏”。
义和团把传教士叫做“大男孩”,把中国的“信徒”叫做“二男孩”,把用洋货的人叫做“三男孩”,甚至“十男孩”。他们以为通过练拳可以刀枪不入,慈禧太后居然信以为真。
总的来说,春秋时期很多民族与中国融合,比如东夷;其他的则迅速成长,与楚国等在民族融合的基础上独霸一方的华夏国相抗衡。从这一时期民族斗争的总趋势来看,北帝和楚对中国的影响最大。北入侵中原,楚延伸至中原,构成了春秋时期华夏诸侯国在中原的两股强大的对立势力。所以《春秋杨公传》记载“南夷与北狄,中国之谊,生生不息”。春秋时期是中国第一次各民族大融合时期,各民族的融合是以华夏民族为主体,以大国为中心实现的。经过春秋时期二百四十多年的发展,中华民族进入战国时期。此后,中国的民族及其相互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们有的强大,有的灭绝,有的与其他民族融合,有的沿用旧名,有的采用新名。但是,不管怎么变,各民族还是生活在中国,相互依存,迁徙,逐渐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