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中风?预防中风的措施

中风一般在老年人中更常见。老年人中风后长期卧床,会使身体更加退化,存在中风死亡的风险。因此,老年人在平时需要注意预防中风。预防中风的方法有很多,那么如何预防中风呢?预防中风的方法有哪些?我们来看看吧!

1,如何预防中风?

中风具有“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特点,对健康危害极大。要做好预防措施,远离中风。如何预防中风?请牢记以下“四字经”—

不太高也不太低:正常血压是140/90mmHg,理想血压是120/80mmHg。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正常的血压,有的甚至有高血压,自己根本不知道。中国人群高血压知晓率仅为30.2%,治疗率为24.7%,控制率为6.1%。有一种高血压叫“适应性高血压”。血压缓慢上升,从轻度到中度,再到重度。患者(尤其是年轻患者)逐渐适应这种增加。即使血压升到很高,如果不测血压,他们也不会感觉到疾病的存在。这种高血压是一种无声的“杀手”。缺乏及时的抗高血压治疗是一些患者中风的主要原因。因此,即使是年轻人也应该知道自己的血压,并且至少每年测量一次。如果患者已经被诊断为高血压,为了及时发现血压波动,需要经常测量血压。血压高不高,血压太低也不能忽视,一定要调整。

不粗不细:指腰不粗不细。腰围是预测中风风险的重要指标。根据德国科学研究的结果,腰围过粗不仅会增加患冠心病的风险,还会显著增加中风的概率,比正常腰围高4 ~ 7倍。有些人不了解腰围对健康的重要性,也没有测量过。健康的腰围是多少?根据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男性腰围≤85cm,女性腰围≤80cm。

不胖不腻:隆冬时节,气温下降,饮食变化,喝酒御寒,经常吃火锅,吃咸油腻的食物,都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升高。另外,春节前社交活动多,既刺激又累,为中风埋下隐患。中医认为,暴饮暴食甘腻,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瘀化热,激起肝风,干扰痰浊,可致病,尤其是酒精中毒。因此,饮食应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适当多吃豆制品、蔬菜和水果,戒除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每周至少吃3-5餐,尤其是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鱼类。合理的饮食有助于调节血液状态,使血液不太可能形成血栓,从而预防中风。

不急:这属于中医养心养性的范畴。百岁老人有很多健身的方法,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很少生气。野心过大,心火过旺,会引发内风,促中风。临床上,暴怒伤肝。由于盛怒,肝阳骤升,气火浮动,迫使血液涌动,其症状就会出现。至于焦虑、悲伤、紧张,都是导致这种疾病的原因。高血压患者尤其要减少“应激行为”。压力是指身体一系列剧烈的情绪波动,包括突然失眠、过度劳累、精神紧张、无名之火等。这时候大脑的“奖赏中枢”受到抑制,“惩罚中枢”受到刺激,会导致血管活性物质(如肾上腺素、儿茶酚胺、血清素等)突然释放。),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和血压异常波动。压力最容易诱发中风(尤其是脑出血)。避免的方法就是遇到不顺心的事情要保持冷静和镇定,千万不要冲动。

2.中风的前兆有哪些?

1.连续打哈欠。脑动脉硬化加重时,管腔越来越窄,脑缺血缺氧加重,特别是呼吸中枢缺氧时,会引起打哈欠反射。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前5 ~ 10天内,约80%的人频繁打哈欠,这是一个重要的警示信号。

2.口吃和流涎的症状是流口水,流口水,中风的迹象,突然发病。

3.一黑就突然变黑,看不清东西。几秒钟或几分钟后恢复,伴有恶心、呕吐、头晕、意识障碍。最近,挪威医生黄凤英发现,在18名一过性黑蒙患者中,有11名患者患有颈动脉粥样硬化。

4.视力模糊表现为一过性视力损害或视野缺损,一般在1小时内恢复。黄凤英对10名一过性视力障碍患者进行眼底检查和脑血流测定,发现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3例,视网膜分支动脉阻塞7例。

5.剃刀掉在地上,是指当你用刀刮胡子时,头转向一边,突然感到手臂无力。剃刀落地,1到2分钟后完全恢复。这是由于颈部的扭曲,导致本已硬化的颈动脉扭曲,加重狭窄,导致大脑供血不足。

6.单侧瘫痪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严格来说,这是最轻的一击。据随访观察,半数以上的人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3 ~ 5年发生缺血性卒中。

7.一侧面部或上下肢突然感觉麻木、无力、歪嘴、流口水。这是由于大脑供血不足,损害了控制大脑主干的神经通路。

8.突然觉得头晕,站立不稳。这是由于小脑供血不足,影响了其平衡功能。上述预兆可以是暂时的,一段时间后消失,也可以复发或逐渐加重。

9.突然说话困难或无法理解他人。这是由于大脑皮层供血不足,影响了语言中枢。

10.短暂的无意识或昏睡。这是大脑缺氧造成的。

11.难以忍受的头痛由间歇性变为持续性,或伴有恶心呕吐。这通常是由动脉中压力的突然增加引起的,这刺激了血管壁中的伤害感受器。这可能是脑出血的信号,要特别注意。

12.请病人微笑或吐舌,并观察病人的口腔和舌头,看是否有斜口,向左或向右伸出舌头。因为有些中风患者会出现歪嘴或者歪舌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