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养生理论和方法有哪些?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在《论语》中,“仁”字出现了100多个地方,其含义远不止是《说文》中所谓的“仁、亲属关系”,更深层次的含义是其所谓的“仁者之爱”,即“兼爱”。
儒家仁爱思想还包括孝、恕、信、敏、俭、礼、谦、柔、坚、刚、勇,以追求道德修养的完美为最高目标,把人的自我完善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比如《论语》中所谓的“仁”,要求“忠恕”,宽以待人,给人好处;对自己而言,要“硬说”,节俭有礼。儒家鼻祖孔子不仅称赞颜回这位“一食一瓢水,在陋巷,人不堪而去而不改其乐”的弟子,还称赞自己“节衣缩食,屈臂倚之,乐在其中”。不义之财,于我如浮云。“这种思想品行的修养,从养生的角度来说,也属于长寿之道。
所谓“仁者不忧”、“君子坦荡荡”、“仁者长寿”,反映了“修身”与“长寿”的内在联系。《春秋》故事是这样理解这一点的:“所以仁者之所以长寿,乃外无贪而内清净,心平而不失义,取天地之美。是越来越多了。”
至于《孔子家传》中的说法“智者仁厚,必有纪,行之有义,情之适时,不伤其性。虽然会长寿,但不会在家”和《孟子》中“养心不擅情欲”的说法,对养生尤其有意义。
“孝”是儒家道德规范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比如《论语》中的“弟子进则孝,出则孝”、“父母能尽,诸侯能引其生”,固然体现了忠孝节义的封建伦理,但也有一些美德是中国传统伦理所推崇的。
儒家强调的“孝”,不仅主张“养”,更主张“敬”父母。子曰:“今之孝,谓之能养,至于犬马,皆可养。不敬,有何不可?”天下百姓无不以不孝为耻,从而客观上形成了尊老敬老的道德风尚。就儒家而言,张仲景、孙思邈等名医也以“治亲人之病,救贫贱,保长久”为己任。关于生儿育女养老的著作层出不穷,养老研究蔚为壮观。唐孙思邈《千女展翅》有《养老》、《饮食养老》等专著。宋元时期,出现了以养老养家庭的书籍,以及以与父母同住养老的新书等。明清时期有《寿氏清编》、《寿阳丛书》、《老老方恒》等,对养生学的发展,特别是对今天的老年学研究很有帮助。
儒家非常重视“礼”,包括治国的法规制度和各种礼仪仪式。儒家的“礼治”是其实施道德政策的保障,道德政策非常复杂,一些涉及日常生活、婚丧嫁娶的制度都与保健直接相关。
比如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卫生方面,《论语》讲“鱼饥肉衰,色恶,臭,烹坏,食不定时,切不正,绝不能吃。”虽然肉很多,但并没有比吃更好。唯酒无涯,不乱如麻。市场上卖腊酒的不吃”,“吃了没话说”等等。
在睡眠方面,提出了“睡觉时不要说话”“没有尸体不要睡觉,不要和客人住在一起”等。这些认识讲究卫生,预防疾病。
此外,《论语》还记载了康子给药,孔子以“未登峰造极,不敢尝之”为由拒绝服用的故事。很明显,当时他就知道,性质不明的药物,不能轻易使用。有句老话叫“不吃药的人就是中医”,可能就是出自这里。
在婚姻中,也有礼制。抛开封建等级制度和繁文缛节,孔子说的“非礼勿离一男一女,姻缘是远交”(《礼记·问公》),“娶妻不同姓”(《国语·于今》)都具有优生学意义。
《论语》中记载,鲁国娶了一个女儿国,鲁国和吴国都姓姬。为了装点他们同姓通婚的不雅行为,召公把吴季氏改名为吴梦子。由此可见,“礼”的约束力如此之大,即使是身居公职者,也受其制约。
类似这种规定,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近亲结婚的陋习。在封建社会,男尊女卑,母系家族为了维护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有时会采取双方联姻的方式,以获得父母的某种支持。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同姓不结婚”的优生意义。
中庸是儒家思想和行为的准则。所谓“中庸”,就是要求人们对自己的行为和事情不偏不倚,要“允许”;礼是衡量太多或太少的标准,意为“礼”。
《孔子家注》五仪中所谓的“过度劳累,过度休息者,必病死”,正是中庸之道理念在养生中的具体表现。就其影响而言,几乎所有的养生学都沿袭了法国的风格。比如苏文的《古代天真论》说“法以阴阳为基础,和以术为基础,饮食有节制,起居有规律,不可轻举妄动”,《淮南子·释文·训诂》说“睡在适当的地方,吃喝,生气,就会动来动去”,“人若不知节,阴阳(指性交)不可复 而你的心满了,气味就偏了,和合之气就散晚了,你就病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