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服务工作计划

时间就像转瞬即逝的瞬间。不经意间,我们即将开始新的工作。我们要好好规划自己未来的学习,制定一个计划。什么样的计划才是好计划?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五份健康管理服务工作计划,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健康管理服务工作计划1一、工作目标:

1.完成辖区常住人口健康档案建立和计算机信息录入。以妇女、儿童、60岁以上老人、慢性病患者、残疾人和精神病人为重点,逐步扩大到一般人群。建立统一、科学、规范的健康档案,输入计算机进行计算机化管理。

2.使健康档案和电子健康档案归档率达到70%以上,健康档案合格率达到100%以上。健康档案利用率达到60%以上。

二、具体措施:

1.组织领导:成立健康档案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居民健康档案建立的组织、实施和协调工作。如果达不到规定的数量,领导小组的定期检查将纳入年终绩效考核。

2.培训宣传:居民健康档案领导小组定期组织各站相关人员开展培训,内容包括居民健康档案的科学建立、有效使用和规范管理,同时在各社区以多种方式开展相关宣传,取得广大群众的支持和配合。

3.归档方法:

(1)门诊咨询:患者前来就诊,填写健康档案。健康档案第一页1、2、3页(妇科除外)的体检人员必须填写,带*号的为可选项(如辅助检查,若患者有检验结果,则必须填写)。

(2)在各村委会的领导下,配合各村委会收集辖区居民个人基本信息,获取建立健康档案的第一手资料。包括居民的基本个人信息。

(3)入户调查:采用下乡到村民家中收集数据的方法。为了得到该地区居民的合作,应该进行更多的宣传,以加深该地区居民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同时,在村委会的配合下,可以和村干部、村医一起回家收集信息。

(4)健康体检:通过农村入户调查对居民进行简单的体检和登记,通过每年妇女体检、儿童随访、慢性病患者随访、老年人健康体检等方式进行采集。

4.归档要求:

(1)建立老年人、高血压患者、二型糖尿病患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健康档案和健康档案;

(2)坚持循序渐进,从重点人群开始,逐步扩大到一般人群;

(3)健康档案内容应当完整、客观、真实、准确,书写规范,字迹工整,基本内容无遗漏。

5.信息录入:信息录入前,应对所有相关人员进行统一培训,使其掌握信息录入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健康档案的录入应由各自辖区内各卫生站的医生进行。并确保输入文件的合格率达到100%。

龙华镇卫生院

20xx 65438+2月15

健康管理服务工作方案第二部分为进一步转变医院服务模式,更好地推进医院技术、管理、服务下沉,提高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可及性,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开展流动医疗

1.定期去村卫生室开门诊。结合自身技术力量实际情况,考虑服务人口、群众需求、地理交通条件等因素,合理划分健康管理队伍服务区域,确保每个行政村有一个队伍负责。健康管理小组每月至少到所服务的村卫生室两次,每次在村工作时间不少于半天。

2.通过上门查房、随访管理、健康教育、村卫生室巡查等方式开展团队服务。对老年人、孕妇、儿童、残疾人、慢性病患者、精神病人以及其他行动不便、有实际需求的患者,根据需求和诊疗规范提供上门诊疗服务。团队进村开展服务前,乡村医生要提前告知重点管理服务对象。

3.帮助农村居民选择适宜的就医路径,协助预约上级医院,推动建立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制度。

4.团队根据上级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制定详细的实施工作计划。组长根据任务确定各村的人员和具体工作内容。

5.固定小组进村的时间和内容要在村卫生室墙上公布,并公示小组成员名单、职责分工、咨询联系方式和监督电话,方便居民联系,接受社会监督。

(二)实施健康管理

1.掌握本服务区居民的基本健康状况和影响其健康的主要因素,制定并实施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2.实施乡村医生不能独立完成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如本服务区域内高血压三期患者、糖尿病并发症、高危孕妇、体弱儿童和65岁以上老年人的卫生保健。

3.紧紧依靠信息系统的支持,综合利用卫生信息。

(3)规范村卫生室服务。

1.加强对村卫生室和乡村医生的培训和指导,普及适宜卫生技术,帮助乡村医生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2.监督村卫生室规范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规范执行安全注射、消毒隔离、医疗文书、抗生素和激素应用、医疗废物处置等医疗规范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规范建立财务管理制度,规范提供新农合门诊服务。

3.督促乡村医生认真完成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任务。

垡头镇卫生院

健康管理服务工作方案第三部分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标准(20xx版)》,为做好老年健康服务管理工作,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项目目标

(一)通过实施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对老年人进行健康危险因素调查和一般体检,提供疾病预防、自我保健、伤害预防和自救等健康指导,减少重大健康危险因素,有效防控慢性病和伤害,逐步使老年人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二)开展老年人健康保健,定期为65岁以上老年人做健康检查。到20xx年,老年人健康登记管理率达到100%。

二、服务对象

辖区内65周岁及以上常住人口(含在辖区内居住半年以上)。

三、服务要求

(一)每年为老年人进行1健康管理,包括健康体检、健康咨询和干预等。

(2)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包括体育锻炼、饮食、吸烟、饮酒、慢性病常见症状、既往疾病、治疗和目前用药等。

(3)体检: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腰围、臀围、皮肤、淋巴结、心肺、腹部五官,以及视力、听力、活动能力的一般检查。

(4)辅助检查:空腹血糖每年检查1次。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腹部b超、心电图、胸片,以及认知功能、情绪状态的初筛。

(五)告知居民健康检查结果并进行相应干预。

1.已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和二型糖尿病的患者应纳入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

2.有危险因素且未纳入其他疾病健康管理的居民,建议定期复查。

3.通知居民下次健康检查的时间。

(六)向全体老年居民提供慢性病危险因素和疫苗接种、骨质疏松预防和跌倒预防措施、意外伤害和自救等健康指导。

第四,具体措施

1,加强与村委会、派出所等相关部门的联系,掌握辖区内老年人口的信息变化。

2、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让更多的老年居民愿意接受服务。

3.为65岁及以上居民预约到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进行健康管理。对于行动不便、卧床不起的居民,可提供预约上门健康检查。

4.每次健康检查后及时将相关信息记录在健康档案中。详见《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中的健康检查表。

5、积极应用中医方法为老年人提供保健、防病等健康指导。

动词 (verb的缩写)评估指标

1,老年居民健康管理率=年内接受健康管理人数/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数× 100%。

2.健康体检表完成率=健康体检表完成数/健康体检表抽样数× 100%。

健康管理服务工作计划4 1、身体健康

一个目标:

1.近期目标:使日常饮食有规律,保证质量,做到不乱吃,不多吃,但吃很多。另一方面要加强锻炼,保证每周锻炼三小时以上。早上和晚饭后散步半小时。

2.长期目标:未来一年,一定要坚持规律饮食,健康饮食。不要吃过期、发霉、变质的食物。保持体重在46公斤到50公斤之间。

二、措施:

1,均衡饮食:

多喝酸奶或绿茶,因为酸奶维持菌群平衡。所谓维持菌群平衡,是指让有益菌生长,消灭有害菌,所以吃酸奶可以减少生病。还有绿茶:所有饮料中,抗癌第一。喝绿茶可以保护牙齿,使血管不容易破裂。

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新鲜蔬菜和果汁中含有丰富的纤维素,能促进肠道蠕动,排出体内代谢产物。特别是多吃富含纤维的水果和蔬菜,有助于排便。

2、健身运动:

每天饭后散步半小时,多呼吸新鲜空气,避免吸入污浊空气。大步走,走路时加快速度,尽可能摆动和伸展手臂,这样可以刺激淋巴,降低胆固醇和高血压。建议每周至少做一次有氧运动,让身体出汗。

三评价:我做过。我绝对不会去学校巷子和快餐店吃饭。我会每天在食堂吃饭。而且每餐都有肉和蔬菜,保证每周三个鸡蛋。但是,在体育方面并不好。一个月只会进行一次有氧运动让身体出汗,主要是羽毛球,以后会加强锻炼。

第二,心理健康

一个目标:

1,近期目标:正确认识自己,学会爱自己。

2.长期目标:学会爱别人,学会爱自己的同时每天都要笑,笑,开心!

第二,措施

1,心态调整:主要是听欢快的音乐和优美的画面,积极调整心态,少被不愉快的情绪纠缠,做到时刻心情舒畅,学会倾诉和倾听。

2、压力管理:主要是调整心态,保证每天有一个善意的邀约,遇到压力大的事情开心地笑,改善呼吸,增加供氧,身体会产生很多健康的激素,让自己成为一个快乐的人。

3、危机预防:做事认真仔细,凡事提前规划,凡事都想清楚可能出现的情况和应对措施,遇到突发情况时保持冷静,相信一切都会过去,即世上无坎。

3.评估:

我还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热情大方,开朗爱笑,但是有时候会遇到一些负面情绪,有时候会不开心或者抑郁。这时候就需要好好调整自己的心态,比如听歌、跑步或者说话,第一时间赶走不良情绪。

第三,网络管理

一个目标:

1,近期目标:定期和好朋友保持联系,多和朋友交流。

2、长期目标:真诚相对于每一个朋友。

二、措施:

定期和好朋友保持联系,倾听倾诉,以真诚的态度交朋友,建立更广泛的人际网络,找到自己的知己。

3.评估:

有几个很亲密的朋友,也有很多普通的朋友和同学,对每个朋友也很真诚。

健康管理服务工作计划5一、工作目标:

1.完成辖区常住人口健康档案建立和计算机信息录入。以妇女、儿童、65岁以上老人、慢性病患者、残疾人和精神病人为重点,逐步扩大到一般人群。建立统一、科学、规范的健康档案,输入计算机进行计算机化管理。

2.使健康档案和电子健康档案归档率达到70%以上,健康档案合格率达到XX0%以上。健康档案利用率达到60%以上。

二、具体措施:

1.组织和领导:

成立健康档案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居民健康档案建立的组织、实施和协调工作。如果达不到规定的数量,领导小组的定期检查将纳入年终绩效考核。

2.培训和宣传:

居民健康档案领导小组定期组织各站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内容包括居民健康档案的科学建立、有效使用和规范管理。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在各社区开展相关宣传,取得广大群众的支持和配合。

3.归档方法:

(1)门诊咨询:患者前来就诊,填写健康档案及健康档案首页。

(2)在村卫生室工作人员的配合下,收集辖区居民个人基本信息,获取建立健康档案的第一手资料。包括居民的基本个人信息。

(3)入户调查:采用下乡到村民家中收集数据的方法。为了得到该地区居民的合作,应该进行更多的宣传,以加深该地区居民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同时,在村卫生室工作人员的配合下,我们可以和村卫生室工作人员一起在家里收集信息。

(4)健康体检:通过农村入户调查对居民进行简单的体检和登记,通过每年妇女体检、儿童随访、慢性病患者随访、老年人健康体检等方式进行采集。

4.归档要求:

(1)建立老年人、高血压患者、二型糖尿病患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健康档案和健康档案;

(2)坚持循序渐进,从重点人群开始,逐步扩大到一般人群;

(3)健康档案内容应当完整、客观、真实、准确,书写规范,字迹工整,基本内容无遗漏。

5.信息录入:信息录入前,应对所有相关人员进行统一培训,使其掌握信息录入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健康档案的录入应由各自辖区内各卫生站的医生进行。

并确保输入文件的合格率达到XX0%。

秦都区马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XX 65438+10月X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