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军是由谁组成的?请列出相关的战争案例及其屠杀。
第一,李鸿章和淮军的崛起
李鸿章,1823年2月,安徽合肥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入国子监,开始仕途。
1851、1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发动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并以风起云涌之势迅速向长江中下游推进。1853年3月,金陵被攻克,改名天京,都城在此。清廷大惊,命周边各省大臣守住应永,配合绿营军(清中央正规军)抗击太平军。翰林院编修李鸿章奉命陪工部左侍郎吕回皖团练。这时,曾在长沙镇守全省应永的曾国藩(1811-1872,湖南湘乡人),抓住当时紧张的局势,训练湘军与太平军作战。湘军在军事上一步步得势,人数越来越多,逐渐成为各地主要武装力量中最强大的一支。在万向,李鸿章因抗击太平军战功卓著而受到朝廷嘉奖,也因此被众人所忌。“无计可施,只能自暴自弃”,于1858年加入曾国藩幕府,成为湘军一员。咸丰十年(1860)三月,清政府赖以抵御太平军和苏沪线屏障的江南大营被攻破,软务部尚书、淳兵败而亡,绿营军主力崩溃。于是,羽翼丰满的湘军成为清政府唯一可以依靠的镇压太平军的主力。曾国藩被封为两江总督兼钦差大臣,掌管军权,湘军迅速壮大。
当时太平军连攻江浙城,直捣杭州,欺凌上海,清军孤军在镇江。形势危急。清政府下令曾国藩出兵镇江,受惊的上海官绅也派代表到安庆向曾国藩求救。湘军虽然很强,但应付江南四省的战局,还是觉得力不从心。然而,出兵东援苏湖,不仅可以使湘军东西两路互相配合、联手,还可以迫使太平军陷入两面作战的困境。还可以直接控制苏湖的军饷来源,保证每月可以获得10万两白银,帮助湘军弥补军饷的不足。这的确是湘军扩张的绝好机会。曾国藩经过慎重考虑,同意出兵救援。然而,在选择一个师来帮助上海的问题上,李鸿章经过深思熟虑后,终于决定担起这个责任,回到家乡去招募新的勇气。李鸿章之所以深得曾国藩信任,成为湘军扩营候选人,是因为他与曾国藩的关系非同一般。李鸿章之父文安与曾国藩都是道光十八年(1838)同榜秀才,又都是京官,成了世交。李鸿章于1844年升官后立即进入曾国藩门下,一直为曾国藩读书。二是李鸿章进入曾幕府后,因其翰林出身以及在皖乡练兵、与太平军作战的经历和功绩,深得曾国藩赏识,成为曾国藩的得力助手。曾国藩认为他“有才有用”,保佐留在幕后协助军务。
“兵败如山倒,危在旦夕”的李鸿章,以组建自己的勇救苏沪营为契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野心而前进。他回到家乡泸州,尽一切努力迅速组建了以老应永为主的地主武装——* * *十三营6500人。其中有潘丁鑫的丁子营、张树声的张书山兄弟的蜀子营、刘铭传的子明营、吴长庆的青子营和张雨春的淳子营。因为这支队伍主要是从淮河流域招募来的,所以被称为“淮勇”(“勇”以区别于清朝的正规军),历史上称为淮军。
1862年4月至6月,上海官方雇佣英国商船将全部淮军分批运往上海,淮军开始镇压太平天国革命。从此,淮军及其创始人李鸿章开始在晚清历史舞台上崛起。
第二,镇压太平天国革命和捻军起义
淮军到达上海后,一切都按照李鸿章的部署进行。此时李鸿章已被任命为江苏巡抚,地位日益巩固。
淮军也在积极扩军,因为十三营的兵力实在难以支撑当时的战局。李鸿章通过回安徽招兵买马、整编原江苏巡抚薛焕领兵的防卫力量、征调两淮部队和将太平军减为群众等方式,积极扩充自己的营长,增加了30多个营长。与此同时,李鸿章还加紧“练兵练兵器”,全面提高淮军的作战能力。淮军初到上海,洋人见淮军衣衫褴褛,称其为乞丐。李鸿章说,“兵贵能战,不只是摆设。”?如果我试着去笑,还不算太晚。”(《李鸿章传·清稿》卷410)1862年6月中旬,淮军在上海虹桥、徐家汇等地接连取得胜利,歼灭太平军3000余人。所以洋人对李鸿章大为推崇,都是“竖起大拇指来表示”。
李鸿章还勾结美墙领导的英法干涉军和常(即洋枪队),与淮军联手对付太平军。他亲眼目睹了洋枪洋炮的神奇,不惜购买洋枪洋炮武装淮军,并聘请洋军官执教淮军。淮军装备迅速精良,战斗力大幅提升。
在镇压太平天国革命的过程中,李鸿章采取了“以沪平吴”的策略。他先加强了对上海的防御,使太平军难以挺进上海两大战役,然后进攻其周边配合湘军作战。淮军从3月1862至7月1864收复了太平军占领的南汇、江阴、无锡、苏州、宜兴、溧阳、嘉兴、常州、平湖、海盐、长兴、湖州、广德等20多个州县,杀伤、引诱了大量太平军士兵,大大削弱了太平军的有生力量。
淮军以13个营进入上海,到天京失陷时,全军已发展成为近120个营,67万人的强大武装力量。后来,淮军成为清政府“剿捻”的主力。
捻军是活跃在皖北、鲁西南地区的一支农民武装。一开始规模不是很大。1855年,各路捻军会师后,势力逐渐强大。太平天国革命失败后,捻军成为最活跃、最强大的反清武装。1865年5月,赖指挥捻军在山东歼灭清军主力,主教练兼软功大臣僧沁战死。清廷大为震惊,命曾国藩去山东杜诗“剿捻”,任软事大臣。此时曾国藩的湘军在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后已经大部分被裁撤,所以“剿捻”的主力是淮军。曾国藩的八万“反捻军”中,有六万是装备精良的淮军,装备洋枪洋炮。
因为淮军一直对李鸿章言听计从,曾国藩不敢轻易调兵遣将。1866年深秋,捻军突破曾国藩防线,湘淮军全军覆没。后来捻军分为两派:一派由莱文光、任华邦率领,转战鲁东、中原,为东捻军;一支由张宗禹率领的分支,与回民军联合,成为陕甘一带的犄角,称为西扭国。同年年底,清廷改李鸿章为软功大臣,专事“剿捻”。李鸿章亲自指挥,呼风唤雨,得心应手。他妥善解决了淮军的粮草供应问题,并借鉴曾国藩“剿捻”的经验,以这种方式实行“划江围地”、“静力制动”的作战方针,从1866、65438+2月李鸿章受命到1868、1年6月赖被杀,仅一年零一个月,东辇军就被淮军镇压。
剿灭捻军时,淮军遭到的顽强抵抗,李鸿章和左的战略分歧暂时阻止了进攻。但是,老天帮了淮军一个大忙。5月中旬以后,黄河暴涨,形成了一道天然防线。捻军受到致命威胁,淮军取得战场主动权。八月,捻军全军覆没,溺水而亡。李鸿章的淮军“剿捻”大获成功。此时的淮军达到顶峰,有7万多兵力。
第三,从军事武装到政治团体
按照清朝的制度和惯例,无论什么样的军事行动,一旦完成战争任务,八旗必须调回防守地区,绿营必须调回水患地区,团勇必须解散归农,将帅分开组织。但自从僧格林沁死后,清廷一直无法派出领军将领,国家正规军也不够依靠。因此,淮军虽然在“剿捻”后被裁撤,但仍是保卫国家的重要力量。1870年李鸿章出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后,淮军长期作为保卫北疆的门户,肩负着国防重任。我们来大致看一下淮军的防护和作战情况:
同治九年(1870)至光绪八年(1882),淮军防守的地区为直隶、保定、天津、山东、江苏、吴淞海口、湖北、山西、陕西,约有4万人。1884中法战争期间,有132个营的淮军* * *部署在北洋,并在各地扩充;甲午战争1894,淮军扩充到146营。战后仍有63个营的淮军守着南北大洋,虽然大大减少了。新军在1898训练时,被裁为20个营,而这20个营的淮军,在1900与八国联军的战斗中,仍然成为首当其冲的。淮军在巩固国防方面的作用由此可见一斑。之后,保家卫国的重任由袁世凯新军接替,淮军的历史使命宣告结束。
清政府依靠淮军这支武装力量,防患于未然,巩固基础。淮军的创建者和统帅李鸿章凭借其对军事力量的掌握,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李鸿章曾这样总结自己的一生:“少年科举,壮年从军,中年边防,晚年洋务,一路。”他的兵役、边防、洋务,都与他创立的淮军有着直接而密切的联系。从65438年到0870年,他成为直隶总督、北洋大臣,也是在他手中握有重兵之权。作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人选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统一军队、确保首都安全的权力和才能;二是有处理外交的经验和能力。李鸿章上台后,权力极度膨胀。“坐在北洋,远观国事。一切内政外交,将军府总是互相倚重,是汉臣中最有力量的”(《刘体之异辞录》卷二,引自袁《李鸿章传》第160页,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版)。随着李鸿章权力的日益凸显,淮军已经从一支军事力量演变为一个强大的政治集团。
“重兵压境,倚仗淮军夺权”的李鸿章(秦《请斥李鸿章片》),积极扶持自己的政治势力,巩固了淮系的政治地位。他“任人唯亲”,重用亲戚,提拔下属到乡里。“淮军将校分配,有本事的不用。”其弟李为湖广总督,积极协助其准备海防;部属张树声,两广总督,李鸿章丁酉时期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刘铭传是台湾省第一任省长;刘官至四川巡抚;潘是云南和广西的总督。都是淮族的。再比如李鸿章特别看重的北洋水师,也是用老乡丁当统帅。本来水师提督要有多年带兵经验,要精通西方海战,但丁对战船、海战却茫然无措。这也是北洋舰队在甲午战争中失利的原因之一。李鸿章深知政治集团内部团结稳定的重要性,利用宗族、姻亲、同年、师生等关系加强淮系将领、将领与幕僚之间的联系。比如张树声与书珊、书平是兄弟,张雨春与紫芝榜、侄儿志傲是父子。李鸿章还模仿他的老师曾国藩设立军幕,使之成为许多人获得政治地位的途径,从而攀上高位。幕府大臣中,、王开泰、郭嵩焘、钱鼎铭、倪、刘瑞芬、刘永高、李均为都督,郭白音、周复为巡抚。
李鸿章还极力拉拢当时政界和社会上有影响的知名人士,扩大淮系的政治影响。李鸿藻是同治皇帝的师傅,后来是军机大臣。慈禧太后利用他与鸾@ ①联手牵制易@ ②和李鸿章的势力。李鸿藻和他的老乡张培伦、张之洞是当时著名的“清派”领袖。他们讨论时政,影响公众舆论。张培伦因马江战败被撤职发配守备三年回来时,李鸿章把女儿菊花许配给他为妻。居夫妇二十多岁的时候,他四十多岁,结过三次婚。李鸿章选他做女婿,表面上是用他的才能,实际上是想借他疏通李鸿藻。
淮系的影响还渗透到晚清外交、文教、工业经济等诸多方面。“就李鸿章的一生和事业而言,淮军重要;就国家而言,外交最重要,其次是海防设施和工业建设”(王《淮军志》,中华书局八月版,1987,第384页)。在文化教育方面,以李鸿章为首的淮系本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创办新式学堂,派遣人员出国留学,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在工业经济方面,淮洋务学堂不仅发展军事工业,还积极兴办民用企业。如上海机织布局是李鸿章设立的第一家棉纺织厂;中国最早的电报和铁路也是淮系发起的。在外交方面,“李鸿章主持外交海防,事关国家安全,对国家之大害,即清政权之命运,负有责任”(同上)。李鸿章早在淮军到达上海时就开始接触洋人。在后来的军事和政治外交生涯中,他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外国人,了解他们。他是当时公认的最能与外国人打交道、最有外交能力的人,甚至被称为“东方俾斯麦”。先后被派往俄国、英国、德国、法国、美国、荷兰、比利时等欧美国家,多次代表清政府主持与外国侵略者的谈判。1900年7月,年近八旬的李鸿章作为全权代表,代表清政府与“八国联军”进行和谈。无论是擅长外交还是丧权辱国,李鸿章无疑是当时国际外交的风云人物。
当然,淮系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淮系本身,还在于通过淮系的影响力大大提高了汉人在朝廷的政治地位。在清政府内部,对满汉领土有一种根深蒂固的看法。清朝统治者在文化上使用汉人官员,在政治上也可能尊重他们,但他们从未给他们控制当前政治的权力,更不用说让汉人掌握军事权力。直到太平天国革命,用来镇压太平军的绿营军主力崩溃,清廷不得不用当时强大的湘军来镇压太平军,于是湘军统帅曾国藩成为第一个掌握重要军权的汉人。之后清政府“剿捻”将军被杀,使淮军成为清政府可以依靠的力量,李鸿章可以成为又一个掌握重武器大权的汉人。曾国藩和李鸿章在晚清政坛的兴盛,标志着满汉矛盾的弱化,标志着清朝的权力中心从朝廷转向官员和大臣,尤其是汉族官员。但曾国藩因病过早离开政治舞台,而李鸿章“坐镇津门”二三十年,其影响力自然超出曾。“都提到了,够喝粉底了。.....在吉尼斯,帝国事务,三思而后行。北洋章奏,请不要给任何东西。.....安外繁华,美名极盛”(《刘体之异词录》卷二,见王《淮军志》,中华书局八月版,1987,第393页)。光绪二十年(1894),清廷册封其三眼华陵,这是汉人所享有的最高荣誉,尽管当时只有三四个满清官员被册封。
李鸿章及其淮军崛起并活跃在晚清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满汉矛盾乃至君臣矛盾十分尖锐的历史时期。从军事到政治、外交、文化、经济,都维系着清政府的命运。《清史稿》中的《李鸿章传》对李鸿章有如下评价:“中兴名臣,起于军务之末,其功勋常被武功所掩盖。洪章执掌国家几十年,内政外交从来都是首当其冲。国以光为依托,名满天下。震惊海内外,近一段时间来从未有过。”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淮系从根本上动摇了满汉边界观,真正确立了汉人的政治地位,为康梁的“戊戌变法”奠定了政治基础。淮系后来者袁世凯继承李鸿章衣钵,以手中的北洋军镇压资产阶级革命,维护北洋政府的反动统治。从某种意义上说,“吴驻军改革”和袁世凯的北洋政府统治是李鸿章和淮军影响的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