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深圳的区位优势,设想如何吸引人才,构建人才生态圈。
南方网讯告别2004年,迎来2005年。在深圳人才引进的历史上有三个惊人的突破。
第一个突破——一年内首次吸收3万多名大学生。数字显示,深圳自6月启动“每年接收万名毕业生工程”以来,已引进12万名学生,1997。据统计,深圳已经建立了几十所大学。
第二个突破——引进留学生首次突破6000人。65438+2月下旬,6400多。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自2002年以来,连续三年引进了1000多名回归者。深圳已经成为海归的首选城市之一。
第三次突破——首次在站博士后超过100人。这些学术和科研精英分布在39个博士后工作站。其中,企业博士后人数占全省的三分之一,全国的十分之一。从9年前做博士后,到今天有了群体效应,鹏城对“金字塔尖”高级人才的吸引力倍增。
“孔雀”仍在“东南飞”——让人不禁感叹:深圳,一座以移民起家、因人才而繁荣的年轻城市,20多年来一直保持着独特的人才吸引力!
数字突破的背后,是人才比较优势的突破。
有识之士注意到,这次的“东南飞”和当时的“东南飞”,在人才迁移的吸引因素上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以前主要靠特区品牌、先发优势、优惠政策等条件。现在主要依靠经济实力、创业环境、市场体系等资源。
这是一种新的人才竞争力。
意味着在挑战和机遇面前,深圳的人才优势正在改变,而不是削弱。新的人才竞争力明显体现在五个层面:战略竞争力、经济竞争力、产业竞争力、市场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
透析之一:战略竞争力
每一个快速发展的城市都会有人才战略。深圳的特别之处在于,坚持和深化取之主义是一切人才战略的核心。
2004年是深圳的人才年。几个月之内,大事不断。7月,召开第一次科教人才工作会议;8月,首个政府代表团赴港招贤纳士;5438年6月+10月,举办第一届人才洽谈会。
人才年本质上是人才战略年。
因为,科教人才工作会议提出了用20年时间,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建立东南亚更具影响力的现代化人才良港的目标。这是一个宏观的人才战略。
因为,短短一天,1,000多人入场,1,200人达成意向,激发了香港人才北上的冲动,开创了“政府为+市场主导”的深港人才互动新格局。这是一个区域人才战略。
因为人才高交会三天来吸引了国内外9万多名人才。这一国家级盛会深化了高交会的内涵,探索了科技与人才互动的新模式。这就是市场人才战略。
记者观察发现,无论何种层面的战略,一个突出的核心都是坚持长期的人才引进战略,吸引大批海内外优秀人才。深圳人才战略创新的一个鲜明主题是:坚持拿来主义,深化拿来主义。
特殊的人才战略是特殊的历史产物。
新兴移民城市的一个“通病”一直影响和制约着深圳:一方面,城市历史短,高校少,深圳本地人才生产能力不足。另一方面,产业升级发展迅速,产业团队需求旺盛。供需失衡,人才短缺,深圳已经危在旦夕。
深圳需要。
回顾历史的纵轴可以发现,从80年代的干部调动,到90年代中期的高校毕业生引进,再到新世纪的留学人员定向引进,人才引进是深圳引进主义中最有节奏感和节奏感的音符。
有人这样总结:没有功利,就没有深圳从无到有、从低到高、从弱到强的人才聚集。取才主义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是人才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对比发展的横坐标,我们也可以发现,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城市,也需要不断地发挥优势。这是国际经验,也是历史规律。
城市以上海为例,上海是国内人才的传统输出地,也在拼命吸引港外人才。第一,海外人才。近年来,已有3万多名海外人才回到上海。第二,国内优秀人才。上海提出的口号是柔性引进,把最好的人才时代留在上海。
这个国家以美国为见证。它的教育经费是世界上最高的,它培养了世界上最多的人才,但是用了几百年。不仅要拿传统人才,也要拿高科技人才,不仅要拿成熟人才,也要拿成长人才,抓住年轻人才。
现在的关键问题是,怎么继续带下去?
一份研究报告是这样描述的:深圳出现人才引进弱化的迹象,有其深刻的背景。这边厢,国内外人才争夺加剧。长三角经济圈的快速发展,环渤海经济圈的重新崛起,西部大开发的全面展开,珠三角姐妹城市的快速发展,加剧了人才的分流。另一方面,深圳从高速发展期进入了相对稳定的可持续发展期。传统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已经趋于饱和,高科技行业急需的人才在全球范围内供不应求。
还有很多挑战和困难,说明新世纪深圳带来的条件已经发生了变化:
面对人才流动的买方市场,不仅是你选择人才在深圳,人才也有资本选择你在深圳。“孔雀”向东南方飞,也向东北方飞。
站在全球经济和人才竞争的高度,把握全球人才流动的机遇和规律,再一次临危受命——深圳决策层敏锐地意识到,深化以人为本,提升人才战略竞争力,需要高瞻远瞩,不断创新,超常规发展。
提升战略竞争力,首先要在观念上创新。
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黄丽满,省委常委、市长李红中多次指示要加大人才战略对策研究力度,参与各级人才工作调研,指导谋划了一系列人才创新工作。有人感叹,“我们的书记、市长不愧是人才书记、人才市长。”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深圳市人才研究会于2002年底成立。继高级顾问和规划顾问之后,政府聚集了一批人才战略研究顾问。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去年春节后不久,市委、市政府专门邀请全国人才大会文件起草组副组长、著名人才专家沈荣华给全市领导干部上了一堂人才课。
“很多内地城市把引进外资作为第一指标,深圳应该把引进国内外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作为第一指标。”既要重视办项目、筹集资金,又要重视办人才、聚人才。我们必须重视优化发展环境和人才环境。“既强调经济GDP,又追求绿色GDP和人才GDP”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为了提高战略竞争力,我们正在从政策上进行创新。
与以往的优惠政策不同,近年来出台的人才人事政策主要突出制度创新,清除制度障碍。比如2004年的“一号文件”,就把人才放在了区域创新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位置。又如专业技术人员调动计划管理改革,对具有高学历或副高级职称以上人员及其配偶、随行子女实行审批制。2002年3月,市政府出台《深圳市办理人才居住证若干规定》,并于去年初发放了首批海外人才居住证,以吸引高素质人才来深圳工作。
人们注意到,近年来,在深圳市委全会和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人才的篇幅更多了,危机感更强了,对策更细了。据统计,世纪之交,人才的定位越来越具体清晰,从人才资源整体开发到第一资源,从单一市场单一资源到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从人才特区到人才自由港,从人才强市到现代人才良港。
为了提高战略竞争力,我们正在创新。
坚持“走出去”。不仅去大陆,还要出国。历史对比表明,深圳引进海外人才有一个频率加密的过程。从10多年前的第一次政府代表团赴美,到2001年的第二次“老地方再就业”,是9年;从2002年第二次到第三次,只有1年的距离。2003年,他第一次去欧洲招聘。深圳不仅在欧美发达国家的留学生中树立了渴求人才的国际形象,而且实实在在地招到了优秀的人才,既有潜力,也有现实。
在高级人才引进上,从1999开始,重点引进各类学科带头人、高科技人才、懂技术、会运营、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对于深圳急需,但暂时不能来深圳的高级人才,深圳企业主动在高级人才集中的地区设立研究院和实验室。比如中兴、华为、长城等。都在海外大陆有研究所。从吸引人到吸引人才,我们不是什么都要,而是要用。
院士也“拿来了”。1999年5月,引进了牛汉本院士,结束了深圳没有两院院士的历史。目前已有6位院士定居深圳,不定期来深圳解决技术问题或做学术讲座的,每年政府邀请的至少有上百人。
国内外有识之士同样关注深圳的人才战略。
一位港学者指出,仅仅移民到深圳是不够的,更多的人需要搬进大学和R&D机构。10多年前,香港成立了香港科技大学,对香港教育的国际排名有很大影响。随着教育的发展,它是一个关联度高的行业。这一经验可供深圳借鉴。
“引进解决的是精英问题,培养解决的是基础问题。无论是人才生产能力,还是深圳不断深化的功利主义,都应该继续加强。”在一次记者和沈荣华的对话中,他提出了这个建议。
……
深圳的人才实力在竞争、开放、关注中与时俱进。
2003年底,人才总量由建市初期的6466人增加到82.22万人;从只有2名工程师到482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2700名博士,35300名硕士;专业技术人员57.54万人,人才队伍平均年龄31岁。人才结构、文化素质结构、专业技术水平结构、行业和行业分布结构进一步优化。
海外人才的快速聚集成为牵引人才群体的新趋势。
深圳市属医院的主任有一半是“海归”,市人民医院有60多名医生,一半以上也是“海归”。在金融领域,深交所出台的政策和制度大多出自“海归”之手。平安保险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大多有留学背景,其总裁张子欣是高材生,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作为国际港口城市,西部港口群中的赤湾港由一批留英博士组成。
“2000平方公里土地上的人才密度可能是全国最高的之一。”一位外国朋友参加完人才洽谈会后说:“我们在人才发展的坐标系中看到的是一条迷人的微笑曲线。”
透析二:经济竞争力
水往下流,人往上走。人才往经济发展快、经济实力强、发展机会多的高处走。深圳人均GDP超过6000美元,这个“高度”是无法抗拒的诱惑。
2003年深秋,深圳招聘团队奔赴大西洋,在法国伦敦、德国法兰克福举办了三场招聘会,刮起了一股“深圳旋风”。
招聘组组长、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许宗衡在各种推介会上介绍,深圳经济发展迅速,一个城市一年的GDP相当于内地一个中等规模的省份时,往往会引起全场轰动。
首次赴大西洋引发“海归”飞向东南——* * * 4900多人前来应聘,约450名应聘者与用人单位达成初步意向,其中硕士超过95%,博士1/3,10多名用人单位当场与数十名应聘者签约。
中国驻多个国家大使馆的官员一致评价说,从报名人数的规模、层次和效果来看,这是近年来国内省市举办的最成功的招聘活动之一。“回国创业,来深圳实现梦想”的口号在广大留学人员中引起了* * *的共鸣。
“深圳的经济实力带来的工作和机会的诱惑真的很难抵挡。”一位在英国工作多年的留学生告诉记者。
人才流动规律存在马太效应,即经济发展越快,人才竞争越强,但人才吸引力越强,经济发展越慢,人才吸引力越弱,虽然最需要人才。他说,“很明显,深圳是正马太效应。”
深圳的“海归”浪潮,溅起了太多值得思考的浪花。首先体现了人才回归的临界点规律。
从国际经验来看,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时,就会有一部分海外人才回流,当人均GDP达到7000美元时,就会出现大规模的海外人才回流。新加坡等国家都是如此。
这是一种实力势能:经过20多年的发展,深圳人均GDP已超过6000美元,跃居中等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初步形成了吸引留学人员回国的流域优势。
这是一个残酷的事实:国内一些城市出台优惠政策防范深圳,创业园面积已经超过深圳,但吸引“海归”依然不理想。一个重要原因是还没有达到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没有达到可以让“海归”大规模扎根的经济临界点。
其次,经济竞争力表现在企业的招聘行为上,往往是高薪的网络人才。
2002年8月,在北美的招聘活动中,招聘现场的高薪单位展位前,人流总是最长的。深圳华宇机构开出30万美元年薪寻找CEO,吸引了近30名高层次人才应聘,其中外籍专家4名。他们既要前途,又要“钱”途。
以钱为“网”钓大鱼,薪酬的高投入追求效益的高产出。平安保险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公司有300多名外国专家,他们的最高年薪有几百万元,比在国外的收入还高。但是他们为公司创造的价值远远超过了工资。
市引进国外智力办公室主任吴分析,目前,在深圳工作的“海归”比风险投资更多,约占70%。对于这些高级白领来说,薪资水平是决定是否回国的关键一票。
无独有偶,不久前发布的一份关于城市竞争力的报告,对深圳经济竞争力和人才竞争力的关系做了另一种注解。
《2004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显示,在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中,如果按照200个城市的对比数据计算,深圳综合竞争力排名第三,人才竞争力排名第二,与齐飞不相上下。记者注意到,在报告对深圳人才吸引力的评价中,有这样一段话:“具有良好的城市发展和增长预期,丰富而富有挑战性的就业机会,收入水平和增长预期排名第一。”
有意思的是,这种统计,国家和地方口径没有区别。随后,深圳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公布的2004年工资指导价位显示,2003年深圳职工年平均工资为25500元,高于北京的2465438+万元和上海的2265438+万元,居全国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