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帮我说说中国传统伦理对中华民族的影响?这是黄高才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希望认真对待

一,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基本内容

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博大精深,有许多道德规范;具有丰富的实践道德规范的美德;如何实现道德社会的道德教育思想;中国文化中有一种独特的修养方式;还有道德名言,理论等等。

中国传统伦理最早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的尧舜时代。《姚典》中有“亲九族”、“万国和谐”的表述。殷墟甲骨文中有“礼”、“德”、“孝”等词语,说明商代已经制定了系统的道德规范,出现了所谓的“刘德”,即知、仁、圣、义、忠、和的表述。

在中国,传统道德主要是指儒家道德,其创始人是孔子。孔子生活在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春秋时期,当时百家争鸣。他从自己的政治思想中形成了全面系统的道德思想。他以“仁”为最高道德境界,将孝、孝、礼、信等美德置于其下,形成了中国最早的道德理论。

“仁”是孔子道德思想和道德理论中的核心概念。“仁”的含义最基本的解释是“人也是仁者”,“人要立,人要成”,“仁者爱人”,也就是说要把人当人,爱人。在孔子看来,“仁”是社会规则和人文精神的基础。“人无情,何以为礼?”人都没心没肺的,那你高兴什么?”①没有“仁”,更不用说就没有其他美德,从而逻辑地得出“以德治国”的结论,天下太平。但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君主忙于征战,政治功利压倒了道德考量。所以孔子的学说其实在生前和死后都受到了冷遇。封建主阶级政权巩固后,如何保持社会稳定成为统治者考虑的首要问题。此时,孔子的道德观因其具有统一人们思想、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而受到重视。到汉武帝时,董仲舒根据孔子的道德教导,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强硬手段,将儒家道德观上升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伦理。

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基本内容主要是通过道德规范来表达的。如果把道德比作一张网,那么规范作为这张网的经纬,必然是丰富而具体的。在长期的道德实践中,中华民族逐渐积累并形成了一些代代相传的道德规范,并不断调整和更新其内容,如仁、恕、忠、孝、诚、礼、义、诚、耻等。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有很多规范,每个规范都有自己独特的内涵。另一方面,规范主要是对行为的规定。

商朝的刘德提出了六大规范:知、仁、圣、义、忠、和。孔子伦理思想中的道德规范主要包括“仁”、“孝”、“忠”、“信”。“烟斗?牧民提出了“礼义廉耻,国之四维”的政治伦理规范;战国时期,孟子效法孔子,提出了“仁”、“义”、“礼”、“智”四德,提出了“五德”,即父子相亲、君臣相义、夫妻有别、老少有序、朋友守信。董仲舒根据孔子的“君君、臣、父、子”,提出“三纲”、“春秋范路”,即君为臣导,父为子导,夫为妻导;与仁、义、礼、智、信和谐“五常”与“给善对策”。宋元时期,人们把管子的礼、忠、耻与孝搭配起来,成为“孝、忠、耻”八德。

张岱年先生在《道德与文明》第三期上发表了一篇文章(1992)。他在总结传统道德规范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传统道德的九大主要规范:公忠、仁、诚、耻、礼、孝、勤、血性。

由国家教委组织编写、罗主编的《中国传统道德规范》多卷本,将中国传统道德规范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基本道德规范,包括公忠、正义、善良、中立、孝、诚、恕、谦让、礼让、自强、贞洁、智慧、勇敢、节制、谦虚。第二部分是职业道德,包括政治道德、军事道德、学者道德、人民道德、商业道德、教师道德和艺术道德;第三部分是家庭伦理规范,选取了三个主要方面,即亲子关系规范、夫妻关系规范和长期关系规范;第四部分是文明礼仪规范,分别是尊老爱贤之礼、待人接物之礼、言谈举止之礼、婚丧嫁娶之礼。

这些道德规范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形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道德轮廓和道德规范体系,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在人类道德文明中的智慧和贡献。当然,中国传统道德规范体现了统治阶级的思想和要求,成为统治阶级实现统治的有效工具。因此,我们既要继承也要批判中国的传统道德规范。

第二,中国传统伦理的基本思想。

第一,世界是公共的。其实质是中国传统伦理中的整体意识。在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有一个“天下之大,岂是王之地”的世界;还有一个以仁义为内容,以社会公德为主要表现的世界。比如顾的“仁义是有碍,至于引兽吃人,人必相食,谓之亡天下。”顾:日本知识的记录,第十三卷,开始。显然,这两个世界有着不同的内涵和阶级属性。但他们要么把统治阶级的利益升华为必须普遍遵守命运的神圣的整体意识,要么超越个人和局部利益与社会利益形成统一的整体意识。于是,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核心规范——公忠就应运而生了。什么是公共?“背私为公”“什么都做错了?吴注《公亦公无私》班固:“白虎传?觉。也就是说,与私人相反,恰恰相反,是公共的。以及“忠也是心的事”和“忠?”在天地篇中,忠义就是“尽力而为”,是对人对事的一种态度。一个人可以全心全意做事情,毫无保留。“忠臣之士,居中而尽”《谭嗣同全集》?支配词。这样,“忠诚”的外延就很广了。”危难之际不忘国,忠君。”赵公年《教人忠良》《孟子?《滕文公论》。以己之身报效国家,努力帮助他人,始终如一,都叫“忠”。"

“公忠”既有公的意思,也有忠的意思。讲的是对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社会整体利益的忠诚。它强调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至上,“以公利毁私”、“以公利无私”,强调对社会、对世界的奉献。其实包含了两个内容和性质的爱国主义:爱“君”的国家和爱“大家”的国家。虽有其局限性,但也形成了“得民心者得天下”、“勿以子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政治伦理观念。

第二,以德治国。“德治”是孔子的观点。他认为道德教育是统治的基础,每个社会成员的道德自觉是社会秩序稳定的基础:“道以政治,民免刑,而不要脸;道有德,气有礼,有耻有尊严。”《论语》?为了政治。孟子继承并深化了孔子的思想,指出“仁不如仁深,善政不如良教。”善政为民所畏;好的教学,人们喜欢它。善政得民财,良教得民心。”“孟子?专用”

怎样才能做到“以德治国”?也就是统治者率先垂范。“政者正”,政者先正。于是,“其正而不令;他的身体不对,虽然他不服从。”《论语》?鲁兹“政治家是对的,儿子是帅的。谁敢错?”“君子之德,小人之德。草地上的风必须被抑制。“论语?颜元。同时,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特别重视统治者的道德示范力在维护政治诚信中的意义,认为国家政权决策者和各级官员的道德素质直接决定着国家的兴衰和混乱的治理。孔子说:“以德治国。比如北辰居其所,群星* * *《论语》?为了政治。

政治道德体现在要求官员加强道德修养,以“仁义”为政治纪律。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它有其阶级局限性,但它毕竟是历代统治阶级或集团对治国实践经验的理性思考,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清廉开明政治的产生。实事求是地说,“德治”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文明的具体体现,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得以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三,德育为先。“德育为先”和“德治”是儒家政治伦理的上下两层。“德育为先”不仅仅意味着道德教育第一,更是清晰地表明了道德在儒家政治蓝图中的核心地位,即把道德作为治国安邦的最根本手段。

道德教育可能吗?孔子传论语,“性相近,学远”?阳货回答了这个问题。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认为人兽差别不大,即“人不同于兽”,“孟子?离娄》,并进一步分析说:“人有办法,吃饱穿暖,活而不教,是接近动物的”,“孟子?滕文公”,也就是说,人之所以为人,主要是因为道德,道德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标志,“道德教育”当然是人成为人的基础。反过来,人必须“受教育”,人也可以“受教育”。所以孟子回答别人说:“人人都可以是尧舜,是什么呢?”孟子说‘然’。“孟子?荀子虽然持有“性本恶”的观点,但他的道德教育思想与孔孟的道德教育思想是一致的。他认为人性本恶,但可以通过后天培养变好。人必须“受教育”,也可以“受教育。”‘画人可喻’,容易说吗?.....屠的人都有知义明义的素质,都有为义明义的工具,却能光明正大。“荀子?性恶

正因为如此,儒家思想两千多年来教育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无论是在地主阶级的兴起和发展时期,还是在地主阶级的衰落时期,许多士大夫都从儒家思想中汲取营养,拥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在德育为先的思想下,中国形成了一种非常注重道德的伦理文化,被称为伦理国家。

第四,修身。修身是中国传统伦理中最具特色的概念,孔子称之为“修德”、“克己”、“操守”、“修身”。孟子发扬了“养心养性”的思想,所以也是天理。?NB175?长命百岁,修身养性,所以成就人生。”“孟子?献身”而荀子讲得更清楚,“平善之度,以治生,是彭祖之后;有修养,自强不息,名副其实的姚与余。“荀子?在内容上,修身就是端正自己的心态,端正自己的情绪和欲望,保持心态平和,净化和净化自己的思想,不自负,严于律己,勤于解剖自己,不掩饰自己的“无能”,逐步达到至善至美的境界。

但是为什么要“修身为本”呢?重点是“本”。子曰:“克己为仁,一日一克己为仁,天下为仁。”“论语?颜元“克己”的目的在于“天下为仁”。孟子说“君子之防,修身齐家,平天下。”可见,“修身为本”与“德育为先”是相通的,是实现“以德治国”的两翼。只是“德育为先”的重点在于社会,在于统治阶级整体还是在于集体;“修身为本”的重点在于从皇帝到老百姓的个人。

《大学》中有这样一段家喻户晓的文字:“大学之道,明于德性,亲民,止于至善...知道就是从事物中学习。明事理而后知,知而后诚,诚而后正,正而后修,修而后合家,合家而后治国,治国则天下太平。从田字到庶人,一个是以修身为本。”。可见,“修身为本”的本质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身的思想影响了封建社会两千多年。不仅知识分子形成了“白吃一顿,喝一瓢,人在陋巷不忍其忧,归来不换其乐”的道德操守,而且所有有志之士都把修身作为持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和前提,作为实现自己政治道德理想的基础和前提,并终生追求和践行。这种重视修养的道德思想影响了整个中华民族,不仅在知识分子中,而且在劳动人民中,都表现出重视精神生活追求的民族性格。三,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特征

第一,历史悠久,良莠不齐。中国的传统伦理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末期的尧舜时代,但主要形成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就生活在这个时期。在这个新旧制度交替的大变革时代,他形成了中国最早的道德学说,以仁为最高道德境界,将孝、孝、礼、信置于其下。尽管孔子的思想中有一些不可接受的内容,但总的来说是积极的、开明的。孔子的道德理论被其弟子特别是孟子继承和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但儒家思想在孔孟在世时并没有得到统治阶级的认可,只是作为一种学术思想而存在。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到了汉武帝时代,统治者已经不能把武装力量作为维护统治的首选工具,而需要用文化的力量来统一人们的思想,稳定社会秩序。此时,孔孟之道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受到统治阶级的推崇。董仲舒产生于汉代,在《春秋》故事中提出了“三纲五常”。所谓“三纲”,指的是君臣、父子、夫妻这三种最重要的伦理道德关系。同时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统治路线。这标志着孔孟的伦理文化已经上升为“御用”的政治伦理文化。

在这一阶段,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的政治性明显增强,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统治阶级的利益。当然,此时中国的地主阶级正在崛起,他们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和先进社会的前进方向。作为政治伦理,传统伦理文化也是先进的思想文化。不可否认,统治阶级根据自己的需要,不断地对其进行重组和改造,使之为以小农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服务。

中国封建社会在宋代开始走向衰落,处于上升发展期的地主阶级活力逐渐窒息,其狭隘的阶级私利日益膨胀。相应地,地主阶级的思想家为满足这一时期的社会需要而提出的道德观念也趋于僵化和极端。朱认为“千言圣贤只教人管明日灭人欲”朱语文课程颐卷十二“人私欲危,道心潜,自欲灭,则性明”程颐《遗书》(卷二十四)。这种所谓“存天理,灭人欲”的价值观,导致了“禁欲主义”和“禁欲主义”,使先秦以来的道德理论走向了禁欲主义。这种改变了的观念在民族国家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更加反动。在南宋孝宗时,驱逐外敌,收复中原成为时代的主要任务,但朱却向孝宗道出了自己“学而优则仕”的“真心诚意”。同样,明末内忧外患,风雨飘摇。哲学家刘还对崇祯皇帝说“陛下心安则天下安”。此时的道德文化已经腐朽反动,在历史上起到了严重的制约人的活动的负面作用,应该受到严肃的批判。

第二,紧密结合社会政治,为宗法等级制度服务。与社会政治紧密结合是中国传统伦理的另一个基本特征。这一基本特征体现了先贤们自觉为社会政治和社会稳定和谐服务的务实精神。他们希望统治者在治理国家时实行符合道德要求的“仁政”,体现了先贤对“学政与艺为二事”的反对。收藏的作品有哪些?答范训之强调学术理论研究必须与社会客观实际紧密结合的学风。统治阶级也重视“德治”,往往借用国家的力量,赋予符合自身利益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以政治和法律权威。至此,统治阶级和思想家真正达到了和谐统一。

中国古代社会制度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宗法制度,二是等级制度。在中国社会,家庭是最基本的单位和社会细胞。在一个“家”里,有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之间的血缘关系,也有主人和奴隶之间的社会政治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治理的关键在家里。

孔子有穷爱,即承认自卑和亲密的存在。封建社会的亲属关系是与社会生产生活相联系的,是根据血缘关系的远近、亲疏关系而形成的。比如父母子女关系第一,兄弟姐妹第二,亲戚第三,邻居村民第四,中国人第五;就上下级关系而言,既有家庭内部的上下级关系,也有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家庭内部,父亲受尊重,男性受尊重,长子受尊重。宗法制度不能不影响社会的政治等级。重男轻女的伦理观念,比如对长子的尊重,在社会政治领域有非常鲜明的表现。

这样的宗法等级制度需要适应和服务于自己的伦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稳定发展的根本保证。在这种宗法制度中,维护其道德价值的核心和根本取向是重视个人对家庭、宗族和国家的道德责任,强调个人利益从属于家庭、宗族和国家的利益,遵循整体主义原则,不允许将个人利益置于宗族和国家利益之上。封建伦理的“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孝信”都体现了为宗法等级制度服务的本质。

第三,中国入世还是仁者,重义轻利。任何社会都需要用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来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形成社会价值观和导向,引导人们在社会中如何与人交往、如何共同生活。然而,道德的这些超越性和理想主义的基础在哪里呢?《外域》的道德理论更多的是从“彼岸”或“来世”寻求道德合理性,其特点是出世。而中国则表现出了入世的本性。子曰:“不能与人相处,如何能与鬼相处?”“不知道生,怎么会知道死?”《论语》?高级是对自己理论本质的最好诠释。

“仁、爱”、“活中敬、敬执事、忠人”、“敬、容、信、敏、利”都是人情世故。孟子坚持孔子入世的原则,说“亲亲而为善”。敬业”,“仁,心也”,“孟子?高子尚》《亲亲亲亲民,亲亲民爱物》《孟子?敬业,强调不仅要爱自己所爱的人,还要爱人民,爱一切。而且孟子还把孔子的道德规范进一步提升为伦理原则,提出了“五伦”,即父子相关、君臣有义、夫妻有别、老少有序、朋友守信。从逻辑结构上看,仁的逻辑起点是孝和梯,然后延伸到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要求人忠诚、宽容、尊重、迁就,通过修身、齐家、克己,使天下人归于“仁”,从而达到调和人际关系、消除社会矛盾的理想道德境界。这样,中国的传统伦理从社会现实中获得了合理性,从而使这种道德思想植根于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得以长期滋养和滋养。中国传统伦理坚守入世的本性,但同时又在世俗生活中重义轻利,主张以义为先,以义制利。孔子告诫人们“见利忘义”,见利就想到道德。同时,孔子根据君子和小人对待义利的不同态度来划分君子和小人:“君子义,小人利”,《论语?立人主张做一个讲究义的君子,而不是一个只讲利益的小人。孟子更进了一步,认为“何必天天获利?也有义。”“孟子?惠亮王上”,董仲舒更是勾勒出“交谊不为其利,知其道不算其功”“韩曙?董仲舒传记的命题。“重义轻利”的道德观念是“君子”所追求的道德观念,因为“君子”只有约束人们对利的追求,自觉“节义利”,才能保持国家的清廉和公平。

这就形成了中华民族在现实生活中特有的忠诚:对民族的忠诚,对父母长辈的孝顺,对亲人的亲情,对朋友的忠诚。人有责,有勇,有义,有道德,导致为了正义而牺牲生命。“义”已成为整个社会道德的重要信条,“舍生取义”的崇高境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国为民而死。

中国传统伦理及其文本是一种历史性的存在,不同时代、不同精神归宿的人会解读出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的不同价值。在我看来,解读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甚至简单地重复和宣传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某些历史解释,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继承中国优秀的传统伦理道德,使中国传统伦理道德面向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的实践。而我们却全盘否定了这种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伦理道德在至少两代人的精神上形成了断层。正如罗先生所说,“一个民族一旦放弃或丧失了自己的民族传统,或者被其他民族的文化所征服,那么它的生存就岌岌可危了。”

儒家学派,由孔丘创立。特点:以仁为理论核心;以中庸为思维方法;重血缘亲属和人伦关系;注重实际工作;注重道德修养;哲学上,道家以老、庄为代表,信天命,崇古。特点:崇拜“道”(宇宙本身);向往“自然”;主张“无为”;政治上主张回归“小国寡民”的宗族社会。法家学派,以李悝、沈步海、商鞅、韩非等为代表。特点:强调成文法,主张君主集权,主张严刑峻法;在文化上,主张“以法施教”、“以官为师”。墨家是翟墨创立的,他的追随者都是下层民众。“爱”、“非攻”、“尚贤与尚同”是他的主要思想。墨子义利并重,价值观全面。秦朝致力于文化统一和思想统一的工作,主要包括:书籍和文字。度相同(统量),行同伦(法教,统一文化心理),地相同(废分封制,立县,统一政令军令)。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废百家,独尊儒术”,以儒家六经(诗、书、变、礼)为主导,但汉代的儒学实际上是“经学”。所谓经学,即以“今”(指汉代)的通俗楷书(隶书)书写的经学,与先秦古文书写的经学是不同的。儒家经典的特点是:崇尚为现实服务,学风活泼,但往往空洞荒诞,导致。

魏晋玄学:由老庄哲学发展而来,以“无为而治”为宗旨,以思考个体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为最高主题。它的轻人事、顺其自然的价值观造就了中国士人形而上、深远、清虚的人生趣味。

唐代文化的繁荣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三教并行;以开阔的视野广泛吸收外来文化;诗歌,书法的黄金时代;绘画艺术正处于巅峰;散文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唐代诗人以李、杜、王、白为代表,绘画以吴道子、颜为代表,草书以张旭、怀素为代表,楷书以颜真卿、柳公权为代表,散文以韩愈、柳宗元为代表。)

宋明理学:把儒家的伦理原则当作万物的过程和原因,称为“天理”;它还强调个人对“李瑱”的自觉意识。理学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最完整、最精致的儒家体系。宋词、宋画、宋理学构成了一个精致而广阔的上层文化世界。

明清文化专制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文字狱的盛行。清朝乾隆年间,禁书3100余种,15.1万余册,中华文化遭遇大浩劫。

伦理学作为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升华,成为中国理论的重点,它包含七个特征:1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2.重实求稳的农业文化心态;3.以家庭为基础的宗法集体主义文化;4.尊君重民,对立互补的政治文化;5.摆脱对神学的教条式信仰;6.重人情轻自然的学术倾向;儒家经典优先,涵盖所有文化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