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在青城“鹅池洞”中的历史与智慧

隐藏在青城“鹅池洞”中的历史与智慧

原始绿色

庆城是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活古城。从夏朝和周朝的祖先开始,这里就是风水宝地,所以青城依然是庆阳最值得一去的旅游景点之一,适合所有人。周祖陵景区历史感很重;药王洞养生镇马驿驿民俗文化村集中了各种小景观和小吃,柔元河碧波荡漾,现代化的玻璃桥、观光平台、游乐场,适合市民休闲,充满了热闹的烟火气息。中医药博物馆、农业文化博物馆等地方适合高层次专业人士仔细研究...

我自己或者和朋友去过青城很多次。每次去都会看到路边的坡墙上写着“鹅池洞景区”,但是不知道从哪里进入洞内也没看到有人在上面动。所以我主观假设山坡上一定有个“洞”,里面很可能有鹅,所以我也不在乎。

2019年清明节,我又去了青城游玩。站在玛依依民俗文化村山顶,隔街望去,只见鹅池洞景区分为几层,建筑颇为精致,亭台楼阁。再仔细看,河边的大道显然没有路可以上去,但是好像可以从高高的庆城县下去,所以特别想去看看。

穿过青城高大雄伟的仿古塔“嘉惠门”,在一个低矮不起眼的路标“鹅池洞景区”的指引下,走进一条狭窄的小巷,就到了尽头。

相比其他景点,鹅塘洞真的很孤独。只有我一个人走在陡峭的台阶上,听着我的脚步声,走过八亩大的平台,然后往下走,再往下走到谷底...

啊,洞下风光无限!洞穴高大宽敞,制作精良,坚固美观的穹顶和嵌在洞壁上的古代石刻,给人一种深邃神秘的感觉。但显然是在墙外的地下。洞底像一个有水的池子,上下有两个洞与外面的柔元河相通。透过那两个洞,可以看到外面清澈的柔远河。

回到上面的平台,浏览斜坡墙上的洞穴,绕着文远馆走一圈,看看古老的古柏,然后站在开阔的平台上眺望。可以看到周祖陵景区和对面的蚂蚁驿民俗文化村,高大的城墙守卫着,柔远的河水在脚下缓缓流淌。怎么感觉这里非同一般?

我静静地搜索着这里的所有信息,做着理性的梳理和思考,试图解读隐藏在这里的神秘密码...

传说“鹅塘洞”是周祖先养鹅的地方,就听听吧。据说“养鹅”是为了防入侵和报警。“鹅”虽然警惕,但我觉得是吊。只靠鹅哪里会有战争信息?说这是为了防御外敌入侵为城内军民取水而建的地方,以避免城内军民缺水,是有道理的,因为柔远河明明可以打,更何况“石墙倒不了,鹅池洞不用舀水,龙王送柴烧不了”?但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这里曾经是宗教圣地,是文人雅士歌舞的浪漫之地。怎样才能保证外国人不会知道这个秘密?大概是城里人取水的地方吧?据说这是一条通往城外的秘密信息通道。有可能,就像江南水乡周庄的大户人家的庄园一样,有一条暗道,可以驾舟直接逃离河道,这里通往柔远河的洞口完全可以出去。说这是秘密监狱,也有可能守住入口,这是一个封闭的世界。据说这里可以进行“掩蔽训练”,或许是因为这里的上下两层和城门的结构非常相似,还有就是骨灰盒。据说这里就是青城八景之首“鹅塘春水”的所在地。这可能是真的。看到这里的风景别有一番风味!

据记载,唐代安化县(庆城)最早由李可欣组织疏浚鹅池洞,自宋代以来一直进行修缮。嵌于上洞壁的七块石刻,都是宋、明、清三代对“鹅池洞”进行修缮的成果。取水洞的墙上曾经有许多美丽的文字和装饰,但都被士兵和地震破坏了。传世最著名的是嘉靖王佑的《望鹅池》诗。据说以前有范仲淹题写的四字石刻,可惜看不到了。范仲淹不敢说他的碑文,但我相信他老人家一定去过“鹅池洞”,因为他曾经知道庆州,并在这里与元昊作战,所以不可能看不到这个具有重要防御价值的设施。虽然没有资料表明李梦阳来过这里,但我相信,主张“文学必在秦汉,诗歌必盛唐”,坚持“真诗在民间”的明代大文豪李梦阳,一定去过“鹅池洞”,因为他出生在庆城,十岁才回河南老家。65岁,438+09,回青城一段时间,在长安赶考。有了作家的浪漫和政治家的敏感个性,

从这里的高墙壁垒可以看出,青城古城的确是一个谜。它依靠独特的山川来建城。它不仅被两条河流环绕,像一只展翅的凤凰,还把沿河的天然平台切割成了一座城市。城在城墙上,平均墙高31米,高40至50米,远高于Xi安、南靖等平面古城,是全国最高的城墙。而且由于墙体为一体式,墙体厚度可以无限延伸,是全国最厚的墙体。还有,因为结构独特,有一条穿墙隧道贯穿城市,还有一条“鹅池洞”隧道从城市穿过7米深的石层穿墙直达数百米河底。

根据张的一篇在线文章,65,438+000年前,世界级的探险家CD Bruce在他的杰作《走出西域》中将青城比作一座大型的爱丁堡城堡,称其为“最迷人的”,可与当时欧洲仍然可以看到的任何古代城堡相媲美。城墙如此坚固,即使有新的大炮也很难摧毁它。宋神宗熙宁三年夏(1070),西夏兵分两路进攻庆州,兵力二十余万,兵马不下三万。他们骑到庆州城下,持续了9天,但是他们撤退了。宋绍兴十年(1140),金兵攻青城,全陈晗、宋万年坚守。金兵“望城之外”,只好撤退。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三年(1370),明太祖徐达认为青城是一座危城,兵士精良,于是绕道先到了临洮。清同治五年(1866),宁夏回民起义军马正和率五六万人围攻青城一个多月。当然,再厚的墙也阻挡不了时代的洪流,多次被征服,但敌人也付出了非常惨重的代价。

从这个角度来看,现在略显落寞的鹅池洞,隐藏着古人的无限智慧和波澜壮阔的历史。它可能是古代文人墨客流连忘返的幽雅之地,也可能曾是政治文化的焦点和热点,这里可能曾发生过惨烈的战斗和感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