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导游词
张家港市位于北纬31° 43′12″~ 32° 02′,东经120° 21′57″~ 120° 52′,位于江苏省长江下游南岸。南临太湖,毗邻无锡、苏州。东连常熟、太仓,距上海98公里;江阴和常州向西相连,距离南京200公里。是沿海和长江经济开发区交汇处的新兴港口工业城市。
张家港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遗址10处,分布在距今2500年至8000年之间。其中,南沙东山村出土文物是长江下游最早的古文化遗址。商朝末年属钩吴之地,晋朝设济阳郡,即今杨舍镇。
历史的发展
商朝末年,属吴地。春秋时期属吴国鄢陵县。秦朝属于会稽郡。晋代,设立济阳县,杨舍镇归县管辖。梁朝时,在济阳市场建有凉风郡。唐朝以后,属常熟、江阴两县。从清朝到民国,长通港以北属于南通县。抗日战争时期,中国* * *产党曾在北部沿江地区建立沙州县,在南部地区和常熟、江阴两县交界地区建立玉溪县。解放后,常熟县属东,江阴县属西。
城市旅游
象山旅游风景区位于张家港市西区南沙镇,西有西成高速、江阴长江大桥、江阴市,有国际贸易港张家港,有中国唯一的内河港口张家港保税区张洋路,与长江上的长山、吴山相对,南临稽山。张家港市东15km,交通便利。整座山面积4.37km2,海拔1.36米。山体呈菱形,由大小香山组成,为全市之最。北坡陡峭,南坡平缓,山顶开阔,被誉为江南名山。清康熙皇帝在《江阴县志》中称赞:“香山从平壤中脱颖而出,雄伟壮观,优于其他山。”
山上有成片的马尾松、水杉、毛竹,山坡上种着桃园、梨园,多种野生药材遍布山间。树木覆盖率87%,草覆盖率100%。香山因传说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派美女上山采香而得名。美丽的自然风光,丰富的人文资源,扑朔迷离的传说,一直吸引着文人墨客到此一游。宋代诗人苏东坡游览香山时,曾为唐美华题匾。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多次游览香山,为这里的山水风光留下了诗文。他在《潇湘山梅花堂序》中赞道:“千年寒瘠山曾香,方配此山!”
香山有著名的“十八景”:钓鱼台、蔡襄径、唐美华、西雁湖、石湖门、圣国坛、观音堂、莲花茶堂、元吉塔、听松阴、桃花涧、胜清池、打桩井、巫山夜雨、天台石、归云洞、篝火码头、藏军洞。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巨大的变化,大多数传说中的景点已经消失了。
1993以来,在市、乡两级政府的努力下,一大批景点相继建成并对外开放,其中包括傲然屹立在谷峰山中,长江、码头、保税区尽收眼底的望江阁;有怪石嶙峋、山势险峻的虎口;山坡上长满了花草,传说吴王夫差带着美女上山。有徐霞客称之为“九天风雨,三峡浪,观尽风光”的桃花溪,还有圣果潭、滴血岩、仙牛背、听松阴等一批自然风景区。包括沈鹏和萨满在内的20多位著名书法家为景点题写了诗或题名。
1995年,投资6000万元,建筑面积6700平方米的大型寺庙——香山寺建成。该寺位于香山主峰,由古老、典雅、宏伟的寺庙组成。寺内雕塑了一尊高1.5m、净重1.5t的玉佛,并由台北佛陀教育基金会会长徐业鸿赠送了总卷数为1.718的《大藏经》。1999 10,香山寺素斋馆落成开馆,成为全市首家素斋馆。
自古以来,香山就是著名的风景胜地,有著名的“香山十八景”,包括大禹王和姜尚。宋代大诗人傅槎、石,元代苏东坡、张士诚,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清代皇帝甘龙等,都拥有一批宝贵的人文资源,包括西藏军事洞穴、烽火台等军事文化遗址,以及佛教、道教、天主教等宗教活动场所。历史文化悠久,自然风光优美,人文景观独特,是苏南群山中的一绝。尤其是长江美景、张家港全景尽收眼底,让人进入一种独特的意境。南沙还有东山村古遗址,有8000年历史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著名文学、音乐、教育家刘半农、刘天华、刘备茂的诞生地。
近年来,随着香山景区基础设施投入的不断加大,交通、卫生、通讯、电力等设施齐全,逐步形成了以香山景区为品牌的商贸、旅游、服务、地产联动发展的新格局。随着全市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旅游景区的建设和发展已成为全市第三产业经济协调发展的迫切需要。目前,香山旅游景区的开发已被列入该市旅游总体规划的重点项目之一。
桃花涧山涧
位于香山北麓。清乾隆《江阴县志》载:“象山左岗有数十尺溪,溪中有四株桃树,名桃花溪。”溪水自上而下贯穿青龙岗,全长约800米。建水的源头来自山顶的泉眼,终年不枯竭。现在它是中峰山顶上的天然湖——龙女湖。从山顶俯瞰桃花溪全景,整个山溪蜿蜒曲折,影影绰绰,隐藏在浓浓的绿色覆盖中;溪流左右两侧的几条龙岗路气势磅礴,向下汇聚到桃花涧山口路口。山随流转,宛如盛开的桃花。当年徐霞客三游桃花溪,两次月下,一次雨中。春雨中的桃花溪气势磅礴,宛如三峡的波涛。桃花江口往东十步,有一洞,名为桃花江。这个洞穴原来是一个人防工事,现在对游客开放。它大约有2米高,200米深。墙壁光滑湿漉漉的,有泉水珠子从缝隙里滴出来,嘹亮。象山南麓还有一条长长的山涧,名为南桃花溪,与桃花溪相隔一座小山。这条小溪离听松阴很近,离梅香山梅花馆很远。这条小溪虽然比不上北溪怪石、激流、瀑布的壮观景象,但这里一年四季都是绿泉,干净、清冷、甘甜,林深草密,景色极为优雅。
彩香井
位于香山南麓,青干龙《江阴县志》中写道:“自足至顶,蜿蜒攀石,足为聚云。据说吴王试着派美人在上面采香(山上有马蹄香,杜衡也是),采香路径。”整条小路沿着山势从东南向西北蜿蜒曲折,大约有五英里长,几乎横跨了整个香山。直径和宽度一般在三尺左右,两旁松树挺立,道路铺成。奇花异草,美不胜收,令人神往。走在香道上,可以欣赏到小石林、听松歌、香山寺、圣国坛等景点一一呈现。难怪石来到这里,被眼前的美景所陶醉,甚至流连忘返。香道自然吸引了很多游客,也因此留下了很多吟咏香道的诗词。如:“春明如香草千年,人清如梅花”,“香径寒花落,飞泉蜿蜒”。
听听宋寅
坐落在香山山南山坡,放眼望去,百亩山坡地上,千层松林,雄伟壮丽。风来时,百枝摇动,茫茫林海,苍松涌动,巨浪翻滚,摇身一变成巨大的音乐场。民国时期,来自中国的民族音乐家刘天华先生回老家省内探亲,还特意去探访、聆听了宋代的歌曲,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他的二胡独奏《空山鸟语》一脉相承,不知吸引了多少听众,成为佳作。听着宋寅遭受了一场历史灾难。解放后,人民政府提倡植树造林。几十年的努力,香山又披上了绿装,听着宋寅充满了生机。
圣果坛
又称顺国潭,相传古时候大禹在香山东南方歇息,用泉水解渴,觉得泉水清澈醇厚,便化剑为池,故名顺国潭。位于香山山顶中部。水池一般呈圆形,直径约2米,四周是岩石,看起来像一口大井。这个池子下面有泉水,所以水很清,一年四季不干涸。池里有没有屁股的蜗牛,成了香山一绝。
臧俊东
位于香山主峰虎背顶东侧,有一石头洞,约80厘米见方。这就是香山著名的古迹——藏军洞。据史料记载,象山藏军洞最早建于约3000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吴王阖闾统率诸侯,攻越楚,出征。由于攻防战术的需要,在长江沿岸的象山、长山等地开凿修建了许多藏军窑洞。20世纪70年代,考古人员在象山西北坡的藏军窑洞中发现了大量具有春秋战国时代特征的几何形陶器和红陶,印证了这一历史记载。据考证,藏军洞为隧道式A型结构,上窄下宽。两壁均为石块砌成,内高5-10米,南北底宽4-5米,东西向呈隧道状,深25米。象山藏军洞的独特之处在于:一是每三个藏军洞为一组,成品呈规则的锯齿形排列。有9组* * *,每组占地约2500平方米,这是其他地方的藏军窑洞所没有的;二是洞内坑道方向与山势方向平行,士兵从左右进出,不从前后,而其他地方的坑道多与山势方向垂直;第三,其他山上的藏军洞一般都建在半山腰,只有香山藏军洞矗立在山顶,显得居高临下;第四,象山藏军洞是“江南长城”中离长江最近的,这可能与象山一直被认为是江海门户的重要战略位置有关。经过妥善处理和整理,象山藏军洞已恢复原貌和装饰,对外开放。
唐美华
原位于小象山竹林深处,始建于宋代。相传苏东坡晚年仕途失意。应江阴友人葛家人之邀,多次到疗养,并为题匾。西雁湖因东坡洗砚而得名。因为它靠近大小香山之间的石湖门古战场,唐美华曾被战争摧毁。明末,嗜山如命的许(徐霞客的哥哥)重修了梅花堂,在山上种下了梅竹。在一个清风明月的夜晚,徐霞客的兄弟们唱歌取乐,欣赏它美丽的风景。徐霞客没有忘记这段意味深长的人生经历,精选了五首1的长诗作为纪念。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20世纪50年代末,唐美华和西燕湖都消失了,周围的梅花也逐渐稀少。近年来,市政府和乡镇政府采取措施开发香山旅游资源,唐美华和西雁湖已被列入旅游发展规划。新的梅花厅是五座仿古建筑。正殿由东坡题写,厅内有坡翁、徐霞客的画和诗,让游客在观光中受到中华文明的熏陶。
南沙十八景
张家港港附近的南沙乡,因山多、景点多,早在明代就有“香山八景”之称。清康熙帝、高宗乾隆以后,又陆续增加了十处景点,称为“南沙十八景”。这里过去有一个梅花厅。从象山湾翻山越岭就是“香道”。蔡襄古道始于香山的西北坡,止于东南脚。它大约5英里长。相传,这里是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与氏及其嫔妃嬉戏的地方,并建有“蔡襄庙”作为他的宫殿。
目前,蔡襄古道的下段已被开山采石切断,上段仍在。山上绿树成荫,景色宜人。香山分为大香山和小香山。在两座山的交界处,陡峭如崖,形成了一道石门。因为它从远处看像一只守卫关隘的老虎,所以被称为“石虎门”。它四周被群山环绕。最初,这两座山是相连的。后来因军事需要,政府命令百姓削山开道50余米,形成了一座石门。此处形势险恶,显示出一人之势,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现在已经是人工建造,可以汽车使用。香山附近有长山、凤凰山、镇山山等山峰,如繁星拱月,真的很美,而且所有的山山都是藏军洞(又称将军洞)的所在地。在这些山中,山顶上有最隐蔽的军事洞穴。最大的藏军洞穴可容纳一千多名士兵。它有厨房、会议室、储藏室、武器库等。它一直被称为“符江长城”!出了江阴东门,远远就能看到凤凰山最高峰上搭建的篝火。烽火台,也被称为烽火台,最初建于春秋时期。大象山原名桃花山。相传春秋时期,山上桃树遍地,如云。冈西有一条大溪流,顶部有泉水,常年喷水。每当桃花盛开时,花瓣落入溪中,随波逐流,诗情画意。藏军洞、烽火台、桃花溪等古迹犹存,被列为张家港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6年2月以来,阜沙多处山坡上发现4座古墓,其中汉代1座,宋代3座。该墓位于长山脚下,距离地面约15米。出土的汉墓中有铜镜、陶罐等器物。三件汉室中,有磁州窖藏彩釉陶罐、两对双耳环瓷瓶、兽足瓷香炉、瓷碗、双系铜镜、小方铜镜、八角铭文铜镜等文物。据记载,磁州窖来自河北,月窖来自浙江,刻有铭文的铜镜来自广东。上述文物的出现,充分说明2000多年前,北临长江的南沙长山地区,是南北交通线上交通便利、居民聚集、商品流通的重镇!这些闪耀着古代文化光辉的文物,被埋没了几千年,几乎被人遗忘。近年来,由于张家港向世界开放,南沙18个景点重现光彩,一串串古色古香的“珍珠古项链”被戴在新兴海港周围。
香山寺
位于香山东南,始建于东汉末年,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它是江南72寺之一,历史上被称为“佛教圣地”。历史的沧桑,原来的寺庙早已被人遗忘。1993年3月,经张家港市人民政府批准,在原址重建。1995年9月,正式注册,佛教场所开放。一期工程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于1994年底竣工,江南一级名刹已初具规模。山门建在象山虎背中腰海拔125米的山坡上。山门上方的“香山寺”匾额,是全国政协副主席赵复题写的。从山门爬上去,跨过45级花岗岩台阶,进入巍峨庄严的天王殿。再爬上楼梯,就是规模宏大、气势非凡的英雄大会堂。这是一座大型建筑,有两层亭子。寺庙东西长21米,南北宽13.8米,背面高15.5米,建筑面积282平方米。黄墙红窗,雕梁画栋,造型格式按照苏州灵岩寺大雄宝殿。正殿规模在江南一带首屈一指。香山寺总体规划建筑面积6700平方米,总投资6000万元。一期工程完成后,2002年将继续修建1七级佛塔及法堂、观音堂、佛经堂、僧舍等附属殿堂。庙里有两个花园,东园和西园。有放生池、假山带、功德亭等。为方便信众、游客和观光者,还有佛光山庄、素食馆和宿舍楼。寺庙干净整洁,绿树成荫。天王殿和大雄宝殿周围有各种树木和草坪。四季鲜花盛开,环境宜人。大殿层层叠叠,从各个方向看都是气势磅礴。该寺占地约10亩,小巧玲珑,烧香的朝拜者和游客逐年增多。目前出家的有7位,负责人是法禅。香山寺以名山名寺之名屹立在祖国南方的寺林中,成为镶嵌在香山山顶的一颗璀璨明珠。
香山陵墓
位于香山东麓,占地2.6公顷,1992清明节前完工。陵园面对广场,三面环山,翠竹捧碑。陵园正面竖立着一块高8.7米、宽15.4米的石碑广场,广场顶部镌刻着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冲题写的“香山陵”。有1座长20米、宽8米的拱形三孔桥,称为“观虹桥”。在桥的两边,有两个雕塑,一个是沙洲农民暴动的纪念标志,另一个是烈士的雕塑。烈士雕塑群两侧建有260平方米的革命烈士纪念馆。博物馆展示了革命烈士名单、故事、照片和一些实物。园林陵墓中央是一座长方形烈士纪念碑,高19.28米,宽1.8米。纪念碑正面有原* * *江苏省委书记江题写的八个镀金大字。纪念碑前有一个900平方米的吊唁台,由4000多块金山石头铺成。纪念碑后面有一座烈士墓和一间忠骨储藏室。
自然条件
风况:全年正常风向为南-南、东-南和东南-东,强风向为东南-东和东南。年平均风速为3.8m/s,最大风速为20m/s,大风对作业的年平均影响天数为8.4天。
降水:年平均降水量约为1,000mm,降雨集中在4-9月,7月降水量最多,约占全年降水量的15%。雾情:年平均雾日28.7天,但雾轻且持续时间短,一般上午9点消失。
气温:年平均气温15.2℃,历史最高气温41.2℃,历史最低气温-5℃。冰情:港口地处温带,冬季有浮冰(不含张家港港)。
潮汐:张家港港位于感潮河段,为不规则半日潮,最高潮位6.69m,最低潮位0.74m,平均潮差3.19m。
潮流:流态为往复流,但汛期有时为单向流,流向与岸线走向基本一致,无回流等现象。大潮平均流速为0.32米/秒,落潮平均流速为0.48米/秒..航道吃水限制:13-14m。由于铜金砂浅滩的影响,当船只的吃水深度低于9.5米的淡水时,船只可以利用潮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