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圣外王从何而来评论曾国藩的诗?
“内圣外王”一词的出现
“内圣外王”最早出现在《庄子天下》中。《天下》作者说:“圣人之生,王者之成,皆源于一(道)。这就是“内圣外王之道”。《天下篇》认为,“内圣外王”是天下道教修行者的追求,“内圣”是作者的人格理想,表现为:“离不开教派,谓之天人,离不开精气,谓之神人;如果你不离开真相,你就是最有人情味的。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预示变化,称之为圣人,以仁为恩,以义为理,以礼为行,以乐为和,以抽仁,称之为君子”;作者的政治理想是“为外王”,表现为:“以法为点,以名为表,以考为参,以录为决,数一、二、三、四,令百官刮目相看;以事为常,以温饱为先,爱护动物,照顾老弱孤寡,都有养与民的原则。“由此可见,作者的‘内圣外王’之道,是儒、道、法三教相结合的产物。总的来说,“内圣”的内涵是修身,要求自己是一个有德之人;“外王”就是持家、治国、平天下。“内圣外王”的统一是儒生追求的最高境界。
毛泽东和蒋中正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两位著名人物,他们对曾国藩评价很高。年轻时潜心研读曾文集,得出的结论是“蠢到近人,只服”。甚至在晚年,毛泽东也曾说过:曾国藩是地主阶级中最有权势的人物。蒋介石祭奠曾家,认为曾国藩的生活方式“够我们老师受的了。”他把《曾虎冰之语录》作为教材教给高级将领,把《曾文巩峥全集》放在案旁,读了一辈子。据说他点名的方式,坐健康的方法,都是模仿曾国藩的。曾国藩的个人魅力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