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就业格局的主要变化包括

中国就业格局的主要变化包括:

一是就业领域新。

小微创业、电子商务、共享经济、社区经济等新经济、新业态大量出现新的就业形式。

第二,新的技术手段。

新的就业格局依托互联网、大数据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大大降低了就业服务的交易成本,提高了劳动者、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匹配效率,扩大了就业服务的范围。

第三,组织是新的。

在新的雇佣形式下,工人和组织之间的关系更加松散和灵活。很多个体劳动者不再作为“单位人”就业,而是通过信息技术、各种平台或与市场细分领域的连接,实现个人与工作机会的连接,去组织化特征明显。

第四,就业观念新。

许多员工不再追求“铁饭碗”的稳定就业,而是更喜欢从事灵活性和自主性高的工作。

中国新就业形式的发展现状

中国新的就业格局发展趋势良好,社会效果显著。目前,我国新型就业格局在就业规模、服务类型多样化、普及率等方面都处于世界前列。国家信息中心《共享经济发展报告》中的数据显示,2015年至2020年,参与共享经济的平台从业人员增加了3400万人,年均增长9%。

可见,新就业形态群体已经成为中国当前和未来劳动力市场中不可忽视的就业群体。总体上看,我国新的就业格局发展良好,得到了从业者和社会公众的认可,促进了社会福利整体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