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简介及详细信息

任,浙江宁波人。** *党员。大学学历,上海交通大学高级管理人员EMBA。历任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副主任,文慧出版社《文慧电影时报》总编辑,上海市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上海作家协会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教授。200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任1974参加工作,连续多年被评为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

任2005年亚太电影博览会“最佳展映奖”上海文化广电集团副总裁兼上海电影集团公司总裁。2003年5月,以“开放促改革,合作促发展”为理念,利用有限的资金和丰富的市场资源,借鉴国际营销手段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及海外著名电影人、导演、演员合作拍摄电影,推出了《2046》、《地铁》、《长恨歌》、《如果爱》等一批有影响力的作品,并在电影发行方面,任努力创新电影宣传方式,加强电影宣传力度和声音,吸引更多观众走进影院;上海电影集团积极争取与* * * *相关部门的合作,通过企业赞助、影院让利、影院优待等方式,发行阳光电影卡,放映低价公益电影,降低电影票,让更多的普通人走进电影院看电影。

工作经历工作1974参加工作。

1983 65438+10月任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副主任;

1996 12在文慧出版社负责文慧电影时报;

2000年6月5438-10月065438在上海作家协会工作,2006年2月5438-065438任协会副主席。

曾任上海文化广电集团副总裁、上海电影集团公司总裁、上海电影制片厂厂长。

2065438+2004年4月任上海电影(集团)公司董事长。

社会职务任1982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曾任中文系副主任、教授。他还是上海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评论协会理事,上海电影评论协会理事。长期担任《文汇报》特约记者、《文慧电影时报》评论主编。长期从事电影理论和艺术理论教学,为研究生和本科生开设了电影理论、电影评论、新时代电影、中国电影导演等课程。著有《新时代电影》、《中国新潮导演》等学术著作。

电影制片人任参与了电影《走出西柏坡》。

* * * 1928当制片人,鲁迅当制片人。

走过红地毯《如果爱》

天沟

东京审判

龙虎门

《2046》

世界

长恨歌

伯爵夫人

三峡好人

24个城市的故事

亮剑

葫芦兄弟

爱情公寓。

个人荣誉:2007年获华表奖,优秀制片人奖,《凯歌自述》获全国电视专题片一等奖。

任的《在陕北》获中国广播电视奖二等奖,上海广播电视奖一等奖。

撰写电影《走出西柏坡》剧本,获建党80周年宝钢艺术奖和电影剧本奖。该片获2003年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创作电视剧《忠诚》,获第20届中国金鹰奖长篇电视剧优秀作品奖。获第22届中国电视飞天奖长篇电视剧二等奖;

第五届上海文学艺术奖优秀成就奖;

组织创作制作了《生死抉择》、《红色康乃馨》、《摩城》等影视剧,在全国产生影响。

长期担任《文汇报》特约记者、《文慧电影时报》评论主编。

长期从事电影理论和艺术理论教学,为研究生和本科生开设了电影理论、电影评论、新时代电影、中国电影导演等课程。著有《新时代电影》、《中国新潮导演》等学术著作。其中《新时代电影》获得全国高校学术电影作品一等奖,并在日本重印。发表论文、艺术评论数百篇,在中国、华东、上海等地多次获奖。他被认为是一位思维敏锐、才华横溢的年轻影评人。近年来创作了《陕北* * *》《胜利之歌》等十余部电视专题片。

据媒体报道,上海电影制片厂成立60周年的日子是2009年6月165438+10月6日,但对于上海电影集团来说,只有9年——2006年8月5438+0日,以上海电影制片厂为主体,上海电影集团成立。

上海电影和中国电影从此成为中国电影的两大巨头。“中国的电影产业现在只谈票房,没谈盈利。”“盈利”是任嘴里最流行的词之一。

2008年中影主营收入7亿多元,利润0.1.5亿元。上影集团主营收入1518万元,利润216万元——上影集团利润是中影集团的20倍。

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无论是拍摄的电影数量,还是中国大片的比例,上海电影看起来都远不如中国电影。“我们做生意有一个原则。我们不要热闹的场面,不要表面的繁荣,发展中盈利才是王道。我入行六年,就三个字,“产业链。”任对说道。

165438+10月9日,南方周末记者在上海银星皇冠假日酒店对任进行了近5个小时的采访——这家著名的酒店及其相邻的上海影城,是上海国际电影节的主场,也是上海电影集团产业链的一小部分。

目前,上海电影集团正在建设110000平方米的上海电影集团总部大楼和15000平方米的上海电影博物馆。建立上营帝和上营环亚;将车墩影视基地进一步扩大到650亩...

根据* * *的指示,上海电影集团也开始考虑上市的可能性。

2003年5月8日,任接任上影集团党委书记、总裁。他仍然记得欢迎会和“掌声稀稀拉拉”。当时上影欠银行近5亿。

员工工资发不出来,有人冲到任中伦的办公室,把他的暖水瓶全砸了;有人威胁要杀他。

南方周末:2003年,你接手拍戏的时候,拍戏的状态是怎样的?

任:上海电影有光荣的传统,也有历史的包袱。当时整个集团负债率高达70%,向银行借款5亿多元。下属单位亏损71%,这些单位合计亏损3500万。

我问财务总监,有多少现金?才17万。结果两天后,通知来了,需要支付1070000元的上海电影制片厂退休干部一次性住房补贴费。我也想给员工发工资。我第一周主要是借钱,要别人欠的钱。

一些老同志过着艰苦的生活,拿着工资表在NPC会议上说:“什么是对艺术的尊重,什么是对艺术家的尊重?像我这样的国家一级演员,一个月300块钱。”

当时我们借钱一次性解决了老同志的困难。老年人是这部电影最大的贡献者。在计划经济时代,电影产业对国家财税贡献最大。

南方周末:你如何改变这种情况?

任:当时其他电影单位都有这样的困难经历。于是,大家都在用当时的政策向* * *要点钱,每个人头给三五万。请离开这个工厂。

还有一种类似于独立生产的方法,把人力分散到很多小公司。当时有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美国电影的80%是由独立制作公司制作的。独立的生产船很容易掉头,但是很少有人有能力,没有负担。

上任不久,市领导让我去美国访问。我去了美国的七大公司,在我考察之后,我有了一个新的想法。

南方周末:你在美国发现了什么?

任:当我遇到我的美国同行时,我问:“你们是做什么赚钱的?”他们的回答让我心寒:在美国,一部电影的投资周期是两到三年。如果只靠影院票房,十部电影只有一部赚钱。

十部电影中只有三部靠视频市场租赁和电视版权赚钱,其他七部亏损或勉强打平。

我问他们:你们公司赚钱机会这么低是怎么成长起来的?我可以出示贵公司的财务报表吗...美国很多公司都是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都是公开的。在米高梅2001的财务报表中,当时新片收入为65438美元+7亿美元,但版权(他们称之为片库管理)收入为5 . 4亿美元。

他们的财务总监在片库管理四个大字后面写了一句话:“片库管理是避免公司今年财务风险的‘安全阀’。”

南方周末:所以米高梅靠老片?

任:投资新电影风险很大。对于拥有大量版权的大公司来说,电影版权可以帮助他们规避商业风险,成为一棵可爱的摇钱树。因为这些片子去掉了制作成本,只有直销成本,剩下的全是利润。

米高梅陷入衰退,但版权收入比新片收入高出三倍。其中电影音乐和主题曲的年版权收入为9700万美元。2003年我国电影总票房只有9亿人民币。这相当于说米高梅一年的电影音乐版权收入相当于当时中国电影的票房收入。

难怪美国电影公司的高层都跟我说反对盗版。他们反对,事实上,我们也反对。

我恍然大悟:上影不穷。上海电影制片厂有800部故事片,艺术制片厂有500多部艺术片,1551部科教片。随着有线电视网络的整合,互联网视频网站的兴起,高清频道的推出,手机电视的推出,都需要购买大量的影视版权。版权是摇钱树。慢慢的就会抖出真金白银。

内容是王尚英和美国华纳合作建电影院。合同第一条约定,双方合作建设的电影院必须悬挂华纳的标识。我还做了一面墙,把华纳的玛丽莲·梦露的明星形象都贴在墙上。

合同第二十三条约定,因为挂了华纳的Logo,华纳要收取知识产权费,知识产权费是总票房的千分之三。

Logo不能挂,这是华纳总部法务部规定的;知识产权费不允许,也有规定。

任中伦最后想了一个办法:上影也是知名企业,也要挂自己的Logo,华纳同意了;上影接着说,既然挂了Logo,上影也要收知识产权费,华纳同意了。

"向下平衡,这意味着每个人都不收费."任逐渐学会了好莱坞的逻辑。

南方周末:还有哪些快速改变的方法?

任:或者说产业链。一位研究英国电影产业的专家分析了一个现象:1968+1980年代后期,英国自己的国产电影只占电影市场的7%,90%以上的市场都是美国电影。因为英国人没有自己的电影院线和发行公司,所以美国人不在电影院排英国电影,只是偶尔放映法国和德国电影,大部分是美国电影。

这位专家的结论是,电影制作公司等同于石油勘探行业。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的行业,可能有高回报,也可能一去不复返。你勘探了一口油井,贫油而死;再挖一口油井,没油了,那就干?第10个行吗?不做的话,之前的投入就死了。你可能到11的时候突然发现一个油田,之前的投资都回来了,你会赚很多钱。

南方周末:但是你不知道是11还是101还是1001。

任:对,所以电影公司和电影院就相当于石油行业的加油站。是中期投资;会形成网络;能带来充裕的现金流。现金流是企业运营的血液,院线和影院的网络会支持你拍电影,形成良性循环。国际上有实力的电影集团都有强大的市场网络。所以我们从美国回来后,就下定决心融资建电影院,发展电影院。

南方周末:建电影院的钱从哪里来?

任:当时* * *同志视察上海电影电视台,明确要求上海电影站由事业单位改为企业。企业要走出困境,需要资源配置。我当时争取到的最大资源是,按照广电总局的政策,任何成立企业的电影集团都可以配一个电影频道。于是上海电影成立了东方电影频道,2004年2月28日开播,到2005年底给我带来了1亿元的现金流。同时,作为母公司的文光集团也在最困难的时候支持了我们。

南方周末:所以,当时的突破不是拍戏,而是拍戏?

任:我们没有选择单一的产品开发。世界著名的电影集团都有自己的产业链,尤其是有实力的制作公司和有实力的院线公司相互支撑,形成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计划经济时代,中国的电影制片厂都是单一的制作机构,影片由发行公司购销。分配和投射受制于人。因此,当我们意识到现代电影集团发展的关键时,什么是兴高采烈呢?那是当时的心情。2003年底,我们提前下定决心打造产业链!当时中国的电影圈还在提倡“内容为王”。几个有名的厂长嘲笑我说:“建什么电影院,内容才是王道!建电影院是文化部门的事。”现在中影和华谊也开始建设自己的影院。

南方周末:电影院给了你和中影、华谊竞争的信心。

任:在我的字典里,很少有互相竞争的词条。2004年初,上海电影提出:开放倒逼改革,合作促发展。

前年在上海国际电影节的论坛上,我半开玩笑地说,上海电影追求的是深挖、广积粮、不称霸。深挖就是打好基础;广积粮,就是以稳定的利润作为企业的根本。

电影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一面是民间艺术,是为老百姓拍的;另一面是“贵族艺术”,要花很多钱,所以电影人离不开钱;不称霸,就是上海电影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自己的战略大胆稳健发展,平等对待所有合作伙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没有人愿意背干粮做你的下属,交干粮听你立正,安心。

近年来,彩蛋理论悄然创造了中国电影界的多个第一:2003年,与美国华纳合作,建立中国第一家合资影院;2007年的《蓝莓之夜》是国内电影公司第一次投资外国电影。

南方周末:拍戏的利润在上涨之后,独资的电影越来越少了。为什么?

任中伦:答案很简单。为了规避投资风险。中影、华谊、上影都在选择合拍。现在几乎不可能看到独家电影了。改革开放前往往是单个制片厂投钱,中影公司购销,一般旱涝保收。在1980年代,一部电影的投资约为30万元。如果导演能拿到一部投资50万的电影,大家都会很羡慕。现在一部商业片几千万,有的甚至上亿。

所以,每个人都学会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赤壁》本来是6投资,后来变成了14投资;《风声》最初是华谊和我们投资,后来加了一个天津电视台;还有十几部《建国大业》,无论什么企业都不敢把钱全押在一部片子上。

上影投资赤壁3000多万,风2000万,集结号10万。目前世界范围内的电影集团一般都是这样的。如果他们有好的项目,就会去融资;别人有好的项目,他们就会投资,目标是保证自己的投资有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03年,我去环球影业参观,他们的总裁告诉我,全球每年有超过三分之二的电影是别人投资的。我去的一个小时前,他刚刚决定投资一部波兰电影。

每部电影同时有两三个以上的投资,可以规避一些风险。中影拍《建国大业》的时候,三平让我“投资一点”。我问费用是多少。他说预算3700万,我觉得成本控制还可以。后来我投资了10%。作为投资人,因为成本低,所以胜算很大。

南方周末:建国10%票房能拿吗?

任:应该说是10%的利润。这样的电影我当然会投,三分钟决定。现在有一个误解。比如这部电影你投资了多少?你说一个亿;票房又是多少?你回答:两亿。他会说:恭喜你赚了一亿美元。其实投资1亿,票房2亿,电影就是亏损2000万。因为电影只能拿40%的票房。

南方周末:为什么韩三平愿意让你拿这个10%?

任:也许他想确保票房。因为上海电影有全资影院,占全国票房的10%。我们东方电影发行公司也很强,去年收入4.2亿。此外,我们还有一个电影频道和四种电影和杂志的宣传网络。韩三平当时就跟我说,咱们确定是一亿吧。我说两亿没问题。他当时跟我赌票房2亿,他在上海南京路裸奔。结果最后做到了4亿,他改主意晚上在车墩基地南京路裸奔。

* * *赢“光是电影里的道具就有30万套,可以装备一个师的各种射击枪。”面对南方周末记者,任一直对很有信心。

院线是他最有信心的部分:“今年联合院线票房可达6.5亿元,占全国票房的10%,东方电影发行公司2008年实现4.2亿元。”

上海电影集团在18个省份的47个城市拥有126家电影院和404块银幕,现在约占全国票房的十分之一。《建国大业》近4亿票房中,上海电影集团旗下影院贡献了4600万票房。

“没有自己的影院,影院公司就成了皮包公司。”任强调。

南方周末:抛开利益不谈,你们联合院线能不支持中影吗?

任:国际上,院线公司都是独立拍片的,每个院线公司排的片都不一样。我们35家电影院的片子都差不多,这不正常。在美国,根据反垄断法,电影公司在一段时间内不得拥有电影院。为什么?他们觉得制作公司拥有的电影院会优先放映自己的电影,会形成不公平竞争。如果你对哪一部有意见,那你就不放,不排,或者少放独家电影,现实中是有可能的。因为电影院是完全独立的,一部电影安排不安排,安排多少次,大厅和小厅安排多少次,都是由影院经理决定的。

电影院不是冲动的。只要赚钱,就不会恶意排斥别人的电影。所以后来美国取消了这个限制。有购物狂和购物狂的问题。如果这部电影很强,你不需要阻止它。就算赚钱,我的剧场也赚钱。它拿了40%,我拿了50%。总的来说,我们都是理性的企业家,不会自相残杀。如果坚持这样做,大家肯定会产生矛盾,变成恶性竞争。如果你阻止我,我也会阻止你。打完了,你输了,我也输了。然后有一天,所有人都会握手。

南方周末:只* * *赢,不* * *输?

任:我只想赢,但我不想输。只要坚持恶性自保,就一定会输。每个人都有电影院,这意味着每个人都有核武器。不要动,不要打。你一打我,大家都乱了。原则上,我们和兄弟公司是同一战线的战友,争取的是双赢,而不是双输。近年来,上海电影、中国电影、华谊的联合制作也不少。

南方周末:合拍有什么弊端?

任:缺点?也许在版权的最终划分上。时间久了就会模糊。其实如果电影投资3000万,每人654.38+00万,理论上版权归三家公司。但是时间会模糊这个版权,尤其是版权收入。

但在国外,一部电影拍出来两年后,主导方会和其他制片方商量,要求主导方出一个价钱回购剩下的版权。

没有张艺谋2004年初,上海电影集团提出要建立产业链,把稳定的利润尽量放在最高点。这些部分包括前期拍摄道具的制作,后期印刷,临摹。

“一般小公司没有印刷厂和发行渠道,但是我们有拍照。你开发文案,我们就盈利,加上前期道具制作,后期制作,发行,又是一笔盈利。”任就是这样从一个学者变成一个商人的。

南方周末:相对于电影后端业务的蓬勃发展,一个尴尬的事实是,很多上海导演都去北京发展了...

任:这是一个历史现象。其实很多电影人才都聚集在北京,形成了所谓的北漂。近几年上海本土导演开始回归,也有好片。彭小莲的《上海故事》在2005年获得了四项金鸡奖。李歇浦的*** 1928也是获奖影片,其中姜海洋的《高考1977》获得了华表奖、金鸡奖和五个一工程奖。郑大胜的《清官于成龙》获得了华表奖和金鸡奖。梁山的父亲获得了开罗电影节最佳导演和最佳男演员。上海美影厂的厂长们基本都坚持在本地创作。

我们也联合中国电影界的优秀人才。贾这几年的四部电影都是上海电影出品的,比如《人间世》《三峡好人》《二十四城记》《迎世博上海传奇》。高的第一部电影《东京审判》也来到了该片,第二部电影《千钧一发》也与该片合作,《风声》也是如此。接下来,我们的“猎”也准备和他合作;王家卫是我的好朋友,也是上海电影的最佳拍档。他和上海电影合作了2046年的《蓝莓之夜》,还有这次的《一代宗师》。

我常说,是有意为之,也是无奈之举。说是有意为之,是从国际和中国电影产业现状来看,合拍已经成为中国电影的一个基本特征。其实美国的环球和华纳基本上不支持导演和演员,主要靠一批制片人,一年生产18部电影或者20部电影。只有五到十部是自己制作的,其余都是投资全球电影项目。我们也没办法,因为在电影拍摄最困难的时候拍出来的电影很少,导致人才下降或者离开,最后缺少有观众号召力和资本号召力的商业电影导演。目前我们没有像冯小刚、陈凯歌、张艺谋这样有商业影响力的导演,但电影中应该有谢晋这样伟大的导演,这才是我们所追求的。

南方周末:为什么不呢?

任:我研究过上海电影的历史。它有现实主义的传统,代表人物是谢晋,成为当代电影的巅峰。中国电影进入商业化时代,上海电影公司没有商业导演。这需要一个过程。导演的成长需要找到突破口。商业片需要大投入,需要给钱,比如一个章子怡或者一个周迅,靠大力宣传和大量拷贝覆盖。还有一种艺术电影,就像贾的电影一样,要看威尼斯、戛纳、柏林等国际奖项。

电影必须有人关注,没人关注就惨了。其实电影市场有一些好电影,有好导演,但是没人去看,很容易被商业大片淹没,票房很差。

南方周末:为什么这些好电影不能像宣传大片一样砸钱给他们,让他们变得更好?

任:有些电影是好的,这是指它们的艺术追求和质量,但它们的观众是有限的。单靠宣传很难在市场上赢得更多的受众。有些电影本身就是商业片模式,你会选择作为商业片来投资。

现在的电影市场强调商业吸引力,忘记了电影的另一个价值理念和艺术价值。一个总监没有太大的影响力,投资人也不会给你钱去配置你的团队。某公司觉得有好片子,就去找一线演员。他问的第一句话就是“谁导演的?”后来因为导演对他没有吸引力,就没来。然后公司又去找大佬。老板们首先问:谁负责?谁主演的?没听说过。你做梦去吧。

最后只有这家公司可以完全投资。考虑到收支平衡,它不敢投入5000万或者6543.8+0亿,因为有可能收回6543.8+0亿。因为成本有限,这部片子是用三四流演员拍出来的,导演知名度不高也没有好的团队,观众也不会来,投资人肯定要赔钱。所以投资者经常面临一个问题,钱投给谁?投资多少?其实背后是你能拿回多少钱。

仅谈票房,任就多次引用《好莱坞电影工业》一书中的第一句话:“电影工业总是令人迷惑的,外行人如此,内行也如此。”

“当《泰坦尼克号》投资两亿美元,票房十几亿美元的时候,大家都去研究它,算出它的公式:悲剧、爱情、灾难、高科技和主题的流行,但我告诉你这个公式,如果你拍电影,你不一定会赢。”任说道。

南方周末:上海动画电影制片厂的历史基本上等于中国艺术电影的历史。这个艺术电影制片厂现在赚钱吗?

任:现在运营正常没有问题。艺术片的制作周期特别长,不像故事片需要半年拍摄,两个月回收。拍一部艺术片可能要三四年。但如果这个膜要回收,可能需要更长的回收期。

这几年动画片看似红火,其实还是有困难的。动画片每分钟一万多元。如果央视购买播出,最高每分钟1000元,大部分是600到800元。投入和产出差距很大。

南方周末:迪士尼通过衍生品赚钱的模式不能复制吗?

任:在唐老鸭之前,美国出了多少老鸭李、刘,都死了。唐老鸭是一个生来就尸横遍野的英雄。每个人都想成为幸运的唐老鸭和米老鼠。现在我们的动画片制作已经达到十几万分钟,每个公司都算了一笔账,利润真的不多。

南方周末:《喜羊羊》不是很成功吗?

任:我见过这家公司的老板,他说从综合投资收益来看,目前不赚钱。动画片《喜羊羊》的宣传是成功的,地毯式轰炸,广告宣传。如果改成成本价谁买得起?这种现象一般不可重现。

电影《喜羊羊》票房8000万。院线拿50%,发行公司和院线公司拿10%左右,剩下40%,留给制片方3200万。1000份是100万元。喜羊羊前期拍电视剧亏了不少。

它能在哪里赚钱?坚持做下去,明年做,后年再做,反复做,把喜羊羊做成唐老鸭那样的品牌,然后通过衍生产品赚钱。

南方周末:如何看待中国电影连续五年30%的增长率?

任:我上任的时候,中国电影票房只有9亿,今年能达到60亿,很可喜。但如果是利润增长30%,那大家都喜出望外了。

中国电影业现在只谈票房,没谈盈利。如果这个行业有30%的利润,而且连续5年都在增长,我估计房地产商肯定会来拍电影。因为资本是有意识的,只要超过社会平均利润率,资本就会紧急集结。现在电影票房增长了30%,但制作成本也大幅增加,客观上削弱了行业利润的增长。

南方周末:利润有明显增长的只是电影院吗?

任:从大的方面来说,票房增长对各方面都是有利的。有些电影的利润空间更大。但大部分中小投资片仍有亏损;电影院的利润增加了一点,但是电影院并没有预期的增加那么多,因为现在变成了1600电影院,票房被摊薄了一点。

南方周末:所以这个行业其实是不赚钱的?

任:我们说电影行业整体利润没有大幅增长,没有票房增长快,因为电影成本也在增加,但不代表没有利润。票房是一个概念,利润是一个概念。每个单位的利润增长是另一个概念。有的企业利润增长很快,有的可能亏损甚至出局。这就是电影公司的本性,生与死,活下来的才是强者。

南方周末:现在是投资电影的好时机吗?

任:目前中国电影正在蓬勃发展,这是一个基本事实。很多人看中这个行业,冲进去,对电影行业的发展有好处。资本是有意识的,它总是奔向最有可能挣钱的地方。但我们现在不能盲目。电影投资也是有风险的,甚至风险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