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养生的原则是什么?有什么优势?
注意循序渐进的锻炼和养生锻炼;注重身心的统一锻炼(修养),注重身心的整体调节;可以逐渐改善和增强内脏功能。运动保健就是提高人体的身心调节能力,平衡、协调、统一人体内外环境,用主动调节的方法激发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从而改变不良的身体状况,提高身体素质,达到强身健体、消除疾病、延年益寿的效果!对生活、工作、个人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人是由身心组成的,中医讲究人体健康的平衡和中性。一般体育锻炼多为身体锻炼,而体育锻炼是锻炼与养生的结合,注重身心的全面培养,涉及人体各方面的控制能力,如人与环境的调节、饮食营养、脾胃消化、心脑血管循环、代谢排泄系统、内分泌、行为习惯等,并涉及锻炼、保健等各个方面。
运动养生法可以疏通经络,打通人体经络,促进气血循环,提高消化吸收和新陈代谢,促进营养物质转化为能量,滋养五脏六腑,整体恢复健康。因此,运动养生是人体健康的催化剂。
运动健康需要人们更加关注自身的变化,关心自身的平衡健康,需要人们掌握更多的健康知识和技能。因此,运动健康的过程可以主动和被动地让参与者学习更多的健康知识。只有掌握更多的健康知识和技能,才能更好的维护自己的健康,引领自己的健康。所以,运动养生才是大众健康医疗的最佳方式!
运动养生也是中医提倡的“治未病”的落实。最好的防病医学之道,所以历代很多著名的中医也都是养生的,比如华佗,孙思邈,张仲景等等!所以,运动养生的方式,从古至今一直在人们的养生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传统养生运动的特征
(1)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所有传统的身体姿势都是以中医的阴阳、脏腑、气血、经络理论为基础的。运动保健的基本点是养精、练气、调神,以动形为基本运动形式,用整体观来解释运动保健中形、神、气、血、表、里的协调统一。另外,养生操中的虚、实、动、静动作都是以阴阳学说为指导,而动作的屈伸、俯仰则是以开合动作为指导。可见健身运动的每一个动作、每一种风格都与中医理论息息相关。
(2)注重意识、调息、身势的统一,强调意识、调息、身势的统一,即意念、呼吸、肢体动作之间的协调。意向是指专注;调息指的是调节呼吸;动形是指身体的运动,统一是实现形神的统一;意与气齐头并进;形气感使形体内外和谐,动静相生。这样才能起到养生健身的作用。
(3)导、气功、武术、医学的融合。千百年来,人们在保健实践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形成了集导引、气功、武术、医学于一体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保健方法。导引气功衍生出来的技术有五禽戏、八段锦等。太极拳、太极剑等武术成就。但无论哪种运动运用到养生上,都是强调有意防御、调息、动形,都是以疏通气血经络、活络筋骨、调理脏腑为目的。整合各家之长,是运动养生的另一大特色。
道教养生运动的特点
在生物界,尤其是人类的生命活动都有运动的特点,这一点我们的祖先很早就认识到了,所以道家养生专家自古以来就提倡运动养生。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体育运动就已经出现,并被视为健身防病的重要手段。《庄子》曰:“呼吸,吐故纳新,熊已为其命。这个导,提形的人,也是彭祖寿考官的最爱。这说明当时用指导等方法健身的人也不少。
道家的养生观是建立在形神兼备的理论基础上的。神是形的主宰,要想形满,首先要管好神。神,包括生命功能和精神意识,都是人体的产物。一方面调节生理活动的信息指令,使生命活动得以正常进行;另一方面,它接受外界刺激,产生精神思维活动,指挥神经系统,保证人们在社会和自然领域做出恰当的反应。所以神对人体起着积极的主导作用,养生是第一位的。道家体育养生是针对傲慢的主导地位和特点,通过清静和内守来维持精神,保持健康无病的状态。
形状是上帝的房子,保健也必须保形。形式是生命活动的场所,生命活动必须依附于形式而存在。人开始出生,先变精,再变精,大脑就诞生了。也就是说,人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首先形成组织器官,然后产生生理功能,最后产生精神意识。精神不是直接来源于本质,而是来源于形式。身体本位不仅产生生命功能和精神思维,而且决定精神状态。人只有活动四肢,舒展筋骨,气血循环,调理身体,才能靠神,才能养生长寿。可见形神不可分,形神俱生。只有滋养身心,才能实现人体生命机能的整体优化,这是健康长寿的前提和基础。
神属阳,在生命活动中易动易散,所以静应该是养神最重要的。形为阴,易静少动,需养以动。通过动而养形,静而养心,动静结合,达到形神兼备的目的。陶弘景也说过:能静则长生。道家体育养生主张以养神为核心的形神双修,修形的动作绝不是简单的动作,也不是盲目的动作。身体的任何有效运动都离不开精神宁静的制约。在运动中,意识的集中、身心的放松、表情的自然宁静是非常重要的,其一招一式必须符合规律,体现出静、轻的含义;静止在身体运动中不是像水一样静止,而是隐含着运动,隐含着精神意识的合理运动,引导着身体运动的外在变化。道家养生运动的秘诀在于动静结合,静以抗动,动以养形,静以养神,动静结合,形神兼备。
动以修形,重在导气。导气可使和,牵身可使柔,气和可使身柔,长寿可取。通过引导气的循环和其他形式的运动,呼吸精气,循环营卫,放松筋骨,畅通关节,达到强身健体,消除疾病的目的。引导艺术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包括呼吸运动、肢体运动、器械运动和仿生运动,主要表现为身体引导和心灵引导两大类。体导强调的是外肢体的活动,通过活动肢体、抬高手脚、抖擞筋骨、按压皮肉等方式,使经络和血液畅通,属于建筑范畴。意念导引讲究以意为导,以心为导,以意为气,也称经络导引,包括以任督二脉为主线的小周日导引和以全身经络导引的大周日导引,属于静功范畴。
动以养身的作用是预防未发生的疾病,通气失和之气,动以使官气通畅,闭以使三宫凝血,真是养生之大法,除病之玄学之术。保持身材的原则是轻而易举,有益身心。在不伤不疼的前提下,可以有选择地练习一种或多种方法。道家养生强调运动量和强度要适宜,要自己衡量。葛洪在《抱朴子·偏激话》中说:“养生的方子,就是不能吐得远,不能行动快,不能听得很用力,不能看得久,不能躺得累。.....不想努力,不想晚起,不想流汗,不想多睡,不想东奔西跑,不想远眺。”陶弘景《养生录·教诫》说:“养人之道,不在久行,久坐,久看,久听...能中和的人会活很久。孙思邈说得更清楚:“养生之道,不打游戏,用力量,举重,冲刺”,还有“我常常想干点小活,却又极其疲惫和强壮。这种适度活动的观点极大地促进了各种道学和内训方法的发展,至今仍有很高的养生健身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