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课堂思想教育?——论思想政治教育课与思想政治教育课季宏明
?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在今天是过时的甚至是前卫的——通过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课共同发挥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是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之一。
?苏霍姆林斯基在文章中说,在教学实践中有一种错误的观点: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获得道德教育。到目前为止,教师普遍不认为学生可以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自发地进行思想教育,但也有一些其他的观点:思想教育的任务只需要思政课来完成,其他学科只需要进行知识教育。甚至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思想教育被“模糊化”,以为其他智力运动都很真实,可以通过考试量化,而思想教育却很难被测量,使得思想教育在实施过程中缺乏有效性。事实上,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个人发展的双重功能,特别是在个人成长方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意识、批判精神和公众参与,这需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所有自然和人文课堂的共同努力。
?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都是思想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是一个“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共同体”,共同肩负着育人的根本任务,对学生的思想价值起着引领作用。他们的共同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有些学科的知识是意识形态中性的,比如数学,物理,化学。在学习三角函数或者力的分解的时候,各种意识形态下的社会教授的内容基本都是一样的。但是现在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核心素养。比如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是物理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和责任,这对课堂的价值引领作用提出了新的要求。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不要只是不带感情地解释真理,而要引导青少年沿着危险的科学之路,进行一次充满探索精神和崇高动力的为真理而奋斗的旅程。”“对复杂的哲学、愚昧和使人盲目信仰信条、禁止人敢想敢做的宗教毒药的内在斗争。”将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这些学科,采用最有效的育人形式,将知识教学与价值引导相结合,将价值引导融入专业知识教学,可以有效改善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刻板印象,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但是,在人文学科中,很难有一个意识形态中立、没有价值判断的课堂,这是中学课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大重点。我的一个英语专业学生在毕业论文中决定研究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文化自信。特别是在思想教育课堂上,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当前,尤其需要引导学生关心时事政治,理性看待社会上各种复杂的政治现象,在一些大是大非问题面前,坚决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守住底线。
?不难看出,苏霍姆林斯基的许多观点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他的教育思想丰富、全面、深刻,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都在他的视野之内,所以我认为有必要继续探讨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