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公园景观

太仓公园最值得一看的是墨妙馆。此亭在《辞海》中也有介绍,可见其价值非凡。据地方志记载,亭子原址在城北的怀云寺,是元代浙江军器提拔的官员顾新社所建。顾昕与元代大画家、大书法家赵孟頫私交甚笃。曾拜赵为师,潜心书法。辞官回太仓时,赵孟頫赠书一册,并写了赠书两篇,辞别辞一篇,送李盘古序一篇。顾信是个宝,回到太仓后,给了它一块石头,建了一个亭翼,取名墨妙亭。1983年3月,搬来重建。重修后的墨妙亭后墙上,有根据明代拓片刻制的赵孟頫《还乡诗》、唐褚遂良《枯树颂》、赵书《重修海宁寺》等9块石碑,颇具韵味。

还有一个关于“回家”的平板的小故事。相传明朝宦官魏忠贤专权,其党羽苏州巡抚毛在山塘为他建祠,命太仓送题词。太仓人不想白白送人,也是被自己的嚣张气焰逼的。最后在当地学者卢英麟的咨询下,他们想出了一个破碑文的办法来保存,因为有破损,就保存了下来。清代,此碑嵌于夫子庙大成门墙内。文革期间,残破的纪念碑消失了。上世纪80年代初,文物普查时,发现一段是用水洗石板做的,另一段是做猪圈垫的,但幸存了下来。亭中“墨妙亭”二字,出自本市丹青大师朱屺瞻之手。当地老人王先生还题词“在筑新亭,点缀园景;文明辉煌的古代园林,发扬艺术的光辉”是已故著名书法家费新我先生题写的。亭子里,柱上对联为潘写了一篇文章,捧着一本书,对联是“墨痕垂水,龙护新亭,举之”;底线是“妙迹传鸥波,远遗高。”

永旭是北宋吴中著名的水利学家,受到王安石的赏识。在宋熙宁五年,任司农寺总管,负责浙赣水利建设,著有《吴门水利书》等。他是为吴中水利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历史人物。《太仓县志》记载:“莽徐墓建于宋代,有墓门,两侧各有一对石马,并有专祠,后废弃。”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周知蒯德将墓门拉直,修建墓门,重修谭思农庙墓,后废弃。现在墓边的土堆是原墓所在地,上面的树木有榉树、黄杨木、冬青、槐树、剑麻、枣树等。土堆边的莽徐墓建于1993年8月,四周树木苍松翠柏,幽静肃穆。墓前有一石亭,亭中碑为檀思农寺重修,实为古董。是清同治七年(1868)修建墓门时竖立的。

苏州海宁寺遗址

在太仓公园的右手边,有一处寺庙遗址,即海宁寺遗址。这是2003年太仓人民公园改造时发现的。有大量的石基、石柱、条石,还有墙基遗址、石亭。石头上有精美的雕刻。海宁寺始建于宋建言四年(公元1130),元代重建,清咸丰年间毁于火。在太仓王希爵故居的碑廊里,还有海宁寺的碑址,经过精心清理,保存完好,现已成为园内的一个景点。海宁寺遗址的保护得益于它的地理位置和当地文物工作者的辛勤工作。而一些偏远、交通不便的小建筑工地却得不到这样的“待遇”,残砖断壁散落在杂草中。希望以后能效仿海宁寺遗址,得到更好的保护,尽可能增加地域历史文化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