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需要吃什么食物护肝?

中医认为,春季的气候特点与我们身体的肝脏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保护肝脏是春季养生的主要方式。肝的特点是喜表情志而厌郁,所以春季养生是主要原则,因为是从养肝护肝开始的。在注重情绪调节和适量运动的前提下,饮食上的存酸增甜是总的原则,但在不同群体中因人而异。

第一,少吃酸,增加甜味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会有这种经历。如果你心情不好或生气,你会腹胀和食欲不振,尤其是在春天。这主要是生气伤肝,肝阻脾所致。肝脾紧密相连。根据中医五行相生的理论,肝属木,脾属土,木能克土,脾土易受肝木制约。如果肝木过旺,会伤脾土,影响脾脏的消化吸收功能,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和减弱。

春天,我们人体的肝气偏高。中医认为五味入五脏,酸味入肝,甜味入脾。所以春天要少吃酸性食物。如果我们吃得很多,会进一步增加肝气的增长,使本来就偏高的肝气变得亢奋,损害脾脏的功能。肝气过盛会直接影响脾脏的功能,所以在调理肝脏的同时要特别注意脾胃的问题。药王孙思邈在他的《千金方》中也记载:“春季宜存酸增甜,以养脾气”,意思是春天来了,为了补充脾胃之气,要少吃酸味食物,多吃甜味饮食。

至于食物的味道,我们可以根据食物入口后的味道来判断。常见的健脾养胃的甜食有大枣、山药、大米、小米、大豆、南瓜、肉桂、板栗等。此外,春季饮食宜清淡,不可过于油腻,否则会进一步损伤脾胃,使肝气不能上下运行,影响肝的升发,导致肝气郁结、滞涩,容易产生痰湿,产生疾病。

第二,肝郁火易伤阴。

一般春季气候以干燥多风为主,而普通感冒属于阳邪,最容易消耗人体的肝阴。另一方面,肝郁化火,容易伤阴,春季饮食要注意滋阴。所以在日常饮食总结中,要多吃一些滋阴的食物,如百合、枸杞、莲藕、山药、桂圆等。但是,吃饭的时候也要注意平衡。比如枸杞菊花茶、枸杞养肝阴会引起上火,搭配具有降火作用的菊花或野菊花,可以起到很好的遏制枸杞上火的作用。"

与南方的春天不同,北方的春天干燥多风,风会带走水分,所以人容易上火,出现口干、眼红、皮肤瘙痒等症状。解决办法是多喝水,也可以用绿茶、菊花茶等泡水喝。

三、时令养生要遵循中庸之道。

虽然注重养生是好事,但是一定要注意养生的方式,尤其是饮食方面。

(1)、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饮食习惯要结合地域特点。

②根据个人体质和症状选择食物。

目前中医将人体分为九种体质,其中健康平和体质仅占33%,其他八种偏性体质(气虚体质、阳虚体质、阴虚体质、痰湿体质、湿热体质、气滞体质、血瘀体质、特殊体质)占67%。

如果一个人在春天总是生气,情绪不佳会导致胸闷、心烦、眼睛发红、牙痛或牙龈肿胀、耳鸣、口干等症状。这是“气滞火起”造成的。这类人饮食宜清淡,多吃蔬果,不吃辛辣食物和酒类,多吃芹菜、苦瓜、野菜,多喝绿茶、菊花茶、莲子茶,以清上火。

如果出现手脚发热、潮热、盗汗、口干咽燥等症状,就是“肝阴虚”。这类人要多吃滋阴的食物来养肝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