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唐伯虎、文徵明和祝枝山,第四个人是徐祯卿还是周文斌?

这个要看划分的依据。如果是真实的历史,第四个人是徐祯卿;但从文化作品的角度来看,第四个人是周文斌。唐、朱、文、周前三人在历史上确实存在,是后来文人杜撰出来的。历史上的“吴中四士”是指唐、朱、文、徐,即明代文学家,与等人并列“前七子”。他们诗风明朗,但对书画不熟,性格也与其他三人不同。大概是这个原因,后来文人发明了一个漂亮的周文斌来凑数。

唐寅祖籍是晋昌,也就是现在的山西晋城,所以在他的字画中,经常会写“晋昌唐寅”二字。北宋时,唐家南迁,开始在南京、苏州经商。唐寅出生在苏州吴县吴池里的一个商人家庭。唐寅一生有三任妻子。19岁与许廷瑞的二女儿许结婚,但24岁左右去世。后来可能会嫁给另一个房间,但是因为考场作弊离开了。在与沈氏,或九娘结婚后,唐伯虎从小就有天赋。他熟读四书五经,精通史记。65岁,438+06,中状元,轰动苏州城。29岁时,他去南京参加乡试,并获得谢园第一名。就在他踌躇满志的时候,第二年去北京考试,他却倒霉了,因为他卷入了考场舞弊案。

虽然历史上有秋香,但她和唐伯虎一起生活在明朝中期。但是她至少比唐伯虎大二十岁。秋香在张燕、金陵都很有名,但她很难和自己有暧昧关系。反倒是祝枝山不知从哪里看到秋香的扇子,写了一首七绝:“小扇玉摇金摇,五云亭仙府;我看过字里行间的秋香二字,知道是成都薛派的书。”

唐寅的诗里有一首叫《我爱秋香》的诗,是藏语诗。

我悠闲地画着兰江。

爱晚亭上枫叶浓。

秋月照佛寺。

香烟在灯光建筑周围缭绕

“唐伯虎点秋香”故事的雏形最早出现在明代的笔记小说中,其中明代小说家王同贵在《耳畔》中描述的故事与我们现在所知的“唐伯虎点秋香”基本一致。陈,苏州才子,放荡不羁。有一次,他和朋友去虎丘游玩,意外地遇到了秋香。秋香对着陈公子笑了笑。其实他只是笑笑,陈公子不知所措,于是暗访秋香。于是,陈公子乔装打扮,去了衙内做公子的伴。不久,陈觉得时机已到,因为他发现两个儿子离不开他,他谎称要回家结婚。二公子说,你家那么多婢女,你随便挑。陈公子说,既然这样,恭敬不如从命,那我就点秋香吧。陈公子如愿以偿,结婚了。这是一个耳畔的情话,笑点和情结引起的。到了明末小说家冯梦龙手里,就变成了唐婕媛含笑的婚事。一个最古老最简单的故事从“一个微笑”发展到“三笑”,情节变得更加复杂。

朱云明从小就表现出很多艺术天赋。“五岁能写大字”,九岁能写诗。朱允明专攻书法一一,也擅长诗词。他的书,李、楷、行、曹都很努力,尤其是草书。他的诗取材丰富,文字相当优美;他的文笔更是异国情调,潇洒不羁。传世的《模本》、《草书》、《落花诗》、《洛神赋》、《前后赤壁赋》是他的代表作。著有《怀兴唐吉》(30卷)、《苏彩边肖》、《朱子的犯罪知识》、《读书笔记》、《钱文纪》等。,并撰写了兴宁县志。

明代书画家祝枝山,嫉恶如仇,用笔触调侃贪官污吏。

除夕之夜,他应邀为贪官刘写了两副对联:

明天每年春天都倒霉,一年到头都倒霉。

住在这个地方很安全,这里的人很悲伤。

贪官看了之后恼羞成怒,马上扭送祝枝山认罪。

祝枝山抱拳一笑:“我主可怜!学生写的都是吉祥话!”

“明天就是好春天了,一年到头运气少了,钱多了。

“住在这里真好,但并不悲伤。”

于是祝枝山抑扬顿挫地当众又读了一遍。贪官和所有的人都目瞪口呆,说不出话来。好半天,从如梦初醒中醒来,看了一眼祝枝山,已经扬长而去。

文徵明的画擅长山水、兰花、人物和花卉,尤其是山水。早年师从沈周,后投身赵孟頫、王蒙、真武,形成自己的风格。画风有粗有细。粗刷源于沈周、真武,采用赵孟頫的古木竹石法。笔墨苍劲淋漓,干笔拓片,书法飞白,在粗犷的竹简中显出层次和神韵;赵孟頫和王蒙用于工笔。景物密集,空间和深度较少,形态规整,有棱角,时而变形。笔法细腻,略显粗糙,在精于中带着稚气。颜色是绿色和沉重的,之间有淡淡的深红色,清新中见优雅。这条工笔山水之路是真彩画,具有装饰性、抒情性、童心、亲民性的特点,也奠定了“五派”的基本特征。

初学书法的李应珍,博采前代名家之大成,在篆、隶书、楷书、书法、草书等方面都有自己的造诣。尤其擅长行书和小楷,温馨优美,法度严谨,立意生动。虽然没有浑厚的气势,但有晋唐书法的神韵,有自己一定的风格。小楷用笔委婉,节奏缓慢,与他的画风相得益彰,被誉为“明代第一”。

文徵明的书法热情婉约,稳重成熟,法度严谨,立意生动。虽没有浑厚的气势,却有晋唐书法的神韵。他的书风少了些生气,在写意的文笔中,常常透露出一种温婉飘逸的气息。或许是仕途的起伏消磨了他视死如归的精神,但大器晚成的他,风格却越来越沉稳。文徵明是继沈周之后吴门画派的领军人物,弟子众多,形成了当时吴门地区最大的画派。

徐祯卿天生聪明,文理科都缺。他说“家里没有书,但什么都有”。16岁写《钱新集》,名扬吴中。然而,在他早年,他一次又一次地尝试。读完《离骚》,他写了一部叹息集。明代弘治十四年(1501年)写《游江记》;明代弘治十六年(1503),文徵明合编《太湖新志》;明朝弘治十八年(1505),听闻鞑靼入侵,官兵抗战失败,还写了一首长诗《游鱼台》。同年进士,后被授予大理寺左寺副馆长。明郑德五年(1510),被贬为国子监博士。

徐祯卿晚年信仰道教,研究养生。明郑德六年(1511)死于京师,时年33岁,四才子中死得最早,享寿最短。徐祯卿的其他作品还有《迪公基》、《伊叶盛文》、《林逸》等。

传说周文斌是江南四大才子之一。但是历史书上没有周文斌的记载。

周文斌本应在家乡毕业三年后在北京参加考试,但因为一些事情,他没有及时参加考试,不得不再等三年。

我在中间遇见了汪秀英并和她订婚了。她在高中的某一天来和秀英结婚,在一次意外中被别人冤枉,导致她被剥去了谢园的名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