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将至,晴天养肝可以更健康。

春节假期快到了。在享受假期的同时,也要注意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让自己和家人过一个平安祥和的春节。

根据中医天人合一的观点,人体只有及时适应天气的变化,才能长期保持健康。春天,肝脏健康是主旋律。五行中春属木,人体五脏中的肝也属木,所以春气通肝。

《黄帝内经》说:养生要遵循“夏之春,秋之长收,冬之藏”的原则;同时也指出,没有春天就没有夏天!

也就是说:春有肝生,夏有长心,秋有敛肺,冬有藏肾。如果春夏三月肝气不旺盛生长,夏天怎么办:肝木怎么会长心火?!

故《黄帝内经》:春三月,此谓“陈”...晚上躺着早起,在法庭上大步流星,被人放慢脚步,以此来立下雄心壮志...与之相反,会伤肝,夏天冷,少伺候老人。

所以,春天一定要遵守“春生”的养生之道,否则“夏变寒”,就会发生感冒疾病,因为你的心气虚弱,气血虚弱!

春天是养肝护肝的好时候。春节期间,人们经常会做几件对养肝来说是禁忌的事情。希望大家多多关注。

先判断一下你的肝脏是否正常。

四个症状提示你的肝脏不正常!

1,脾气暴躁。很多人觉得自己脾气暴躁是因为工作压力大。事实上,有些“脾气暴躁”是肝脏受损的迹象。肝脏是体内的储血器官,疲劳很容易损伤肝脏。这是因为你长时间坚持工作,大大增加了身体各器官的用血需求,消耗了大量的血气。

2、脸上长斑。细纹慢慢爬上眼睛,斑点悄悄遍布全脸。人体的气一旦循环不畅,就会造成血液循环不畅,血液循环不畅,色素沉淀就会停留在皮肤上。所以内部肝气郁结,脸上就会长斑。

3、脱发。以前和黑眼圈做斗争,现在拼命捍卫自己的发际线。“头发为血,血多则润,血虚则燥”,可见头发与气血的关系。想要头发乌黑亮丽,首先要气血充足。如果总是在熬夜中错过滋养肝血的机会,导致气血不足,头发自然会脱落稀少。

4、眼睛干涩。不用带化妆隐形眼镜,你也有一双“有色”眼睛。中医常说,肝开窍于目。如果眼睛干涩模糊,可能是肝血不足。如果眼睛红、肿、热,可能是肝旺了。

肝脏是人体的特殊脏器。不像其他脏腑,靠“养”,肝的保养靠“泄”。肝藏血,人也要顺应自然规律,早睡早起。在心理健康方面,要尽量避免暴怒和抑郁,心胸开阔,保持愉快的心情。

春天需要怎么养肝?

要滋养肝脏,你应该做它喜欢的四件事。

1,营养均衡。

多吃易消化的高蛋白食物和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蔬菜和水果。肝脏虽然需要丰富的营养,但也不能给予过多的脂肪,否则可能会引起脂肪肝。因此,春节假期一定不能暴饮暴食,暴食脂肪和厚味食物,造成肠胃负担,同时摄入过多脂肪,会加重肝脏代谢负担。假日饮食油腻,眼睛疲劳,你可以泡一杯玫瑰花茶,枸杞茶,菊花茶喝,可以保护肝脏;另外,养肝护肝可以常吃绿色食物,有助于肝气的循环和代谢,缓解肝郁。

2、忌饮酒。

春节喝酒庆祝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定要注意度,每天不要喝太多,因为喝酒对肝脏伤害很大,会引起食欲不振、急性中毒、肝硬化。因此,日常生活中避免过量饮酒,以免损伤肝胆。

3、戒气防抑郁。

肝喜调神,志怒。人的情绪调节与肝脏的宣泄功能密切相关。平时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反复的持续或过度的情绪会直接影响肝脏的排泄功能。

4、早睡,最晚是23点。

根据中医的经络注,23:00-3:00是肝胆最旺的时候。中医有句话叫“人一躺下,血就归肝”。人躺着的时候,各个脏腑的血液经过肝脏,完成排毒的任务。如果人在23:00-3:00还在忙于工作和学习,其他脏腑就会处于相对兴奋的状态,各个脏腑的血液就不能及时进入肝脏排毒。所以第二天的血就是没有完全解毒的血。

摩地筋——中医养肝妙招之一

道家有句话叫“筋藏于足”。当我们把脚向上翻的时候,会有一条坚硬的肌腱。这是肌腱。其实这个筋是顺着肝经走的。多搓筋是养肝的好方法。揉面越软越好。

推肝经(大腿内侧)——中医养肝第二妙招

肝经的起点在大拇趾的大敦穴,沿腿部上行到达肝经的终点,也就是乳头下的奇门穴。

当我们看电视时,我们应该沿着肝经按摩。如果有疼痛,一定要拍打、按摩、艾灸,直到不痛为止,否则肝气不畅。

中医养肝第三妙招——按压灸太冲穴

太冲穴是人体最大的排毒穴;如果你爱生闷气,或者肝气郁结上火,按摩太冲穴是非常有必要的!

按摩方法:仔细寻找最痛的点,从太冲穴向排进行按摩,即从上到下按摩30次。或者直接点击50次。

按摩结束后,艾灸左右太冲穴1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