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讲究饮食健康?

健康饮食提醒立秋“一夏无病,三分虚”,立秋需要注意饮食。秋老虎横行,人容易疲倦、虚弱、无聊。民间有说法:长夏长茄子,立秋吃茄子。初秋是吃茄子的好时候。

民俗立秋前一天把瓜、蒸好的腊茄子、香喷喷的糯汤放在院子里,立秋就吃。中国古代的养生之道,最注重季节气候变化。四季不同,饮食起居随时变化。立秋后,气温由热转冷,人体消耗逐渐减少,食欲开始增加。这时候就需要吸收营养,科学调整饮食,以补充夏季的消耗,为越冬做准备。

“糊秋肥”

北京立秋后,北方民间素有“秋膘”之称。什么是「贴秋肥」?在炎热的夏天,我感到厌食。一到立秋,就意味着凉爽的天气要来了,于是开始萌发了做点好吃的东西的想法,夏天减掉的脂肪就靠吃炖肉补回来了,所以就叫“贴秋肥”。

过去人们对节气的关注很多,大多与饮食、防病有关,这与人们对自身健康的关注不无关系。“民以食为天”。立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人们当然不能忘记吃它。因此深受北京、河北一带百姓的喜爱。人在三伏天胃口不好,所以很多人会减肥。清代民间流行在数伏之日以挂秤来叫人。当然大部分都是孩子,和长夏比体重,测试是胖是瘦。减肥被称为“苦夏”。那时候,人们往往只以胖瘦来判断健康。当然,瘦了就需要补。弥补的办法就是到了立秋,吃好吃的,就“贴上秋天的肥肉”。当然首选肉,而且“用肉粘上肥肉”。这一天,普通人吃炖肉,讲究的人吃水煮肉、红烧肉,还有饺子、炖鸡、炖鸭、红烧鱼。

《咬秋》

在初秋,还有每天吃西瓜的习俗。秋桃过去在杭州很受欢迎。立秋时,大人小孩都要吃秋桃,一人一个,吃完后保留果核。除夕之夜,桃核被扔进炉子里烧成灰烬。人们认为这将拯救瘟疫一年。天津等地在初秋时节流行咬秋。人们相信在初秋吃瓜可以避免冬天和第二年春天的腹泻。清代张导《津门杂记》中记载:“立秋吃瓜咬秋,可免泻。”人们在立秋的前一天在院子里放上甜瓜、蒸熟的茄子和香喷喷的糯米汤,并在立秋的那天吃它们,以此来清热解暑,防止痢疾。在四川东部和西部也流行喝“秋水”,即在秋天开始时,全家老少都会喝一杯,据说可以消除积累的夏季热量,秋来不会胃痛。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季进补正当时。

立秋是农民重视的一个重大节气。“秋前北风秋后雨,秋后北风干河底”,意思是立秋前刮北风,秋后要下雨;如果北风在立秋之后吹,冬天可能会很干燥。对于过去依赖天气获取食物的农民来说,立秋的意义不仅限于吃。莱西地区流行立秋吃“渣子”,这是一种用豆末和蔬菜做成的小豆腐,有“大人小孩吃了立秋渣子不吐不拉”的说法。

根据中医和中国养生理论,秋季是人体最适合补充的季节,不仅是为了弥补夏季的损耗,也是为了储存冬季的体力和能量。秋季宜选择防燥不腻的进补之品,如茭白、南瓜、莲子、桂圆、黑芝麻、红枣、核桃、山药、扁豆、银耳、百合等。,都能起到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的滋补作用。

秋季水果大量成熟,果荚种类繁多,鱼、肉、禽、蛋也很丰富。人们对食物的选择范围扩大了,但我们应该注意均衡饮食。多吃温、软、淡、素、鲜、生津润燥的新鲜蔬菜和时令水果,忌食寒、热、硬、辣、油腻食物,避免暴饮暴食。“饮食是滋补的,重要的是搭配。”总之,秋季保健要以“均衡饮食、辨证饮食”为原则,合理的饮食搭配才是最佳的保健策略。

进补需四忌,立秋保健安全

避免过多和不足的区别

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补虚。并不是说虚损患者就不要用补药。虚分为阴虚、阳虚、气虚、血虚。只有对症下药才能补身体,否则适得其反,会伤身体。保健虽然没有治病那么严格,但至少用餐对象要分寒热两类。微寒者怕冷喜热,手脚不温,口淡流涎,大便溏薄,小便长,舌淡,脉沉。发热者,手脚发热,口干,口苦,口臭,大便干燥,小便短赤,舌红,脉数。如果不区分寒热,很容易导致“火上浇油”。

避免越多越好

任何成本过高的滋补品都是有害的。认为“多吃补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是不科学的。如果过量服用参茸补品,会引起腹胀,不思饮食;服用过多的维生素C会引起恶心、呕吐和腹泻。

避免强调“进”多于“出”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庭每天都有肉有鱼,饭菜油腻。这些食物代谢产生的酸性有毒物质需要及时排出,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很多人排便不规律,甚至便秘。因此,近年来,养生专家提出了一种注重“负营养”的养生新概念,即注重人体排泄物的排出,减少“肠毒素”的滞留和吸收,主张进补的同时要注意及时通畅的排便。

避免不断的“补偿”

有些人喜欢根据自己的口味换成某种补品,然后从多年不变发展成“偏食”、“食瘾”,对身体不好。因为药物和食物不仅有保健和治疗作用,而且还有一定的副作用,长期服用会影响体内的营养平衡。尤其是老年人,不仅各器官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且需要全面系统的调理,不同的季节对保健药品和食品也有不同的需求。

饮食频道的边肖提醒:因此,根据不同情况进行调整是非常有必要的,不可能千篇一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