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内功一指禅功法总结

内功“一指拂尘”的方法很多,训练方法也千奇百怪。训练虽然不强调安静和用心,但对姿势的正确性和动作的顺序要求特别严格。能疏通经络,调节人体气血,使之达到阴阳平衡,协调脏腑,从而起到防病治病、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作用,集精、气、神、力于一体。如果你坚持练习这个技能,你的基本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深。不仅可以“吸进外气”,积累“内功”,还可以“释放内气”,指导患者治疗疾病。“内劲指禅”的“内劲”是人活动的能量,是人体所蕴含的潜能,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禅”是梵文,意思是稳定,不再烦恼。“-手指”是指在练习的过程中,必须增加一种特殊的、重点的训练方法,即十指十趾的系统的、有规律的拉压练习。十个手指和脚趾分别是人体十二经脉的起点或终点。拉指压趾不仅可以积累“内功”,调整释放“内功”,而且简单易学,缩短训练时间,事半功倍。

“少林内功一指禅”第十八代传人阙阿水,江苏苏州人。他出身贫寒,七岁被送到庙前做苦行僧。师从福建少林寺高僧杜顺彪大师习武,学到了“内劲一指禅”的真本事。当时佛教戒律严格,功法保密,一切行动和成就全靠师徒间的言传身教,所以很少有人知道这个功法。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教育下,他的觉悟不断提高,于是他开门教书,把埋藏已久的国宝——“一指禅内功”为世人所知,造福人民,从而受到党和人民的赞扬。

1982年,阙阿水先生逝世后,为了继承老师的遗志,发扬这一优秀成果,造福人类,王瑞亭将其编成文字,供教学使用。自王瑞亭在1993公开表示“版权归社会所有,转载不予追究”以来,国内外已出版32个版本(含日、英、韩版本)。近年来,王瑞亭及其弟子王泽军等。建立了多个免费的武术教学平台,如QQ平台(王瑞亭少林内功一指禅)、视频教室51VV等。,并不断对武术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总结,其教材仍在不断完善中。少林气功的内功——指禅,是少林寺独有的修行。师徒之间一直是单笔口述,没有建立文字。1982年,我的老师阙阿水先生去世后,为了继承老师的遗志,发扬这一优秀成果,造福人类,我将其编成文字,供教学使用。但自从我在1993公开表示“版权归社会所有,转载不予追究”后,国内外已出版32个版本(含日、英、韩版本)。由于转载,部分版本增加了很多未经本人审阅的文章,有很多疏漏和错误。近年来,我根据教学和练习实践,对这种方法进行了一些补充和修改,如增加了“自拍杆”和“快速呼吸”等。而且动作图手工不规范。目前该教材的不统一已经严重影响了其完整性和准确性,急需统一方法内容,严格规范动作。所以我亲自编写修改了这本统一规范的教材,全部以我的示范动作为蓝本,交由人民体育出版社正式出版,是我国唯一一部在对外武术教学中使用的标准教材。

本教程的正式出版,凝聚了很多同志的心血。在此,向所有默默无闻、埋头工作、为推广此法做出贡献的同志们致以最诚挚的敬意。

王瑞亭(注:这是1998重新整理教材时的解释)“热身法”是练习这种方法前的一套准备动作,可以使站桩事半功倍。预热法有热能的产生,使热能场促进自身的场效应。每个人练武都有潜在的体能。所以练武的时候,一定要做到有规律,有秩序,这样才能展现爆发力,外气入,内气出,才能指导别人治病。有人说:“我不做热身,就站在桩上可以吗?”在教学实践中,我总结了这么多年的经验。热身疗法对摆脱疾病和治疗疾病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只有这样,马步桩才能产生强大的爆发力,储存内力,促进气血运行,起到治病、调理气血、按摩脏腑的作用。所以不要小看热身法,否则会耽误功力的上升,影响脏腑经络的疏通。

1.摇动手臂——摇动腹部

2.摩丹田

3.猫洗脸——转向田单

4.魔爪恨没有戒指的天堂——紧逼田单

5.野马奔向槽钛田

6.波尔-拉丹廷

7.搓草绳——搓丹田

8.五牛摇头——曲丹天

9.磨豆腐的桩功——磨点田马步是这个功法的基础——基础功。

根据中医经络学说的理论,经络是人体气血的通道。路径的意义是垂直的干线;网络就是网络的意思,是经典的一个分支。它们遍布全身,连接内脏和外肢,连接内外,又连接内外,形成完整而独特的功能系统,使身体内外统一协调,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灵枢经》说:“经脉,故决定生死,处理百病,调虚实,故不可少。”所以有句话叫“大道理不疼,行不通就疼。”站桩动力的机理类似于“体外反搏”的原理。通过调整和保持“上虚下实”的特定姿势,可以增加心脏气血的回流和上身各部位气血的流量,有利于建立“侧支循环”和改善微循环,使全身通畅,气血调和,阴阳平衡,从而防治“老人先老腿”,祛病强身,延年益寿。

立桩要点:

1.双脚与肩同宽;

2.脚趾扣约10;

3.十趾抓地,但不要用力过猛;

4.下跪下蹲,但膝盖不超过脚尖;

5.腹部和肛门;

6.圆档、松腰、松裆;

7.用胸部向后拉;

8.虚领、虚颈;

9.舌和腭;

10.直视前方;

11.鼻尖与肚脐之间的线垂直于地面;

12.百会与会阴的连线垂直于地面;

13.虚拟轴;

14.肩膀下沉,手肘下垂;

15.前臂与地面平行;

16.前臂相互平行;

17.中指根部与前臂成一直线;

18.手掌平铺;

19.手指呈阶梯状,拇指和食指呈鸭嘴状;

20.上虚下实,微笑呼吸自然;

21.站马步桩要做到“三不要”和“一强调”:不要安静;不要故意;不要在这个方法中加入其他概念。强调动作姿势的准确性;

22.要做到三个稳:稳起步;立桩稳;稳定的工作。

要求:每次站桩时间不得少于30分钟(初学者时间可由短到长,循序渐进);姿势可以随着体力的增加由高变低(在一定范围内,姿势越低,“体外反搏”的作用越强,“爆发力”越大)。在实践中,当我们以“马步”的姿势站在木桩上20分钟左右,按照“2、4、1、5、3”的顺序有规律地拉手指(同时尽可能按压相应的脚趾),我们会感到身体温暖,手中的“气感”也会增强。有的人还会有轻微的动作,甚至是剧烈的震动,随着手指和脚趾的拉动,感觉到一股热流在体内循环。坚持练习3 ~ 6个月的人,不仅能迅速摆脱病魔,增加体力,而且思维敏捷,精力充沛,全身仿佛有取之不尽的能量,技术能达到普通气功大师“内息外放”的水平。

拉手指顺序:1。食指;2.无名指;3.拇指;4.小指;5.中指。

拉指要领:双手放平,掌心向下,手指放松伸直(此时脚趾也放松),食指掌指关节弯曲(手指伸直),食指慢慢下压;停1 ~ 1.5分钟后,食指慢慢抬起略高于原位置,然后收回。停1 ~ 2秒,再用此法依次拉动其他手指(图24 ~图28)。五指全部拉一次,有时间的话可以连续拉3、5次,然后继续站在桩上5分钟左右,这样可以收集力量或者做后面的工作。

要求:

1.拉手指时手指顺序不能颠倒;

2.不要漏拉或多拉;

3.手指按压和提起的速度要慢,以免发生意外;

4.拉手指时,尽可能同时按压对应的脚趾;

如果发现头晕,不要害怕,休息一下。喝点热茶就消了。动功,又叫“内功站桩功”,是在马步站桩的基础上和背后锻炼出来的桩势。它仍然强调动作和姿势的准确性,讲究运气随势,辅之以气,劲之以气,达到“气血练”、“劲气练”、“表里练”,使气劲倍增,促进全身经络通畅,气血调和。主要练习能量的储存和释放,增强双手的“外气入”“内气出”功能。

1.用双臂拥抱月亮

持球

双手交叉

4.冯丹潮阳

5.仙女引路

6.分裂华山

7.在海里寻找月亮,把它抱在怀里

8.霸王举鼎1。拉气。

如果长期练习,手掌中的“气感”会与日俱增,积聚内气,引导至手指,即可以“外放内气”,引导他人治病。

转向煤气

调整阴阳,练气劲。经过长时间的练习,你可以把你的运气释放出来,造福人民。1.空气导管

动作:接“转气”末“大堆”势(图52)。前臂旋后,掌心向上,屈肘,手弧向头前,左脚靠近右脚,同时吸气;掌心向下,通过头前部缓缓下落,同时呼气,将气引至涌泉穴(图53、图54)。在提起把手并放下手三次后,它将恢复其直立位置。

要求:1。回缩是防止偏差和纠正偏差的基本方法。所以每次练完一定要做好收力导气。如果你选择在这个技术中练习一定的桩势,在结束时,先将左脚收回,掌心向上,从两侧抬起至肩平,再做上述动作。2.双手内收时,手掌不要指向耳朵。

2.雷电压缩空气

动作:完成聚势导气后,左脚向左前跨一步,手掌朝上伸出左手,用右臂猛击左手,同时舌头舔上腭,收腹提气,发出短促有力的“易”音(图55、图56)。随即使出全身力气,双脚抓地,后腿猛踢,瞪着眼,直起脖子,十分愤怒,势不可挡。当时的情况就像刺杀演练中一个士兵的“跃进刺”,显示出了巨大的威力。

作用:老虎有抖毛的力量。它每次练完就喊一声“咦”!不仅有声音感,也意味着练完还有发力的空间——清爽。更重要的是电击你的内脏,避免体内空气阻力和空气堵塞,防止跑偏。同时,这也是一种“修行中的气息”。1.坐下型

2.单手折叠

双手合十

4.坐盘保健按摩,俗称“开七窍”,是吸收山东古代峰老人保健按摩精华,随时练习的一套头部保健按摩。坚持练习的人,可以达到“头脑清醒,耳聪目明,牙坚舌巧,病少”的目标。

1.耻辱

2.打开密封大厅

揉揉眼睛

揉揉鼻子

摩擦他人

6.揉搓果肉

7.推沙坑

敲打你的牙齿

9.用你的舌头刷牙

10.搓脸车

11.把你的脸洗干

12.揉颈椎

13.明古天的“快呼吸功”由“抖气功”、“解谜功”、“双龙朱功”和“三元灌溉功”组成。这套功法,有的是前任阙阿水老师传下来的,有的是王佑成教授新编的,同时也结合了我和各位师友多年来学习和练习的心得和体会。

近几年的实践证明,这套练习不仅具有启发快等特点,而且具有启发教育的效果;有了适当的准备(热身法)和“收势”,可以自成体系独立练习,也可以插入武术的普及中。为此,我们这次试用教材的时候,把它收录到了这本书里。

1.振催气功

2.拼图技巧

3.双龙戏珠技

4.三元灌气功“内劲一指禅”是武术搏击的原始需要,能使人发展出抗打击的能力,使人体如铜墙铁壁。根据中老年人的需求,为了提高免疫力,强身祛病,延年益寿,自创了一套简单可行的自我搏击技巧。经过两年的推广实践,符合“大道至简”的原则

1.敲打头部

擦脸

撞击肩膀

连续击打两臂

轻拍胸部

击打腹部

7.胃痛

摩擦腰部

9.敲打你的膝盖

10.膝盖旋转

11.鹰爪

12.太极圈

13.启迪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