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二十四节气-春分

春分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春分,阴阳半也。所以日夜忽冷忽热。”一个“分”字道出了昼夜、寒暑的界限。此时太阳的经度为0度,太阳的位置在赤道上方。春分到来,雨水明显增多,气候温和。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都是春暖花开的好时节。由于春分和节气分昼夜、寒暑,所以人们在健康上要注意保持阴阳平衡。

1.食物是阴阳互补的。

食物分为寒、热、温、凉、平五种属性。为了防止食物对人体有害,烹饪时要注意食物之间的搭配。比如烹调鱼、虾、蟹等寒性食物时,需要加入葱、姜、酒、醋,防止菜肴凉透;吃韭菜、大蒜、木瓜等菜肴时,配合鸡蛋等滋阴食材,达到阴阳互补的目的。另外,多吃时令蔬果。每个季节都有符合其气候条件生长的时令蔬果,具有天地精华,营养价值高。韭菜有温阳功效,能增强人体脾胃之气;桑葚、樱桃、草莓等晚春水果,能润肺生津,滋补肝肾。

2.协调肝脏的阴阳

中医认为,春天应该在肝,春天是肝病的高发季节,所以要注意保养自己的肝脏,协调肝脏的阴阳平衡。当肝阳上亢,出现急躁易怒、面红口苦等症状时,用菊花茶、薄荷水浸泡,可起到清肝热的作用;当出现肝肾阴虚、腰膝酸软、眼睛干涩、视物模糊等症状时,可以服用枸杞、桑葚、海参等食物滋补肝肾。另外,保持好心情尤为重要。肝主宣泄和调情。如果情绪长期不畅,会造成肝气郁结,久而化为火,导致肝火发炎。肝火还会燃烧阴液,造成肝肾阴虚,最终使阴阳失衡,引发疾病。

3.有规律的生活

人们常说“我在春天的这个早晨轻松地醒来”,并有“春眠”的说法。春分是很好的睡眠季节,也适合调养。《黄帝内经》有一句话;“夜睡早起,庭上大步,披发缓行,以使人生。”春天来了,太阳的精神开始复苏。白天太阳的精神比冬天来得早,晚上去得晚,所以睡眠时间要对应春天的特点,起得早,睡得晚。但是请记住65438+晚上0点到3点是肝经循环的时间,所以这个点一定要睡觉,不能熬夜,否则会影响肝脏的解毒功能,毒素长期积累,对人体有害。

4.疾病预防

春分之日,天地之间阴阳交汇,春意融融,万物重生。立春到清明节这段时间是植被生长的萌芽期,人体血液也处于旺盛期,激素水平也处于相对高峰期。此时血压波动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免疫力低下的人会引发感冒、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疾病。春季风大,中医认为脾虚的人此时更容易腹痛腹泻,所以春分前后要预防着凉。

文/中西医结合康复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