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统治的52年里,魏从中原的霸主沦落为弱国,被称为“害群之马”。
几十年后,曾经的第一诸侯国金被赵、魏、韩瓜分,中原三晋正式登上历史舞台。第一个继承金成为战国第一霸主的不是三国中最强的赵,而是地位卑微的魏。
魏的霸权只维持了两代。被称为“伟大的王维”的苟伟继位后,魏国的霸权转瞬即逝,最终成为一个夹在强国之间的弱国,而魏惠王是真正的害群之马。
金朝三分之后,魏国异军突起。在魏文侯的支持下,李悝开始主持政治改革。作为法家的代表人物,创立的《法典》作为魏国变法的基本纲领,涵盖了国家法律法规、官员晋升标准、军事奖励等内容,保证了变法政策的顺利实施,有效维护了魏国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极大地增强了魏国的综合国力。
经济实力提高后,魏的决策层着手准备军事改革。魏文侯和他的继任者魏武侯,使用吴起,一个爱国的人,作为军事指挥官。吴起上台后,利用魏强大的经济实力,在军队中挑选精兵整编,创立了世界历史上第一支大规模特种作战部队——魏武祖。
魏武祖在吴起的指挥下,百战百胜,所向披靡。到了和武侯两代,魏国西部重镇强秦南攻楚国,其中秦国在魏武祖的夹击下节节败退,丧失了东进的信心。魏国的实力和威望达到了顶峰,是战国时期的第一超级大国。
公元前370年,魏国第二代英雄魏武侯去世,苟伟为魏惠王继位。魏惠王继位后,继续沿袭祖父的政策,夺取秦国以西的土地,封锁东方的出路,对内提拔人才,对外招贤纳士。其中鬼谷世家的庞涓被拜为上卿,取代离开楚国的吴起成为魏军的新统帅,在庞涓的指挥下,魏武祖发挥了最大的力量,天下各国都不敢与之抗衡。
然而,魏国的繁荣像昙花一样转瞬即逝。魏统治九州后不久,称王,是继楚之后的第二个诸侯国。强大的综合国力蒙蔽了魏国高层决策者的眼睛,变得傲慢自负。
魏之所以成为战国时期的第一强国,主要得益于文、吴两代诸侯的大力推动和变法带来的法治基础。然而,在继承王位后,魏的政治舞台开始破坏的政治改革带来的成果。李悝变法的初衷是扩大国家选拔官员的渠道,唯才是举。曾经的魏是天下文人的灯塔,大梁驿站里天下人才络绎不绝。
然而,在魏惠王时代,贵族家庭和旧贵族重新控制了官员晋升和任命的渠道,各级官员被各种贵族垄断。魏国的其他士人见没有前途,纷纷离开魏国。与此同时,为了东去,西贴出人才榜,大批士子前往秦国,其中就有商鞅,他在日后掀起了一场风暴,为统一秦国奠定了基础。
魏惠王篡位后,首先抛弃了父辈和祖父辈联合朝鲜、联合赵的策略。魏能在中原夹缝中成功改革的主要原因是后方稳定。然而,魏惠王即位后,改变了旧政策,将矛头指向同为三晋的朝鲜和赵,并多次对其进行打击。
这使魏陷入了两面作战的尴尬境地。公元前354年,魏与赵作战,魏军与赵在邯郸僵持了很久。大梁遭到了齐军的攻击。庞涓李救,孙膑想等就等,魏军大败,庞涓自己也被齐国俘虏,魏国在各国的威望大损。
然而,魏惠王没打算休息。魏将军庞涓因被俘而受辱。他只想报复齐国和孙膑,就开始天天讲魏惠王伐齐的故事。
魏惠王没有让庞涓等太久。公元前343年,同为三晋的韩国,与申不害交战变法。魏知道改革的好处,他担心会有一个强大的国家在他的后面。为了确保后方的安全,魏惠王决定将韩国的改革扼杀在摇篮里,于是他命令大将庞涓率军伐韩。韩国是一个小国,它的军队和军备不如魏强大。不久就被打败了,有亡国的危险。
朝鲜国王派使者去齐国请求出兵援助。出于道义和私利,齐威王再次任命田忌为大将军,孙膑为军师,率领数百名精兵拯救朝鲜。
庞涓得知齐军要来后,分兵镇守魏都大梁,防备孙膑的老把戏。自己亲率精锐魏武祖到边境去阻挡齐军。出乎庞涓意料的是,齐军在大梁方向看到魏军,反方向逃跑。
自负的庞涓看到齐军节节败退,认定齐人怕死,不愿打仗。他命令士兵脱下沉重的盔甲,轻装跟随齐军。在追击的过程中,庞涓看到齐军的炉灶日渐减少,又看到齐军被魏武祖的威势所吓倒,逃兵日益增多,更加坚定了必胜的信心。
同年秋,庞涓和部下魏军到马岭,被齐军主力伏击。庞涓绝望自杀,战国数十年的魏武祖全军覆没。从此魏国无法与战国列强抗衡,重建魏武祖也是不可能的幻想。
在魏惠王在位的52年间,侯文和武侯两代王公留下的变法遗产被他彻底挥霍殆尽。曾经的最大国家,几十年后跌下神坛,变成了人人可欺的弱国,这是咎由自取。
魏惠王破坏了李悝变法的改革成果,官员的选拔被贵族家庭所控制。在贵族政治下,有才华的学者看不到出人头地的希望。各级贵族大肆聚敛财富,大规模获取土地,魏国的综合国力和经济实力每况愈下,呈现给魏国高层的不过是虚假的繁荣。
综合国力和经济实力的下降,意味着魏国再也负担不起魏武祖带来的巨额开支,这也是魏国无法重建魏武祖的根本原因。
李悝的变法,经过侯文和武侯两代人的努力,终于成了柯南的一个梦想。与魏惠王的荒唐一生相比,西方的秦国成了继孝之后的帝国,第六次奋斗。我不知道魏惠王是否知道泉水底下的事。我能感到羞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