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是一种人生哲学。
中医第一义:上中下之“中”。
有句老话:“以医治国,以中医治人,以医治病。”自古以来,做一个好医生,不仅可以治病救人,还可以用医学理论治国理政,治病、治国、治人,一脉相承。从这个意义上,甚至可以说“中医”是治病的,而不是治病的。换句话说,中医把人看成一个整体,而不仅仅是“病”。如果只是看病治病,那就是医生。同时,如果你掌握了医德的精髓,你也可以治理人民和国家。中医的这种含义和今天很不一样,现在学医后才能去看医生。宋代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曾说:“如果你不是一个好医生,你就是一个好医生。”好相貌治国,好医生治病,但治国、治病、治病的原则是一样的。所以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说:“事若合理,其意不可解。医疗分学科,医疗也在下降。”中医需要把握道的根本精神,否则只会成为囿于条条框框的“大夫”。所以中医的第一个意义就是中医治病救人。
中医的第二层意思:不治病,不治病。
《汉书·艺文志》中有一句话:“有病常得中医。”只有生病了才能吃到中药。《黄帝内经》说,“圣人未治,病不可治”。有病就治不好,也就是说不治就是有病。所以中医不是治病,而是防患于未然。预防疾病意味着每个人都能保持身心健康。历史上有一个故事:魏文王问扁鹊:“子昆弟中谁是最好的医生?”扁鹊说:“大哥最好,二哥第二,扁鹊最后。”魏文侯说:“你能闻到邪恶吗?”扁鹊说:“大哥因为生病看了上帝,但没有摆脱,所以名字不是从家里来的。忠哥的待遇是丝毫不差,所以他的名字不是从吕来的。如果你在扁鹊,你会因为你的血、毒药和皮肤而出名。”扁鹊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由于医术高超,他被誉为“神医”。然而,扁鹊认为他的医术并不高明,因为他只治疗“病人”,真正的天才是治疗“病人”,使人们不会生病。所以中医“治未病”。不要等到生病了才去治疗。最好不要生病。
中医的第三层意思:不能依赖药物,药物只是起辅助作用。
清代学者钱大钊在《汉书艺文史注》中说:“至今吴人仍说‘中医不用’。””他说,直到今天,吴人仍把吃药当成中医。中医不是以吃药为基础的观念,在清朝可能还挺流行的。曾国藩的儿子身体虚弱。他在家书中告诉儿子:“‘广’字是治心脏病的药。‘无药’二字应该作为治病的药。“俗话说‘药三分毒’,不用就不用。再好的医生,在使用过程中也可能出现偏差,导致病情加重,甚至死亡。一个好医生能治好十个人中的八个就不错了,八九个庸医会让他死。所以用药要谨慎,不一定非要吃药。这是清朝的观念。流行的自然疗法流派有七条原则,其中一条就是不手术尽量不动,尽量不吃药,调动身体自身的修复能力。其实这个概念在中医里早就有了。当然,凡事不能绝对。需要的时候要用药,但是不能依赖药。药物只是起辅助作用。
中医的第四层含义:讲究“正义与和平”
这与中国的文化人生观是一致的:生命不是造物主或上帝创造的,而是天地和谐产生的。所以,每一个生命都是由天地和谐而生。生命因“和”而生,那么如何保持其生命力呢?也要看“和”。中医用“中”这个概念来调节人体的各种不平衡、不公正、不均匀。生命因正义而产生,因和平而延续,这是中医的核心价值和思维方式。“义和”是一种动态的生活状态,它不是固定的,而是“动态”和“可变”的。因此,中国人必须强调“中庸”,或“中和”和“中庸”。就是要把握一个尺度和一个度,但是这个度不是恒定的,它随着时间和地域的变化而变化。“中和”是一个不变的原则,但是这个原则会在不同的环境和时代发生变化。所以这是一个动态平衡,要“做到中性”。中国哲学很重要的特点,不仅仅是确定某个事物的一个性质或者一个特征,而是讲这些性质之间的一种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一种转化,所以它强调一个“中”,一个“时”。“时”在中国哲学中的含义包括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是指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来调整“中”的原则,是中医诊断、治疗或预防的根本原则。
中医离不开中国的整个文化和哲学,中国的整个文化和哲学也离不开中医。中医在实践中的应用,特别是在养生方面的应用,也促进了中国哲学思维方式的提升和升华。同时,人们对自然界万物认识的深化和拓展,往往伴随着人们对自身生活认识的深化。所以中医可以说是一种人生哲学。
(作者是北京大学哲学系资深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