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摄影对社会的影响

新闻无处不在,充斥着这个社会,对社会的影响不可估量。我来说说新闻摄影对社会的影响。

我们来看一个历史真实故事。

1950年代新闻摄影造假史

在一片亩产三万斤的稻田里,四个小孩子正站在稻穗上,在阳光下蹦蹦跳跳,谈笑风生。脚下厚厚的稻穗似乎有沙发般的弹性。新华社记者余在1958拍摄的这张新闻图片,最早发表在当年8月的《人民日报》第一版。照片说明中提到的比正常产量高出几十倍的数字,一度让大陆人对新中国的生产力产生了狂热而盲目的信心。

在中国的新闻史上,这张假新闻照片只是一个庞大的新闻造假体系中的一个片段。但在新闻史的研究中,这段历史总是隐现在角落里。以及最近出版的红旗照相馆&;mdash& ampmdash1956。mdash1959中国摄影大辩论揭秘了60年前中国大陆关于新闻真实性的三年大辩论,讲述了一段新闻照片如何在服务政治的官方语境下为制作假新闻照片寻找合法性的历史。

60年后的今天,这本书的作者金永权采访过的中国第一代摄影家,不仅惋惜,还感叹:“历史文物遍布中国。”

虚构与组织处理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官方新闻管理机构&;mdash& ampmdash新闻出版总署下属的新闻摄影局对新闻的真实性要求严格。

从65438到0952加入新华社摄影部的许,至今还记得参加培训时老师提到的两个假新闻案例。一位记者去北京郊区拍摄乡村文化博物馆。也许是文化博物馆已经解散了,于是他收集杂志和书籍,找了一些农民假装看了看,拍了照。另一个南京大学的高材生,拍港湾的时候,只有三条船。他觉得很枯萎,就拍了两张,用六条船合成一张。两位记者都受到了惩罚,拍摄文化中心的那个因为无中生有被开除了。

当时官方强调要“大力打击虚构”。金永权说,但是,由于现实中造假的存在,业界已经开始讨论记者在采访中是否可以干涉被拍摄的人或事。新华社摄影部成立后,官方观点逐渐转变,提出可以在采访中进行一定的“组织处理”。原因是为了不断提高新闻图片的质量,充分表达图片的主题和现实生活的美,在鼓舞人民方面发挥更大和更好的作用。

1956年3月,新华社摄影部主任石做了进一步解读。当时摄影界的最高官员建议,新闻照片必须完全真实,反对虚构和操纵。但在某些情况下,需要对拍摄场景进行一些技术上的调整,例如,保温瓶,会议桌上的茶杯,在画面中过于凌乱或过于突出,在不影响会议的情况下,允许稍微安排一下。

但是虚构、操纵和组织处理、技术调整的界限在哪里?这些概念从未被描述清楚,造成了当年新闻摄影界的混乱。今年7月,新华社摄影记者杜修贤的一张照片成为这些问题的讨论来源。

这张照片是杜修贤和他朋友的孩子坐在北京北海公园租来的儿童车里。杜修贤拍摄了这一幕后,它被作为在公园里租儿童车的新闻发布了。但北京分公司认为这张照片纯属“操纵”,是假的,所以被封杀了。当一些同事批评杜修贤的行为时,摄影组的张慧娴认为:不能因为记者的孩子在车里,就说这张照片是虚构的或不真实的。杜修贤还解释说,与熟悉的孩子合影是最理想的,但这不会影响新闻和真实性。

年底,在新华社的官方刊物上,刊登了新华社总社的意见,提出“把你的家庭当作&看待;lsquo理想& amp;rsquo;主体不合适,这种理想只能导致任意摆布。”然而,一场关于新闻真实性的讨论并没有在这个意见之后停止。

为政治服务

杜修贤事件前三个月,毛泽东提出“百家争鸣”,鼓励知识分子公开发表意见,甚至指出“批判政府不犯罪”,为这场讨论提供了较为宽松的舆论氛围。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编辑、记者、行业出版物负责人和摄影协会成员加入了讨论。各类人员提供的真实案例表明,虚构新闻虽然不被业界认可,但以“组织处理”为名,记者对被采访对象进行干扰的情况屡见不鲜。

《中国青年报》摄影记者红柯“整理”了一张毛泽东的照片,得到了官方的好评:休息室里,年轻的女劳模徐建春点燃了毛主席的香烟,身边围着7个年轻女子,个个笑容灿烂。

据红柯的同事铁帽回忆,红柯说他在拍摄前曾与年轻女性沟通过,希望她们合作拍出好照片。当毛泽东走进休息室,习惯性地掏出一支烟时,红柯立即向徐建春使眼色,徐建春心领神会,拿起桌上的火柴。新华社对这张照片的评价是:它体现了毛主席与青年的和谐亲密关系,也体现了青年对毛主席的尊敬和爱戴。

因为“有组织”的照片通常主题鲜明,构图和光线更完美,比捕捉到的新闻照片更容易发布。金永权说,到1957,即使是最激烈的反对者,也普遍同意应该允许“正确的组织处理”。

当这些争论还在商业领域进行的时候,在1957年6月,毛泽东突然改变了他支持争论的态度。

石的秘书兼新华社新闻摄影编辑戴格志被派到农场。他曾批评新闻摄影因为片面强调“政治第一”而公式化、概念化。《暗室技术》作者魏南昌,新华社老摄影师,《人民画报》副总编辑,人民日报摄影组组长仓石,《国家画报》编辑部主任黄等,还有一批新闻摄影有话语权的人被打成了右派,都是追求摄影的艺术性。

在突然紧张的政治气氛中,5438+0958+10月,新闻摄影突然提出“新闻摄影是党的宣传工具”。根据复旦大学新闻学教授童兵的说法,在反右运动之后,媒体的功能被定义为“阶级斗争的工具”。直到大跃进,政府进一步提出,记者必须成为党的“驯服工具”。

从“操纵与组织处理”的业务讨论,此时的话题逐渐转向新闻与政治的关系。起初,编辑记者的自发讨论始于1958年8月,也成为官方的组织活动:在全国各地召开了一系列座谈会,与会者来自新华社总社和全国21个分社、27家报社和12家公司。

1959 12,新华社以一篇《结论性意见》结束了这场持续三年的讨论。《意见》没有说明摆拍、组织、处理的问题,而是确立了新闻摄影的“正确采访路线”:在党的领导下,政治上鼓励群众,对敌作战。

苏联的影响

政治工具论为制造假新闻照片提供了正当性。很多老摄影师提醒,这是因为苏联的影响。

1954新华社派出庞大代表团赴苏联塔斯社学习。新华社摄影记者袁玲整理了一本名为《苏联摄影实习心得》的小册子,发表在1957。同年,他写了《向苏联摄影师学习》等文章,提出新闻报道必须服从政治斗争的要求,对人民有启发性;为了追求新闻的本质真实,允许摄影师合理介入,完成照片的拍摄。

塔斯社最重要的是“照片要完美”。许说:“我可以说,塔斯社这一时期的照片90%都是摆拍的。”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杨恩普在20世纪60年代末学习摄影时也有同感。当时他们研究的模式是苏联和中国合拍的两部纪录片&;mdash& ampmdash中国人民的胜利,解放了的中国。这两部纪录片,今天还在播,有很多是事后拍的镜头。《中国人民的胜利》中白天渡河的战斗,实际上发生在晚上,纪录片中的国民党军队全部由解放军扮演。杨恩普说:“那时候学苏联把我们都搞糊涂了。”

但金永权认为,不能把所有不好的结果都归咎于苏联,有扩大苏联影响之嫌。1968+0950年代末中苏关系破裂,对苏联的全面研究中断。1968+0957年,大陆还翻译介绍了大量关于苏联新闻摄影对新闻图片造假的反思文章。

当时的记者不懂新闻,这可能是假新闻出现的个人因素。许说,当他开始做摄影记者时,很长一段时间,他不知道摄影分为艺术摄影和新闻摄影。他甚至认为照片不属于新闻文章,文章只能由文字组成。

建国初期,新闻摄影记者基本由三种类型组成:来自解放区的战地摄影记者、主要聚集在上海的老年摄影记者和刚毕业的大学生。这些人对什么是新闻摄影意见不一。但是,来自解放区的摄影家对新中国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悦,一个老摄影家的后代认为,这种情感使他们倾向于表现社会光明美好的一面。

“影子敌人”

在苏联施加影响的同时,欧美的新闻摄影理念,伴随着少数外国摄影师和在欧美接受过教育的摄影师,也不断冲击着大陆记者的心智。

从65438到0956,谢从美国回来,进入新华社从事摄影研究。他坚持记者在采访中不能被操纵或组织,因为这对政治有利;从8月1958到8月1959,在官方关于新闻摄影真实性的讨论中,他也强调记者不是事件的制造者,必须根据发生的事情进行报道。

65438年6月至0958年6月,“大跃进”期间,提出“决定性时刻”的布列松访华,给大陆新闻摄影界以更强烈的冲击。6月20日,中国摄影学会的陈波陪同布列松来到十三陵水库。他发现布列松几乎拍下了他看到的所有东西。当他看到一名士兵从帐篷下伸手拿黄瓜时,他就像猫抓老鼠一样跑了。但当士兵发现他在拍照,对着镜头微笑时,他立刻收起相机,摇摇头,离开了。同行的摄影社摄影师很少捕捉到人物的动作,照片也不够生动。相比之下,陈波觉得我们在某些方面对布列松不够重视,这是值得改进的。

一个月后,布列松受邀与北京摄影界人士座谈,回答了照片真实性、如何表现这种真实性、相机选择等问题。他批评了一张展示丰收的照片。一个女人拿着一捆小麦,笑得很开心。当然,丰收意味着欢笑,但不要笑得太厉害。在田里,当然,她是一个灰尘仆,但这个女人很干净。

摄影界还是把他作为“友好的人”送走了。1959年5月,中国摄影学会的领导和各摄影理论研究刊物的工作人员看到他在美国杂志《生活》和《女王》上发表的照片,认为他否定了1958年中国“大跃进”的成就,为美帝国主义的反华宣传服务。

对新闻摄影中五个流行概念的辩证思考

第一,“走向世界”不等于“走向西方”

10多年来,中国的新闻界和摄影界一直在听到“走出去”的呼声。但是,中国的新闻摄影以怎样的精神面貌和价值观“走向世界”,值得研究。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加快,世界更多了解中国的愿望更加迫切,中国新闻摄影与世界接触的渠道也更多了。中国新闻摄影作品的传播力度越来越大,一批受聘于国内主流媒体并具备一定与世界对话能力的现代新闻摄影人也在与世界的对话中展现自己。他们不仅对自己的祖国有深刻的了解,而且有能力参与国际交流,所以在交流中有所建树。但同时也要看到,目前世界上90%以上的传播渠道都被西方发达国家控制,世界对中国的关注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赖于西方媒体,而西方媒体使用的大多是自己的稿件。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以及自己来中国采写稿件的路途遥远、费用高昂,一些西方记者无法在中国进行全面深入的采访,导致他们传播的内容缺乏公正性和准确性。然而,由于摄影传播渠道不畅,摄影语言缺乏国际化,以及对新闻事件的看法往往与“西方”不同,中国的摄影记者很难让他们的新闻摄影“走向世界”。即使是少数在参与国际交流中有所建树的摄影师,也大多是借助西方媒体及其评价方式来提升自己的。因此,目前中国新闻摄影以什么方式与世界沟通,如何表达中国,什么样的新闻摄影作品才能“代表中国”,客观上成为中国新闻摄影参与国际新闻摄影竞争的研究课题。

从国家层面来看,整合资源参与世界交流是大势所趋。首先要有相关的组织形式来统筹规划,制定相关的制度和规定。比如网络传播的范围,市场交易的规定,非法作品的处理,都要受到一定的制度约束。二是建立市场框架,搭建与世界对话的交流平台。对此,可以发挥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的群众色彩,与国内外相关经济实体共同建立新闻摄影网上交流平台,进一步打通国内外新闻摄影及时交流的渠道。比如举办与世界新闻摄影作品观察、国际新闻摄影评价相关的学术论坛。今年,经文化部批准,8月在山东省东营市举办“一品摄影节”,9月在山西省平遥县举办“平遥国际摄影节”,6月5438+10月在福建省莆田市举办“中国摄影节”,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新闻摄影作品的交易与交流。这种传播必须用传播规则、共同语言、标准手段参与世界传播,也就是说,以与世界接轨的方式参与传播,以国际通用的方式介绍中国。

从摄影记者的角度来说,需要迅速转变观念,从“我投稿,你使用”的思维定式,到“生产销售交易”,完成市场模式。例如,在过去,摄影记者或通讯员拍摄新闻照片后,往往会将其发送到报纸的图片部门或版面编辑,由他们决定是否使用它们。新闻照片的命运掌握在一方手中。有了交易平台,作者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网站或者设立自己的公共邮箱,展示自己的照片,供报纸甚至国内外媒体随意选择,大大增加了作品落地的概率。

从文化的角度来看,中国传统文化在价值观上强调集体性,在思维方式上强调总体性,这与以个体性为特征的西方文化有着明显的区别。东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各国政治经济利益的差异,生活习惯的差异,必然导致对同一新闻事件的不同价值观,不同的评价方式,必然导致对同一新闻图片的不同评价结果。

探讨这一命题的现实意义在于:中国摄影记者应该头脑清醒,无论是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还是在未来世界经济高度发达之后,具有鲜明政治理念、鲜明意识形态特征和鲜明文化色彩的新闻摄影,总体上都将是“国家意志”和“民族文化”的代言人和守护者;同时,只有它是全国性的,它才更是世界性的。因此,中国新闻摄影的“走出去”不应该是“走出去”或“与西方价值观接轨”,而应该是基于中国国情、中国品味,运用国际通行的视觉语言和表达方式的“走出去”。

第二,“新技术”不等于“好照片”

目前中国新闻摄影圈通常所说的新技术一般指:以数码相机为拍摄工具的采访记录功能;以超级终端和互联网为传递手段的图片信息传输功能;计算机数字化图像处理的编辑功能&;hellip& amphellip它从新闻摄影诞生之日起就解决了照片传播和照片制作的问题。如今,摄影记者再也不用在事发现场拍照了,他们苦恼于发展条件的缺乏和传递速度的缓慢。

2006年7月3日,5438+0,1,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后,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和天安门广场长安街采访的摄影记者,用数码技术在现场拍摄,将文章送到编辑部。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中国60%以上的地市级以上报纸已经配备了一台或多台数码相机。日报刊登昨天的照片,晚报刊登今天的照片,这个一直被新闻界视为理想的目标,变成了现实。新闻图片更快的传播速度和报纸因为“快”而发生的变化,既满足了读者的新鲜感和快捷感,又培养了读者看最新最快新闻图片的阅读习惯,成为他们评价一份报纸新闻摄影水平的重要标准。于是,以前因为见报快而被评价为好照片的标准也相应改变了。换句话说,今天的观众不仅需要快,还需要看到信息量大、形象生动、思想内涵深刻、服务内容新颖、在同一新闻现场拍摄的真情实感的新闻照片。因此,作为新技术受益者的中国摄影记者在掌握了新技术之后,只能算是掌握了成为现代摄影记者的基本条件之一,“武器”是重要因素而非决定性因素。用新技术拍出优秀的新闻照片是摄影师的目标。因为读者的最终需求就是好照片,没有别的。

第三,“高学历”不等于“高学历”

“学历”和“学历”虽有一字之差,但内涵和外延却相差甚远。学历,指的是一个人在校学习的经历和获得的毕业证书。学问和修养指的是一个人所具有的知识和修养。显然,这两个词并不难区分。但在日常生活中,却常常被人们忽视或混淆。

今年“两会”期间,在全国人大河北代表团的讨论中,河北省委书记王旭东回答了一位代表关于部分单位用人“唯学历”现象的提问,颇有启发。他说:“在动荡的岁月里,我们吃了很多亏,比如不重视学历,知识越少越革命。现在,我们不能不看到一些单位在用人问题上确实存在& lsquo只有学历&;rsquo。历史和现实中,高学历但能力差、低学历但知识高的例子数不胜数。”目前我们正处于知识快速更新的时期,在校期间所学的知识很快就需要补充。所以一个人的文凭并不能完全代表他的实际知识、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更多的知识必须在工作实践中学习和积累。要跟上时代的发展,不被淘汰,就要不断学习,终身学习。

总的来说,我国的新闻摄影队伍与兄弟行业相比,整体学历较低,文化素养有差距。这就需要大力倡导读书学习之风,倡导跟风学习、终身学习之风,做大学问,积累大情怀。在过去的10年中,虽然摄影队伍中加入了一批新闻系学生和研究生,但整体的低学历支持依然存在。而且,即使是这些学历较高的新生力量,也需要继续学习,更新知识,丰富学历,才能真正适应时代的需要。《人民日报》原总编辑、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长范景毅为此多次主张摄影记者要“提高学历”。

第四,照片在版面上的“尺度”不等于社交上的“效果”。从去年开始,中国新闻界频繁使用两个词,一个叫“读图时代”,一个叫“厚报时代”。“读图”是指阅读信息的图片,“厚报”是指扩版后版面增加到一定数量的报纸。读者青睐“看图”,是因为看图可以“一图说千言”,“看图值得一看”。“读图”可以突破不同文化的限制,节省时间和可信度。报纸争相扩大版面,进入“厚报”行列,主要目的是“厚报”可以容纳更多的文字信息和图像信息。“厚报”因“读图”而厚到一定程度,使新闻照片在版面上的效果优化和最大化成为可能,也使中国摄影家多年来一直呼吁的“让新闻照片在版面上更大更全”的目标一步步实现。因此,“读图时代”和“厚报时代”的发展离不开新闻摄影,这也为其发展提供了机遇。

但是,越来越大,越来越多,不代表越来越好。读者对新闻摄影的需求大,并不意味着忽视新闻摄影的质量。在看报纸的过程中,经常会看到一张照片就足以表达事件主题的新闻,但也有报纸用一组照片或者一整版甚至更多的篇幅来刊登。在编辑图片的过程中,有些图片编辑会把组照“撕碎”,然后一起拼成一个“大拼盘”,刊登在报纸上&;hellip& amphellip这不仅失去了新闻照片的严肃性,也影响了新闻传播的社会效果,大大削弱了摄影师在新闻现场挖掘好照片的积极性。事实也是如此。从最近在业内的了解来看,很多同事在交流时也有同样的感受。他们认为现在在报纸上看到照片很容易,但发表作品后就少了欢乐。发布的照片多了,空间也大了,但是之前发布一组或者一张照片后社会反响就少了;对图片的需求很大,但在新闻摄影行业感觉很“冷”& amp;hellip& amphellip这些对比表明,摄影报道的质量和数量在拍摄和发布过程中并没有同步提升,编辑也未能在新闻图片更多后,从挖掘其新闻价值和方便读者阅读的角度对照片进行更准确的处理。所以,当我们以饱满的热情进入“读图时代”和“厚报时代”的时候,摄影师要清醒。无论时代发生怎样的变化,无论编辑部为记者提供多少版面,无论计算机为照片编辑加工提供多少便利,读者对装载着“准确新闻”的“好照片”的需求都不会改变。良好的社会效果也需要编辑部合理安排图片。

5.“新闻图片策划”不等于“新闻图片炒作”。就像做任何事情一样,事先一定要有计划。新闻图片报道的策划现在没有。只要翻翻过去的报纸,尤其是新闻商业杂志,就不难发现,各种报纸都有过不少成功的策划案例。在报业走向市场竞争的今天,策划正如鱼得水地发挥着它的威力。客观地说,人们对规划的自觉运用是历史的进步,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但是,规划也有自己的规律和原则。就摄影报道的策划而言,建立在尊重新闻事实和新闻摄影规律基础上的策划,一般会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另一方面,不顾新闻事实,对一个很少或没有新闻价值的题材小题大做的所谓“策划”,社会效果很差。

在1998的抗洪救灾报道中,工人日报及时出动抗洪救灾前后的编辑记者,以“洪水汹涌”、“中流砥柱屹立”、“铁骨筑起长堤”、“党旗飘扬”、“亲情在灾区”为题,连续5天进行整版新闻摄影大策划,充分发挥新闻摄影优势。

这个策划成功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策划中报告的整体规模设计一定要适中;第二,版面(形式)和所选照片(内容)的组合要适中。同时,在采编过程中,新闻图片的选剪要建立在尊重新闻摄影报道规律和刊登优秀作品的基础上。相反,如果在版面策划上过于铺张,或者小题大做,那么在照片的选取上就违反了新闻摄影报道的规则。照片报道虽然规模巨大,话题也很吸引眼球,但难免会给人炒作的嫌疑。所以,当我们把策划运用到新闻摄影的竞争中时,不要把炒作当成策划。否则效果会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