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中医论文。3000多字

1诊疗模式和学科诊疗模式

所谓诊疗模式,是对一门医学在诊疗上的主导思想的高度概括,是该医学临床思维在精炼语言上的简明表达,能体现其学术特色。中医的诊疗模式,从古至今有很多观点,如求本、辨病、辨证施治、验质、治标等。在所有的诊疗模式中,最重要、最常用的一种,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支配或包含其他诊疗模式的,称为学科诊疗模式。

诊疗模式不同于医学模式。后者是指医学认识和治疗疾病的一种基本观点或出发点,比较抽象和理性,如“生物、心理、社会”,被认为是现代医学模式,而前者是一种医学诊疗规律和临床思维的集中体现,比较具体和实用,如前面提到的“辨病论治”。

1.2是《内经》主要的诊疗模式。

《内经》奠定了中医理论体系的坚实基础,其诊疗模式也不例外。在《内经》讨论的许多诊断和治疗原则中,最重要的一条是“治疗必须以此为基础”(苏文。阴阳应该像一个大理论)。这里的“治”有诊断和治疗两层含义,“根”是指疾病的本质和根源,特指这里的阴阳失调的病机。《苏文志真大论》在谈到假案的诊治时指出:“先制其主,后制其因。”告诫不要被疾病的假象所迷惑,要先明确其真正的病因病机,再根据病机进行治疗。文章还以“热病者因寒而热,寒病者因寒而热”为例,说明如果只看到疾病表面的热寒现象,就抓不住阴虚阳虚的内在本质,就会被误治。正是基于察病机是求病之“根”的认识,这篇文章反复强调“察病机宜而不失气”、“细察病机,各司其职。”对此,元代名医朱震亨曾断言:“《内经》说‘治必本其本’,本草说‘欲治其病者,先察其病机’,意思是病机也察。”“理当求此病之病机,与夫求其源。”【1】对于中医来说,病机是对疾病本质的高度概括。而“察病机”就是通过疾病的症状和体征来探究疾病的本质——病机。可见,《内经》治疗疾病的诊疗思想可以简单地用“判机定治”两个字来表达

基于《内经》的中医临床工作可分为五个环节或步骤,即四诊、辨证、机认、立法、处方。在中医诊断过程中,四诊是为辨证(即以症状和体征为主要症状的证候)收集必要的临床信息,而辨证是运用中医理论对证候进行加工,最终确定病机和病名。在中医的诊断结论中,病机是主体,病名是次要的。由于确立治则的主要依据是病机而不是病名,因此认识病机就成了辨证的目的和归宿。虽然《内经》中没有“辨证”二字,但考查病机(考查机制)的基本手段是辨证,“考查机制”实际上已经概括了辨证的内涵和认识机制。虽然在中医临床实践中决定治疗原则的因素很多,但首要和根本的依据是从诊断中得出的病机结论,而方剂只是贯彻治疗原则的具体方法和措施。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医的诊断主要是基于病机的诊断,中医的治疗首先是基于病机的治疗。“判机定治”二字概括了中医诊疗的基本规律和临床思维的要义。为此,明代大医张介宾对《内经》所述的“病机十九条”给予了高度评价:“此为圣人之心之传,精微之所在,最紧之纲领...夫之病机,入门之道,步步为营之法。”【2】《灵枢本经》强调:“五脏不安,须察五脏之病理形态,以知其气之虚实,故宜调之。”所谓“辨病之形”,知“虚实”,就是辨证辨机,简称“辨机”;“慎调”就是根据五脏虚实的病机,采取相应的补泻和调理法则。这是《内经》重视和阐述“判机定治”诊疗模式的一个实例。

《内经》还讨论了其他诊断和治疗模式。比如灵枢痈以“灵窍饮”治“衰”,属于一病一方,是“辨病论治”的范例;所谓“刺布者深矜,刺大人者略缓,皆因猛滑之气”的“灵枢根结”,就是“验质(体质型)治之”的例子。但这两种诊疗模式在《内经》中只是处于次要地位,在一定程度上从属于“判机定治”。可以断言,毫无疑问,“判机定治”被视为《内经》倡导的主要诊疗模式。

2.“审机定治”对中医的深远影响

2.1确立了中医诊疗疾病的主导思想。

由于《内经》提出并倡导的“审机定治”的诊疗模式,总结了中医临床思维的要义,揭示了中医的基本诊疗规律,能够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两千年来,被历代医家奉为圭臬,成为中医诊疗疾病的指导思想和第一原则,即中医的主要诊疗模式。举几个例子作为证明。东汉医圣张继在《伤寒论·导言》中说:“虽未能根治百病,但可知百病之源。”这里的“见病知源”是指辨证论治的机理识别。《伤寒论》(126)中说:“发热,少脘腹胀满,不利于小便,逆利者今为血。目前没有药了,应该是药丸。”前四句属于辨证,“有血(血瘀)”是识别机制,“降”是立法,“抵为丸”是药方。证、机、法、方的整体原理一气呵成,充分体现了判断机理、确定治疗的目的。唐代大医孙思邈指出:“夫欲治病,先察其源,待其病机。”[3]强调观察症状和发病机理是医生临床治疗疾病的首要任务。晋代名医刘也说:“故应察病机之要义,以味为性用,进而明病之源。所以治未病,不求其根。”[4]它强调了审判和治疗之间的因果关系。明代驻院医生周子干说:“看病,是医生的忌讳...看到证书,肯定会丢;如果看到只能要证,才能知道。”[5]从正反两个方面阐述了“找到被证明的原因”即判断机器的极端重要性。已故当代名医岳美忠也指出:“看到症状,要进一步追寻疾病的本质,不能只停留在寒热的表面,而...商期细致,以适其病。”[6]要求医生仔细、准确地考查病机,使之与实际病情完全相符,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2.2奠定了中医药的主要学术特色和优势

人们对中医的特点谈得很多,就是“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但是,这是由试错法的诊疗原则决定的。因为同一个病因为发病机制不同而治疗不同,同一个病因为发病机制相同而治疗在一起。整体不平衡的疾病观和整体调整的治疗观是中医的另一个特色和优势。所谓“整体失调”,是指人体疾病是在某些原因的作用下,人体内外平衡协调状态被破坏的结果,即整体失调或“阴阳失调”。可表现为多种类型,如寒热盛衰、邪气虚实、气血津液失调等,都属于病机范畴。所以,了解患者现阶段整体失衡的具体内容,就是明确其目前的发病机制。所谓“整体调整”,就是根据患者具体的病机结论,应用适当的治疗规则和相应的方剂,如补或泻、温或清、固或疏,使患者机体达到新的整体平衡和协调,恢复健康。可见,中医整体观念在临床实践中的落实,也有赖于判断机诊疗模式的落实。

在治人的同时兼顾治人和治病,是中医的另一个特色和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中医不仅辨证论治疾病(包括疾病和中西医的疾病名称),而且懂得治人。虽然每种疾病都有其特定的临床表现、病程和诊疗规律,但医生在临床上面对的不是抽象的或概念上的疾病,而是一个患病的个体。每个病人都是一个有精、气、神可以独立运动的有机体,所以病人远比疾病复杂多变。所以,治病救人比治病更重要。这一点在苏文的《蜀吴郭纶》和《灵枢石砖》中都有所暗示。“治人”的重点是再次调整心态。例如,“苏文。《汤醅论》警示:“精神不进,意志不愈,故病不可治。”因为通过诊断得出的病机结论,可以反映出患者精、气、神的状态和变化,是治病救人的重要途径和良好形式。其次,以人为本治疗的核心是“因人而异”的原则,要求在治疗时充分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类型、职业、爱好、饮食、生活习惯等对疾病的影响,这些影响也不同程度地包含在其病机结论中。比如,小儿容易虚虚实实,老人身体虚弱,气血瘀滞,女子血多于气,不同体质类型的人对邪气的易感性和对疾病的会聚性不同。这些病理因素都以一定的形式参与了病机的形成。可以断言,判机定治是构建中医以人为本特色思想不可或缺的基石。

2.3为中医理论的规范化创造条件。

鉴于中医的传播和教育长期遵循私人授受的方式,中医理论中许多术语和概念的解释和使用存在混乱和差异,这对中医的现代发展和走向世界极为不利。判断机器的诊疗模式可以有助于澄清一些重要的话。比如中医常用的“证”或“证候”,也就是《内经》中提到的“病状”、“症状”,都是指疾病的现象,是中医诊断的证据。治病的“根”——病机是疾病的本质。因此,一些教材将“证”解释为集致病因素、疾病性质、病位等因素于一体的“病理概括”,等同于病机的概念,明显混淆了疾病的现象和本质,不可取。再比如,所谓的“辨证论治”被视为中医的基本规律和特点,但如前所述,在中医临床过程中,辨证是为认识机理服务的,病机是中医诊断的主体,是中医治疗的首要依据。没有“辨证论治”二字中的“病机”这个关键词,诊断就得不到落实,治疗也就失去了依据,中医的基本规律和临床思想也就无从表达。所以它的文字构成和想要表达的内容差距很大,但是“判机定规”是能胜任这个任务的。

2.4为中医现代化指明了方向。

中医的历史和现状证明,作为中医的主要诊疗模式,它是推动中医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强大动力,病机在中医理论体系中已成为当之无愧的核心。[7]目前,中医药正处于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前夜,其发展的突破已成为中医学术界和中西医结合界关注的焦点。中医学术发展史表明,历代名医的成就和各种学术流派的形成,都来自于新的病机观点的确立或原有病机观点的深化。纵观中医临床、教学和科研现状,病机研究进展缓慢,病机理论滞后,已成为制约这些领域快速发展的“瓶颈”。用现代科技手段研究中医的有识之士大多认为,中医的现代研究应从“证”的本质入手,这里所谓的“证”是指由某种病机引起的证型(证型),并以此命名。比如“脾虚证”就是“脾虚”的病机所导致的证型。换句话说,厌食、腹胀、腹泻、倦怠乏力等一组证候只是“脾虚证(型)”的外在表现,“脾虚”的病机才是其内在实质。因此,从证的本质出发,就是要着眼于各种病机的形成、变化机制和物质基础。总之,抓住病机研究的突破口,可以推动整个中医事业的全面深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