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未病从“调理脾胃”开始
2021年4月,我门诊接诊了一个病人。他是一个48岁的中年人。他刚刚进行了体检,没有发现任何问题。但是他跟我说,最近几天感觉身体素质明显下降,让我帮他通过中医调理身体。这个病人对我影响很深,因为在门诊这么多年,来疗养的人不多。可见中国人的保健意识还是不足或者不正确的。
从表面上看,这个人身体很好,应该很强壮。大多数人也会认为他是一个很健康的人,仪器没有问题。目前大部分人都没有防患于未然的观念。只要他们不觉得特别难受,就觉得没事。但他们不知道,很多人已经是一座火山,随时都可能出现大问题。
男子面色黝黑,舌苔黄腻,大小便发黄,大便腐腻,口唇紫红,脉数。睡眠不好容易惊醒。从他的外表来看,他不是一个很开朗的人。他说没什么特别不舒服的,只是觉得应该来调理一下身体。普通人看问题和医生不一样。我被诊断为肝经湿热血瘀。
处方:龙胆泻肝丸,除吞服散外:黄连、丹参、三七各3g/日。
十多天后,男子回来复诊,说虽然没什么感觉,但是放松了很多,睡眠也有所改善。我觉得他的脸没那么黑。因为他血瘀严重。我在原方的基础上,开了血府逐瘀汤,活血化瘀。
其实这个看似健康的人,如果继续发展下去,可能会突然被心血管疾病或者痛风甚至癌症击倒。
因为它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从渐变到突变,从人类整体机能失调到疾病发生的过程,而这个过程的初始阶段正是“防病”最有效的时期。人们要注意养生,培养正气,提高身体的抗邪能力,防患于未然。
《内经》云:“虚邪盗风,故有时避之。无事无动于衷,真气随行。精神在内,病总平安。”其核心是“未病先防”,即未雨绸缪,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那么如何才能防患于未然呢?那么就要“护脾胃,护正气。”重视脾胃的保养是中医治未病思想的一大特色。医圣张仲景曾提出“脾四时旺,不受邪”的观点。换句话说,只要人的脾胃功能常年保持旺盛,内外病邪就不会侵入人体。
中医认为胃属于腑脏,脾属于脏腑,二者表里相生。胃主受纳,脾主运化。消化过程从胃开始,水谷的精气转化为气、血、津液等。通过肠道,然后被全身所有组织器官利用。其中,脾脏的作用非常重要。脾不仅运化精微、化湿,还具有滋养四肢肌肉的功能。所以中医理论认为,脾胃是水的海洋,是气血生化之源。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一切维持生命的物质,都依赖于脾胃,所以有脾胃是后天之本的说法。
日常生活中如何保养脾胃?
首先,保持好心情。不好的情绪会导致食欲不振、腹胀、嗳气、消化不良,而好的情绪则有利于脾胃的正常运行。
其次,饮食要规律。包括吃饭的时间要有规律,也就是三餐要定时;每餐的食量也要有规律,不能暴饮暴食。同时,食物的品种也要遵循营养的要求,以素食为主,少量荤菜。多吃水果,少吃刺激性和不易消化的食物。
第三,避免感冒。俗话说:“十胃病九感冒。”应注意天气寒冷和食物。春秋季节气候变化频繁时,要注意胃部保暖;尽量少吃冷食。如果感到上腹部发冷,可以及时服用姜茶。
治病的时候要时刻呵护脾胃。
注意脾胃的保养,不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生病期间和生病后也要注意。张仲景深谙脾胃是肾的枢纽之说。《伤寒论》中几乎每一个治法都含有护胃气之法,每一方都有养胃之品。
张仲景在辨证的基础上,常采用“攻而不通,止中病”的原则来保护胃气。比如在服用桂枝汤等止汗药时,有人提出,如果服用一剂药后出汗,可以停止服用后一剂药,不必全吃;在服用大青龙汤的时候,还告诫“出汗者,宜停服”。因为在发展化痰、舒筋、祛邪原理的同时,容易损伤脾胃之气。如果能“中途停病”,注意保护胃液,就能维持脾胃的正常功能。再比如,张仲景在服用大承气汤、小承气汤、大陷钟汤等泻药后,还警告说,如果服用后有大便,就不要服用剩下的药。张仲景还说,吐了以后,剩下的药就不要吃了。攻剂最容易损伤脾胃。如果脾胃受伤,正气得不到支持,那么疾病就难以治愈,所以要停攻剂。一旦服用过量,就会伤阳,伤胃。
张仲景还指出,使用大黄、芍药等药物时,应减少用量。这是因为人的胃气很弱,容易受损。正确使用的目的是防止脾胃受损,进而导致正气受损,最终导致其他疾病。
病愈后,张仲景也强调通过饮食控制来维护胃气。如果病情已经缓解,但是晚上出现轻微烦躁的症状,那是因为病情刚刚恢复,吃了很多饭。刚痊愈的病人,他的脾胃之气还很虚弱,消化不了太多的食物,所以会出现轻微烦躁的症状,也就是“食复”。这个时候要减少饮食,调理脾胃。脾胃功能恢复后,症状就会减轻。以上方法充分说明了呵护胃气的重要性。
sdfsadf
在《伤寒论》中,有近百种饮食护理方法,涉及的食物范围很广,如大麦、小麦、粳米、红豆等。有畜禽,如乌鸡、鸡蛋清、羊肉等。还有果糖,如大枣、麦芽糖、蜂蜜等。有蔬菜,如葱、姜等。有酒类饮料,如清酒、白酒、苦酒(即米醋)、法国醋(即食醋),是百姓日常餐桌上的常见食品。
日常保健离不开饮食的合理搭配。张仲景深知这一点,曾经创造了古往今来第一个驱寒药方——当归生姜羊肉汤。这个药方载于《金匮要略》一书。当归生姜羊肉汤由羊肉、生姜、当归组成。其中,当归是中医常用的补血药物,性质温和,具有活血、养血、补血的功效;生姜能温中散寒、发汗解表;羊肉性温,能温中补虚。羊肉、生姜、当归有温中补血、散寒止痛的作用,是药食同源的好食补。
从治疗上看,当归生姜羊肉汤适应症广泛,可用于寒疝、腹痛、胁痛等症,也可用于产后调理,如妇女因阳虚而气血虚弱、失温所致的腹冷痛、血虚少乳、恶露不绝等。当归生姜羊肉汤作为药膳,特别适合虚寒体质的人食用。对于怕冷的贫血患者、慢性支气管炎老年患者、慢性腹泻引起的营养不良者,此汤可作为药膳进行辅助调理。冬天,尤其是北方,天气寒冷,人体虚弱寒冷。所以,时不时吃点当归生姜羊肉汤,有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避免感冒等疾病的发生。
在生活中,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意识到脾胃的重要性,平时就能“治未病”,及早预防,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急重症的发生,收获的不仅是自己的健康,还能大大节省国家的医疗费用,可以说是利国利民。
知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