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赢得官渡之战的三位思想家

一打十!这才是官渡之战中曹操和袁绍真正的实力对比。史书《三国志》说曹操实际调动了一万多军队参战,袁绍实际调动了十几万军队。七万到七十万应该是小说《三国演义》里夸张的说法。俗话说,男人怕一打三。就算曹操的士兵训练有素,骁勇善战,一次打十个也不是闹着玩的!再说袁绍的兵也不是吃素的,常年打仗不弱。但是最后曹操居然赢了,太牛逼了!“统帅无能,疲三军”!事实就是如此。在《隆中对》中,诸葛亮认为除了形势向有利于曹操的方向发展外,更重要的是他比袁绍更老谋深算。选择好的创意是很强大的。在战斗的三个关键时刻,他能听从三位专家的三个好主意,果断行动,掌握战场主动权。那么曹操是如何策划指挥打赢这场战争的呢?故事以剥洋葱的方式拆解,让大家颠倒理解官渡之战。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精通兵法、有战略眼光的曹操,一定是从感知当时战局、分析敌我力量入手,进行了这场战争的顶层设计和攻防部署。那么当时的战局是怎样的呢?

这场战争是东汉末年封建主义的一部分。是什么造成了这种混乱?朝廷把征兵的重要权利下放到各州各县,让他们自己组队在自己的地盘上镇压黄巾军,让每个人都来打扫自己的雪!结果按下了葫芦又举起了瓢,镇压了黄巾起义。然而,挟天子以令诸侯蜂拥而至,争抢地盘,一发不可收拾!就连地主豪强也组织了自己的“三部曲”,即私人武装。从此全国陷入诸侯连年争斗的动荡局面,东汉王朝风雨飘摇。朝廷为什么要毁长城?我无能为力。宦官长期执政,朝廷腐败,兵力空虚。

在这种形势下,曹颖元和曹颖元要想对抗,首先要考虑其他诸侯会不会趁机在背后捅刀子,谁是朋友谁是敌人。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那么此时混战后的割据势力主要有哪些?到了建安四年,也就是公元199年,袁绍已经入侵溧阳攻打曹操。此时正是双方形成对峙的时间点,徐州原来的吕布11割据集团已被曹操所灭,扬州袁术几经东征已被曹操所灭,河内的张扬被他的部下杨畴所杀,曹操消灭了张扬的部下杨畴并率兵向袁绍投降。在谋士贾诩的劝说下,他终于拒绝了袁绍的拉拢,于今年6月5438+01向曹操投降。冀州的汉赋和幽州的公孙瓒先后被袁绍灭了,剩下占据冀州、青州、幽州、并州的袁绍和占据兖州、禹州、河内的曹操,以及南方荆州的刘表。此时,东方的刘备刚刚在徐州杀死了曹操派的刺史车胄,活捉了进攻他的刘岱的第二任统帅王钟,把他放回了许都。

那么剩下的三家公司会如何选择站队呢?袁绍派马哥去江东拉拢孙策。当曹操和刘备在徐州交战时,孙策正准备攻打许都,却被刺客杀死了。继位的弟弟孙权被曹操娶了,拒绝了袁绍。但他此时首先考虑的是攻击刘表为父报仇,基本保持中立;但刘表与袁绍互动,派人联系其他郡县攻打曹操。此时的曹操其实正处于四战之地:北面有袁绍,西面关中将领还在观望,南面刘表联手袁绍,徐州刘备和青州袁绍长子袁谭,东面威胁。而袁绍这时候没有后顾之忧,粮食充足,兵源充足。

曹渊战前的实力,从硬实力上来说,双方的实力都是1万以上到1万,相差太大了,曹操明显处于劣势。但曹操在软实力上有相当大的优势,兵少而精,训练有素,骁勇善战,内部高度团结。有以于迅为首的高层智囊团,最高统帅曹操本人高瞻远瞩,足智多谋,果断果断,周围都是让诸侯拥有皇帝的道德大旗。另一方面,袁绍、曹操和他的智囊团看透了:他们野心勃勃,足智多谋,胆小怕事,嫉妒心重,手段卑鄙,力量不足,犹豫不决,兵多而部署不当,将领骄横而政令不一,谋士间勾心斗角,人心不稳,就是军队的思想政治工作没有做好。这也是曹操敢于以少胜多的地方。

199年建安四年六月,袁绍精选十万精锐兵马,攻许都南,官渡之战打响。曹苑和曹操之间的决战迫在眉睫。

在出兵讨伐曹操的重要决策上,袁绍的智囊有两种意见。监军居寿、别家田丰认为刚刚在幽州与公孙瓒交战一年,应该休息一下,向皇帝献上战利品。如果被曹操阻挡,他们可以以阻挡曹操接近皇帝为名,出兵黎阳,然后逐渐发展到黄河以南,在边境骚扰曹操,使其不得安宁,侵占其土地,最后可以坐收渔翁之利,安身立命,不主张这个时候。治中不驱沈沛,杀了车胄的刘备派来的谋臣郭图和孙淦都主张出兵,认为现在是大举进攻的好时机。双方就是否出兵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袁绍也没有拿定主意。最后,他听从了许由的建议,开始进攻。沮授谏袁绍有意出兵,郭图趁机入禅,说沮授兵权太大,威望太高,难以控制,引起袁绍的怀疑。于是,袁绍把军队分成三个都督,让沮授和郭图、淳于琼各有一军。入侵前,内部矛盾激烈。巨手和田丰无疑是对的,这是袁绍犯下的第一个重大战略错误。

面对袁绍大军的入侵,曹操根据对敌情的分析判断,决定出兵迎敌,并作出如下战略部署:建安四年秋八月,派臧霸率精兵从今山东临沂进攻青州,占领齐即今山东临淄、北海、昌乐及山东沂水县东安、 牵制袁绍长子袁谭,巩固右翼,阻止袁俊从东攻许都; 曹操亲自领兵进入黄河北岸的冀州溧阳,也就是现在的河南浚县东,命大将军骑两千人马镇守黄河南岸的重要渡口演金,也就是现在的河南演金北,协助东郡太守柳岩镇守白马,也就是现在的河南华县东。 阻止袁俊渡河南下,同时在官渡(今河南中牟县东北)建立基地,阻止袁绍从正面进攻; 并派人收服关中,笼络凉州,稳定西翼。与此同时,刘岱和王钟被派往徐州,先遏制刘备,然后再攻击他,以防止他与袁绍联手。结果两人兵败被俘,被刘备放回许昌。此时刘备初在徐州立足不稳,不想引来曹操的军队。袁绍这时犹豫了,两军形成对峙。

从上面的部署来看,曹操的战略方针是集中兵力于要塞的三层,以黄河北岸的黎阳为一线,黄河南岸的白马为二线,南面的官渡为三线。同时,东翼和徐州采取围堵策略,西侧采取拉拢安抚策略。总体策略采取“防守为主,攻防结合,以待功,主动出击。”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这个部署是合适的。首先,袁绍兵比曹操和小夜曲多,只能重点设防。其次,官渡是袁绍夺取众多都城的重要之地,必须设防。

准备部署的曹操看到袁绍就犹豫了。九月,从黎阳回到官渡,后又回到许都。165438+十月,他接受了上面提到的张绣的投降,并于65438+二月回到官渡,这也是散步做其他事情。

双方的对峙一直持续到第二年,也就是建安五年春天的正月。董是被汉献帝圣旨揭发曹操谋杀的。曹操杀平之后,平定了反叛的西凉马腾,准备自己攻打刘备。人们怕袁绍趁机进攻,就劝曹操先不要打刘备和袁绍,但曹操料定袁绍不会轻举妄动,而攻下徐州的下邳,可以让许都与兖州、青州保持联系,避免两线作战。辅导员郭嘉也同意了。于是攻占徐州,刘备大败,逃往袁绍处,逼关羽投降,带回许都。刘备曾经派孙淦去找袁绍搬救兵,袁绍拒绝了,因为他的小儿子病危。他还拒绝了田丰的建议,利用曹操偷袭刘备,许昌空虚,直奔许都,错过了一个优秀的战士。

建安五年二月,经过一番争论,许由的建议终于被采纳。陈琳奉汉献帝之命讨伐曹操之名,起草讨伐袁绍的《文》,向天下公布,声讨曹操,两大家族正式宣战。接着袁绍入侵溧阳,派郭图、春雨琼、颜良为先锋,渡过黄河,在白马上攻打东郡太守柳岩,企图夺取黄河南岸的要冲,保证主力渡河,谋求与曹操决战。田丰因反对出兵而被判死刑。曹操患了头痛。看完一场战役,他惊恐万分,出了一身冷汗。他居然治好了头痛,他对陈林印象深刻。

刘备完事后,曹操于四月回李解决白马之围,听从谋士荀攸的建议,采取了声东击西的策略,假装从渡过黄河抄袁绍的后路,诱骗袁绍派郭图和淳于琼到去解决。他亲自出奇兵突袭白马,以张辽、关羽为先锋。结果他在白马外十几里处遇到了颜良。关羽在张辽的掩护下,在众人的掩护下直奔颜良,将他斩首,袁军。

接着,曹操动了白马县的百姓,沿着黄河向西撤退。袁绍率军渡河追击,大军往演金南下。他派大将文丑、刘备继续率军追击曹军,当时曹操的骑兵不到600人,驻扎在白马南的山坡上,而袁军大骑五六千,后面跟着步兵。曹操采用诱敌之计,让士兵放马,故意将辎重弃于路旁。袁俊真的被抓了,他们纷纷争抢财产。曹操下令进攻,打败了袁俊,杀死了文丑。我想说的是,文丑是被叛军杀死的,不是被关羽杀死的。之后,曹骏顺利返回官渡。颜良和文丑都是河北名将,却被一战斩首,刚战后就挫伤了袁的军心,给袁绍一个下马威。此时关羽知道大哥刘备在袁绍军中,前去投靠。

从臧霸在青州的侧翼战到白马演金的前哨战,可以看作是官渡之战的外围战。

7月,袁绍进军吴恙(今河南中牟北),准备进攻许都南。官渡之战于建安五年公元200年秋八月正式打响。袁俊主力逼近官渡,在东西宽数十里的沙丘上扎营。曹操也分头扎营攻打袁俊。开战前,巨手建议袁绍,曹操粮草不多,应该和他打持久战,被袁绍以扰乱军心为由下狱。曹骏首战不利,兵力不足一万,伤兵23/10。9月,曹骏再次进攻,对袁俊不利,他再次回到营地坚守。就在这时,袁绍听从了沈沛的建议,修建了楼房,堆了一座山的土,一箭射死了曹操。曹颖士兵走路时不得不用盾牌遮住身体,每个人都非常害怕。曹骏制造了一辆带有抛石装置的雷车,抛石摧毁了袁俊建造的大楼..袁俊挖地道再次进攻,曹军在军营周围挖了一条深沟,切断了袁绍的地道。

双方僵持了三个月。曹操处境艰难。小夜曲前方缺粮,士卒疲惫,后方不稳。曹操几乎失去了坚守的信心,于是写信给镇守许昌的于迅,商量退守许都。于迅回信劝说曹操留在原地。于是曹操决定继续向袖手旁观进发,加强防御,防止袁俊袭击车队。另一方面积极寻找并俘获战机,击溃袁军,不久袁绍带着数千粮车,听从荀攸的计划,派黄旭、石欢前去拦截,烧毁了袁俊的数千粮车,增加了袁俊的补给困难。

这期间,汝南县黄巾军刘辟向曹操投降,袁绍派刘备前去援助,被曹仁击败。江东孙策试图偷袭许都,却被刺客刺杀。这就是诸葛亮所说的形势一直在向有利于曹操的方向发展。

十月,曹操已经疲惫不堪,粮草匮乏,十分艰难。这时候袁绍又派了一辆车去运粮,淳于琼带领一万士兵护送。被囚禁在军中的鞠守曾冒着生命危险建议袁绍派蒋济率军在外层运粮,以切断曹骏的掠夺,但袁绍拒绝了。于是淳于琼率领运粮大军,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在吴超(今河南演金东南,距袁俊大营只有四里地)过夜。这时,许由的贪婪被袁绍发现并受到冷落。他让袁绍出奇兵攻许昌的建议没有被采纳。一气之下,他去找曹操,建议曹操轻取吴朝,烧了他的辎重。曹操立即付诸实施,留下曹洪、荀攸守营,亲自领兵五千骑,冒用大旗,各带一束柴火,在暗处抄出一条小路,攻吴老窝。黎明时分到达,立即放火烧城。袁绍得知曹操攻打吴朝,一方面派清启去救;又令宁国中郎将张合、大将军高览,以重兵猛攻曹大营。但是曹操很强,不能进攻。当曹军冲向吴超淳于琼军营时,袁绍的援军正在逼近。曹操厉兵秣马,大败袁俊,曹骏的勇士乐进杀了淳于琼,烧了他所有的粮草。张合、高览听说老巢破了,就向曹操投降,导致军心动摇,内部分裂,军队崩溃。官渡之战,曹骏接连歼灭、困住袁俊七万余人,有的说是八万。袁绍带着八百骑兵仓惶返回河北,后悔自己不用田丰的话,却百般刁难诋毁田丰,田丰被袁绍杀死。

官渡之战后,曹军活捉了居寿,想收他,而不是被杀。就这样,一代名人对牛弹琴,浪费了才华,死了。在大量缴获的财物和书信中发现,许都和军队中有人曾向袁绍表达过谋反的意思,但曹操下令将书信全部烧毁,而不是追击,可见其思想之深刻。汉桓帝时擅长天象的辽东人殷本曾预言50年后真命天子将出现在这里,如今果然应验了。

建安六年夏四月,曹操攻苍亭,败袁绍。袁绍回到冀州后,重新统一了散兵,率军平定冀州地区发生叛乱的郡县。建安七年,袁绍因战败吐血而死。之后曹操用五年时间彻底消灭了元军集团,在建安十二年,也就是公元207年,攻克了乌桓。至此,长期战乱的北方统一了。

曹操在战争初期处于劣势,于迅、荀攸和许由负责曹操的建议和扭转局势。但是袁绍不听田丰、沮授和许由的话,导致了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