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心理健康论文2000字
一篇2000字的关于体育与心理健康的论文。
健康的身体需要健康的头脑,健康的头脑寓于健康的身体之中。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体育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之一。
关键词:心理健康问题分析方法
所谓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的精神、情感和意识的良好状态,包括智力发育正常,情绪稳定乐观,意志坚强,行为规范协调,精力充沛,适应能力强,能够适应环境,能够从容应对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压力,经常保持充沛的精力,乐于承担责任,人际关系协调,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一致,能够面向未来。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竞争的加剧,当代青年学生受到冲击,心理问题日益急剧上升。“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是提高国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体育课程改革。
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关于体育的内容是什么?目标?定义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方面。其中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是新课程中间新增加的,我觉得心理健康领域应该是最重要的。体育教学以其多样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通过对有一定难度和风险的项目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勇敢、果断、机警、顽强的精神;耐力锻炼会增强学生的吃苦耐劳和毅力;测验和考试激发了学生不甘落后、勇于进取的精神;集体项目的比赛增强了团队的团结协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去上体育课?提炼他的身体,培养他的意志?是体育教师教书育人的生动写照。可见,体育是促进健康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不仅对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起着主导作用,而且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
一、当前中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我中心倾向,独立性差,依赖性强;
(二)心理承受能力弱,不允许受委屈、受挫折;
(3)自私狭隘,虚荣心强;
(4)缺乏意志和毅力,遇到困难不知所措;
(5)情绪波动,自制力差;
(6)害怕失败等。
二、中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
(1)学习负担太重;
(2)环境的不适应性;
(3)人际关系紧张;
(4)抑郁自卑;
(5)逆反心理;
(6)挫折和对挫折的敏感性;
其次是高中生趋于成熟的性心理问题。
第三,体育教育和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一)能促进自我意识的发展,提高自信心和自我完善能力;
(2)有利于培养人的意志品质;
(3)有利于情绪的调节和控制,消除紧张,恢复体力;
(4)加强友谊,改善人际关系;
(5)体育教育可以提高预防心理障碍和维护心理健康的能力;
(6)体育运动中新的需求与原有心理水平之间的矛盾是促进心理健康发展的动力。
四、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几种方法:
(一)、注重学生人格的培养,增强自我意识,让学生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是什么,对自己的能力和人格做出恰当客观的评价,并开发自己的潜能,提高自己的运动成绩,体验体育锻炼的效果,体验自身存在的价值,端正自我意识;
(2)教师要多创造机会让学生互相合作,加强理解。使学生与活动直接或间接接触和交流,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亲密感,获得更高的安全感和自信心。这样,同一群体中的人可以学会互相关心、理解和帮助他人,从而形成与他人亲近、合作的习惯,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3)通过运动调节情绪。体育锻炼中的情感体验是激烈而深刻的,成功与失败、进取与挫折、欢乐与痛苦、悲伤与憧憬交织在一起。这种丰富的情绪体验有利于学生情绪的成熟和情绪自我调节能力的发展。当学生学习压力大或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可以投入到体育活动中;
(4)体育课教师要注意通过体育锻炼培养学生顽强拼搏、艰苦奋斗、坚忍不拔、克服困难的思想作风。
健康的身体需要健康的头脑,健康的头脑寓于健康的身体之中。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体育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之一。体育是以人自身的身体运动来满足个人和社会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的一种社会活动。学校体育通过体育活动、健康教育课、课外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促进学生体质健康,为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奠定物质基础,保证学生在校期间健康成长,使其精力充沛地学习和生活,并对其终身健康产生有益影响。由于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内在联系,学校体育在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对其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
运动是一个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从业者必须组织自己的注意力,有意识地去感知、观察、启发和思考。在体育环境中,体育活动有助于学生对事物做出快速、正确的判断,提高认知能力。体育是一项竞技性和合作性都很强的运动,需要密切的配合和协作,否则很难完成任务。因此,在体育活动过程中,能有效培养学生自信、自立、自强、坚忍不拔、艰苦奋斗等优秀人格品质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体育活动能以合理的形式宣泄学生的不良情绪,使学生的心理状态得到平衡和缓解,从而消除学生的心理疲劳,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可以改善学生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提高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的协调性,加强神经系统兴奋和抑制的交替传递过程。从而提高大脑皮层神经系统的平衡性和准确性,促进人类感知和观察能力的发展,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协调性和反应速度。同时,学校体育活动的多样性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智慧和实践能力。
体育活动对中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促进作用不容忽视。个体良好品德的形成不仅与学生的理想信念密切相关,还与体育等实践课程密切相关。由于中小学长期实行应试教育,学生缺乏必要的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教育,学生表现出较多的消极心理现象,如自私自利、缺乏社会责任感等。因此,体育教师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的同时,应充分利用体育课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心理和身心发展规律,重视心理健康教育,通过体育课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打破传统,发挥体育课的主渠道作用,运用多种方法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因素, 通过因材施教,积极鼓励学生确立课堂主体地位,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身心健康。
参考
[1]《青少年心理健康教程》,刘建营、刘晓明,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年。
[2]运动心理学马占伟,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3]体育与健康人民教育出版社
点击下一页了解详情> & gt& gt体育与心理健康论文2000字?